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疗科 秦红莉 来源:浙大一院全科医疗科 患者,56岁,男,农民 第一次来全科门诊 患者:医生,我以前有甲状腺结节,快一年了,想做个超声复查一下。 我:好的。 (处理好甲状腺疾病的问题后,点开患者的既往病史,发现他有高血压) 我:您还有高血压是吧?控制得好不好? (边问边触诊患者双侧脉搏,发现左侧脉搏明显弱于右侧,心中一惊,不会是“主动脉夹层”吧……) 患者:一直在吃药,平时都是在130/80mmHg左右。 我:嗯,血压控制得还可以。您以前有测过两侧的血压吗? 患者:测过,最近2年偶尔测量两边的血压,发现差别很大。 (2年了,还好,长舒一口气……..) 我:那您有什么不舒服没? 患者:没有不舒服,也没有跟医生说过,以前都是配完药就走了。 (用诊室血压计给患者测血压:左侧100/60mmHg,右侧 140/98mmHg。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颈部血管未闻及明显杂音,心脏听诊无殊。) 【下一步,如何处理这位患者?】 我的处理是: 1.患者此次就诊的主要目的是要复查甲状腺超声,经询问,既往甲状腺功能正常,去年的超声报告单显示结节属于TI-RADs 2-3类,确实属于需定期随访的情况,于是给患者开具了甲状腺超声。 2.向患者解释了双上肢血压不对称可能存在的情况,针对性开具了颈部血管彩超、胸腹CTA的检查,并告知患者期间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3.待检查结果返回后来找我。 【随访】 1周后患者拿着结果返回:1.甲状腺结节与之前相比无明显变化。2.血管彩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增厚,无名动脉斑块形成;胸腹CTA检查:左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硬化闭塞,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内外动脉混合型斑块形成。 结合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既往有吸烟史及临床表现,考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闭塞可能性大,需要介入手术干预,遂转诊至血管外科进一步诊治。 我院血管外科将患者收入院后,经评估无手术禁忌,择期为患者进行了局麻下左锁骨下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术中可见左锁骨下动脉长段闭塞,左椎动脉窃血,支架植入术后血流通畅。之后继续予口服抗血小板、扩张血管、降压等对症治疗,好转出院。 【拓展】 1.正常情况下,两上肢血压相差多少? 健康人两上肢的血压可有5-10mmHg的差别。 2.两上肢血压差大有哪些原因?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疾病。 急性疾病如主动脉夹层,患者可突然发生撕裂样疼痛,可向背部放射,既往常有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死亡率高,需紧急转诊。 慢性病程者如大动脉炎,好发于育龄期亚裔女性,早期常有发热、疲劳、关节痛、消瘦等,晚期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双侧血压不对称、血管(锁骨下动脉、腹主动脉)杂音、肾血管性高血压、晕厥、主动脉瘤形成等。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血脂病史、吸烟史等。 ![]() 【反思】 我选择展示这个病例,是因为它确实引起了我的一些反思:这位患者有10余年的高血压病史,显然经常去门诊配降压药,但没有人发现他“隐藏”多年的狭窄血管,这也无可厚非,因为门诊时间有限,大多数临床医生只会为初次诊断高血压的患者测量双侧血压。 希望通过这个病例提示患者:就医时主动将身体异常告知医生,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一种表现。也提醒临床医生:面对第一次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不管他是初次诊断高血压还是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一定要为其测双侧血压并记录。 总之,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看病的过程,再认真仔细都不为过! ![]() ![]() 全科频道: 你想要的,全在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