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津浦铁路界碑——火车拉来城市的物证

 固镇邢斌 2020-03-28

走进蚌埠市博物馆的近现代展厅,一辆老式蒸汽机车顿时跃入观众的眼帘,它的煤水车上标着“津浦铁路”字样,正在开进蚌埠站。这是仿制1912年津浦铁路最早运行的英国Mogu1型机车制作的。展带图版上的历史照片,记录着津浦铁路从考察、开工、修建到通车的全过程,钢轨旁竖立着一块不大的“津浦铁路界”碑,作为现存不多的珍贵文物,成为百年前火车跨过淮河,从蚌埠过境的证物。

蚌埠近现代展厅场景

这块津浦铁路界碑用花岗岩制作,长约94厘米,宽约34厘米,厚约15厘米,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刻有繁体“津浦铁路界”五个字,“津浦”二字为传统书写方式,从右向左书;“铁路界”三字自上而下排列,字迹整体工整、清晰,并纹饰图案。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它在淮河南岸老蚌埠国庆街北头被发现,这里正是当年津浦铁路跨过淮河的铁路东侧。接着,在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到徐家岗一带的怀远境内,又一块相同的津浦铁路界碑被发现。它的碑长约100厘米,宽约50厘米,厚约在30厘米,碑的一端部分已经残缺断裂,表面被泥土所覆盖。两块界碑分别在淮河两岸出现,恰好成了当年英国承担津浦路南段修建,自浦口向北从蚌埠过境,与山东峄县与德国承担北段铁路接轨的物证。而在十年之前,德国人承建的津浦线北段沧州一带,早就发现的津浦路界碑,其规格与刻字与蚌埠淮河两岸的界碑完全相同。南北两段碑界的出现,成了津浦铁路修建的物证链。

淮河南岸老蚌埠国庆街北发现的津浦铁路界碑
德国承建北段沧州一带发现的津浦铁路界碑

津浦铁路界碑是修建铁路之时,由当时铁路承建方与被征用的土地的产权方,达成土地征用契约后,在铁路轨矩中心以外15米左右,沿着津浦铁路线两侧设立的。在勘探界碑位置时,如遇建立车站、路基取土,或是经河流湖泊等复杂地形,可能还要超出15米,在较远的地方,分别确定位置埋下界碑。通过沿线的一系列界碑,把铁路和农田,以及沿线过往的民众隔离开来,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有些离村庄近或者重要的路段,碑与碑之间还会拉上铁丝网,以防止当地民众随意经过,以及牛、马、羊、驴等牲畜的进入,保证行车和巡道、检修、救援等工务的顺利。

津浦铁路开通典礼

津浦铁路界碑的出现,对于历史上的古渡乡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界碑发现在国庆街北端的位置,恰好正是当年修建津浦铁路淮河铁桥东侧附近。英国人修铁桥时,曾在这里的河滩上,筑起土台子,堆满了购自苏格兰锐特赫德森公司的钢梁,对当时蚌埠集的人来说,简直是大开眼界的西洋景,于是他们把这个土台子称为“洋台子”。而在桥墩的西侧便是蚌埠古渡乡集。那小小的渡口,依傍在河边“暗山”岩石西侧,几百年来,只不过是淮河南岸渡船泊岸的埠头,集市土街上路人歇脚住店的地方。当这块津浦铁路界碑在渡口以东埋下之后,淮河岸边很快出现了一片新天地!蚌埠古渡上游的淮河岸边瞬间热闹起来,为修桥运输各种材料的船只首尾相连,桅杆林立,排成十余里长。洋台子下面的淮河上,耸立起一排巨大的桥墩,蚌埠集的老街两旁,搭满修桥工人的工棚,各色人等,来往如织。蚌埠城市的“老大街”开始出现了。百年之后的今天,界碑出现的洋台子附近,已经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地带。津浦铁路界碑,成为蚌埠从古渡乡集走向城市的历史里程碑。

蚌埠古渡与津浦铁路界碑位置图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用地属于国有。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铁路沿线已设有安全保护区,政府对于高铁线路两侧的禁止、限制行为和责任也有了明确规定,曾经竖立在铁路沿线的界碑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蚌埠境内发现的这两块津浦铁路界碑,对于今天的市民很是陌生,竟然连铁路老职工也未曾见过,它已经成为地道的历史文物,见证着津浦铁路跨过淮河,火车拉来我们这座城市的珍贵物证。

当年的“洋台子”处竖起象征蚌埠城市冉冉升起的雕塑

文/袁梦茹     

审 阅/郭学东

编 辑/易玉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