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2-6:关于弘扬兰文化推广瓣型学说梳理传统铭品的意义 (六)

 第一香笔记 2020-03-28

(六)

六、弘扬兰文化重瓣型学说

兰文化和“瓣型学说”这是兰花发展的根,这相当于我们汉族人民的宗族祠堂一样,找家谱和认祖归宗都要从这里开始找源头。我在近几天在写此随笔的同时也在日本兰花爱培者山本猛先生的空间里学习,山本猛先生是从2004年创建的空间,首篇就是走访春兰传统种“宋锦旋梅”的故乡作为开篇,这是为什么?因为世界兰文化在中国,中国的“瓣型学说”诞生地是在明代的南直隶和清初的江南省,这里覆盖安徽、江苏、上海、浙江部分地区和江西部分地区,时至近代尤以重新划分的江苏省为最盛。山本猛先生艺兰20多年重视中国兰文化的建设和“瓣型学说”的推广,我从他创建的空间时间上来浏览研究,发现他每年在江、浙春、蕙兰展期间必来中国学习,从2005年宜兴到2007年金坛的“长江杯”蕙兰展等频见他的行踪记载。

http://lan-nikki./blog00/2004/09/index.html山本猛先生的空间

日本兰花爱培者研究中国的兰文化和“瓣型学说”从未停止过,他们时刻在掌握中国兰花的发展动态故每年必亲来感受。相比较中国的兰花爱好者持之以恒地去日本了解中国兰花在他国的状态几乎没有,学术研究就更加微乎其微了,偶有去者多是以出国旅游为主。民间就兰花商业性的合作也只是处在买卖层面的,少有对日本兰文化方面作出深度透析。

日本还成立了“京都宋梅会”可见他们对中国兰花铭品的重视程度非常之高,通过他们在本土的兰展所拍摄的照片用心程度上,我们可以读出诸多信息。他们连一棵行花都要尽善尽美地去完成布局用光尽可能地拍摄得更美,这就是对兰花的一种大爱,这里不仅仅是行花或者是细花,天生我才必有用,都能参与在公共场合性的兰展上得到大家的欣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是,这也是另一种对资源的重视的解读。

这和第四章节“正本清源还原兰史原貌”里讲到的日本中国兰协会副理事长川崎贞朗和黑泽润二近三十年来在花期遍访中国的兰花资源地,广泛收集中国带花的多类兰种。每年春节前必到云南各地购买兰花,涉及铭品数十个,近千苗,但全部必须带花。八九十年代他们主要收集艺兰,2000年后全部收集花兰,春节后他们又会去长江以北收购各地开花的兰花。没有买过一颗艺兰,值得警惕!我在该章节内讲到了国兰艺草的挖掘与选育研究工作,日本是亚洲的鼻祖,为什么近30年日本兰花爱培者不再继续收集中国叶艺草的原生资源?这个答案我在山本猛先生的空间里研究了他近11年发布的“京都宋梅会”和其他地方性的兰展找到了,日本的春、蕙兰展上只有一盆蕙兰叶花双艺的金边草在列。

他们的春、蕙兰展不仅见不到什么叶艺草,更是不见有科技草的踪影在展厅内出现,其实这已经是在向我们说明了一切,那就是兰文化和“瓣型学说”是要来保护的,而不是像国人今天这样地大肆地破坏氛围。日本的农业科技排列是亚洲之一,世界前四,为什么他们不搞科技艺草大量上市?为什么他们不让组培苗和杂交苗泛滥成灾?因为他们在遵循世界育种法的同时更是在遵循着中国古代兰人的传统精神在赏鉴兰花,你从他们的奖牌上文字标识的金赏和银赏等,可见一斑。

在他们办的蕙兰展上竟然有行花在出展,很多用我们认为比较贵的植金石在种植,还配以奢华的盆子在衬托其美,而欣赏者依然是饶有兴趣地用心去拍摄它们,这让中国的兰友非常地不理解,是他们不懂得瓣型欣赏吗?不是,这是他们在保护从中国长途跋涉转运过来的种质资源,一切来自不易。行花也有其洒脱的美和特有的气势,叶上花顾盼生姿,君不见画家笔下多见行花入画图么!行花之美在花叶相配的柔姿和线条上,在欣赏其美姿时同时亦品那沁人心脾的芬芳。看着他们连蕙兰的行花都如此善待,顿时让我们在千千万万株的兰草中选择细花抛去普草的行为而感到羞愧难当。正因为有了行花的衬托才有品格细花的与众不同,因此,行花和细种同时登台亮相这才是较为和谐的兰展,并具有一定的科普性,同时让观赏者识别到什么才是行花?什么才是细品?合理点缀完美搭配。

日本的兰花爱培者对中国去兰文化和“瓣型学说”现象的一举一动是看在眼里的,他们了如指掌,因而他们不会去碰中国无序上市的科技杂交、组培草,对中国国内艺草泛滥这块敬而远之,他们的目标就是继续收集中国的兰花花艺资源,明明白白地顶着花购买。未来的世界就是资源争夺,兰花这块自不例外。

日本关于中国兰文化和“瓣型学说”方面的古书兰谱收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像冯子才的《续兰蕙同心录》在国内就难以找到,我在网上搜集这么久也只有找到了介绍春兰部分的下册,而该书全套就在日本被收藏重视着。

国内已知目前收藏兰文化资料最多有三人,分别是上海的汤建华先生、江苏的殷继山先生和浙江的莫磊先生,他们为中国兰文化史料收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今天为什么要借日本兰花爱培者山本猛先生的空间来举例,那是说明别国一直在重视中国兰文化和“瓣型学说”,把国人不太重视的传统春、蕙兰名种视若珍宝地在传承着,不为科技杂交、组培所动,一如既往地慢节奏地赏培着。同时也旨在告诫着我们炎黄子孙,我们的国粹自己一定要倍加珍惜,不能再这样挥霍下去,漠视这种不好的现象继续泛滥下去,从而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弘扬兰文化和“瓣型学说”,好让我们的子孙万代有兰花可种,有兰花可赏!

继续......


山本猛先生是从2004年创建的空间,首篇就是走访春兰传统种“宋锦旋梅”的故乡作为开篇

日本兰花展布置效果


日本收藏的中国出版发行的《兰蕙同心录》原本的保护程度


日本收藏的中国出版发行的《兰蕙小史》原本的保护程度


山本猛先生拍摄的蕙兰行花部分


    
11年日本各个地方的春、蕙兰展上只有一盆蕙兰叶花双艺的无名金边草覆轮花艺出展

日本爱培者自然种植法在艺兰

日本爱培者的兰花与人们的生活起居


时刻都在研究中国兰文化和市场信息动

山本猛先生拍摄的蕙兰传统铭品部分

说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是由日本兰花爱培者山本猛先生拍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