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开学,我只关心这十八个问题!

 方寸看天下 2020-03-28
近期,随着省厅的通知下发,各个学校都开始准备开学事宜,各大媒体也开始播报各校的开学准备。

首先,在正文开始之前,我们先声明一下,对于有准备,有计划的开学,我们是支持的。

这两天,我们看了很多学校的方案,方案做得都很好,有的做了40页纸,还有的做得很扎实,但是从这几天群内家长的讨论话题全都围绕开学来看,就知道家长对开学还是忐忑不安。

其实,方案做得再好,也需要经过实地检验才知道是否实用,会不会出问题。一个学校少则七八百人,多则七八千人,一旦开学真的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千万小心小心再小心,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经过与多位家长的交流,我们总结出了有关开学的这十八个问题,希望学校和有关部门能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以此解除家长的焦虑。

十八个问题

第一,上课学生单人单座,需要保持一定距离,一个班四五十人,如何保证?

第二,中午午餐,如何做到间隔1米以上?

第三,假如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如何处理?

第四,与发热孩子密切接触的班级内其他孩子和老师如何处理?

第五,学生上学放学乘坐交通工具有没有要求?怎么才能确保安全?

第六,如果存在隐形的,或者症状轻微的老师或学生,学校有没有辨别方法?

第七,校医的配置?有没有接受过传染病防治的培训?一旦集中爆发,有没有应急预案?

第八,课间之余,如何能保证孩子的口罩都时时刻刻戴在脸上?

第九,孩子长期佩戴口罩导致脸部过敏或者对消毒水过敏怎么办?

第十,市面上儿童医用口罩数量供应不足,如何能保证购买到足量口罩?

第十一,隔离室有没有足够大的空间保证所有有症状的孩子隔离?

第十二,每个学校是否配备了新风系统?如果没有是否配备有空气净化器?

第十三,学校有没有从疫区归来的孩子和老师?对于他们有没有隔离和检查措施?

第十四,学校有没有疑似或者确诊的孩子和老师?他们有没有做过核酸复检?

第十五,如何能保证每天校区、教室、宿舍消杀频次?是不是由专业人士进行消杀还是其他人?

第十六,上学的学生是否要经消毒后再进入班级还是仅仅只是量体温?

第十七,对于住校的学生的管理是怎样的?宿管老师是否同时封闭管理?

第十八,国外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掌握学生是否有亲友从国外归来?

更多问题请家长在评论区补充!

如果这些问题都有很好的解答,相信大部分的家长不会反对开课。开学不是儿戏,更不是几个学校的领导视察之后觉得好就可以的,更需要专业人士的判断。

这几天,我们看了很多学校的开课预案,还有学校甚至拍摄了视频描写如何开学。但是很遗憾,发现有些学校的预案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有的漏洞百出,完全是在作秀、应付检查;还有的更多关注学校的工作人员防护,对学生关注太少.....

下面就用几个图例向大家展示一下:

1、人与人之间间隔1米以上

这是江苏某校模拟上课时的场景。人与人之间保证间隔一米以上。但是正常开课,我们班级里面是多少人呢?看下图。

请问这个时候如何保证人与人间隔一米以上?(ps:两张图片来源同一所学校)

还有学校是将一个班级分到两个教室上课,请问教师如何授课?教室如何保障?

2、用餐方式

一般情况下,学校饭堂平时都是这样吃饭的。

很多学校的方案中归纳以下几种食堂进餐的方案:

1、在班级用餐。南京某校规定教职工错峰就餐,人与人间隔1.5米以上,学生分餐到班,自备筷子和勺子。班级内那么多人,如何能保证人与人间隔1.5米?

2、分时分段用餐。南京某校规定学生用餐将按照所在楼栋分时段用餐,第一批学生11点半,第二批学生12点,用餐时还要尽可能有1—2个座位的相隔距离。请问:如何保证第一批11点半吃完清场消毒?又如何保证第二批不聚集等候用餐?

3、在餐桌上设置隔间。如下图所示:

哪种用餐方式好,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3、对于发现问题后续处理

下面的情况,也是令人担忧。

下图是江苏某校的模拟现场,一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学校前期处理很及时,将学生送到了隔离室,询问病史之后,由120接走该学生,但是紧接着很神奇的一幕来了,对于同班同学,学校的方案是将学生带至备用教室继续上课,这是什么神操作?难道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同学和老师不需要隔离吗?直接带到其他教室上课?这是拿命来上课吗?

另外还有学校只是对同班同学进行登记,测量体温等,但是实际上,针对病毒最长27天的潜伏期来说,这样做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相互传染最快只要15秒。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同学被感染,那么班里的同学都是潜在的被感染对象,都需要单独隔离14天,期间还要不断进行核酸检测,甚至同班同学的家长也需要隔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4、关于其他的问题

在我们调阅的几十所学校的开学准备中,有很多学校只是在宣传花了多少钱,购买了什么红外体温检测仪器,购买了多少卫生防护用品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应有之义,但是如果这些防护物资只是放在仓库中用来应对检查,学校根本不拿出来用,购买了再多的防护物资也是摆设。

就算是拿出来用,按照学校的人数和面积来说,一天要消耗多少物品?不知道学校有没有统计过,按照图上的物资储备,只够中等学校一到两天的用量,用完之后物资怎么保障?如果学校真的能把防控做到位,一天的消耗不是小数目!

另外,孩子的口罩是家长来保障还是学校配发?如果是学校发,那么每天学生使用的口罩数量要达成百上千,这点不知道学校有没有考虑到,又准备如何去做?如果要家长提供,家长又要通过什么渠道购买?

以上问题只是我们随便观看各校方案中看到的不足,还有更多的问题,篇幅有限也没有办法细说,希望各自对照!

几点建议:

1、教育部发言人曾经说过,满足三个条件可以开学,其中有一条就是大部分的家长同意方可开学。现在,很多学校都没有征求过家长的意见,就设定开学时间,这是剥夺了家长的选择和参与的权力,应该而且必须要征得大部分家长的同意后方可开学。另外,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所以对于学校的具体防控方案,必须要告知全体家长知晓,在取得大部分家长的同意下,方可实施。

2、建议学校选出家长代表和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方案的制定当中去,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最关心,孩子是学校的小主人,孩子的视野和我们成人的看法不一样,他们最了解同学的性格和喜好,学校可以通过向孩子征集方案的方式,邀请孩子一起参与方案制定。大家共同制定出来的方案,比单独由学校闭门造车想当然设置出来的方案一定会周密许多,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图为华东师大附属杭州学校小学生制作的防控方案

3、建议各校对开学的要求,不要一刀切。对当前形势还有所顾虑和担忧的家长,学校可以允许其请假在家。老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云课堂,让孩子在家就可以同步上到学校的课程,这点对于刚刚经历过大风大浪、大规模网课的老师来说,在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

在写这篇文章前,也曾有过犹豫,在所有媒体都在宣扬开学如何安全的前提下,提出这么多的疑惑和问题,有唱反调之嫌。

但是自从昨晚看到一位著名媒体人对“真媒体”的定义,我们觉得还是要说出来,他说:“真媒体就是及时、准确、善意地向公众提供真实信息的机构和个人。这些人可能没有“记者证”,可能没有领工资,也可能没有“编制”,但他们都在其中,因为他们是真媒体。”

我们就想做一个真媒体!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