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之人物——文臣夏侯玄之死

 四地闲夫 2020-03-28

夏侯玄,是曹魏宗亲,是正始年间的大名士,同时又与司马氏有婚亲关系,可这样一位大名士却不善终,缘何被司马氏所杀呢?

三国之人物——文臣夏侯玄之死

夏侯玄,字太初,他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大将军曹爽的表弟。夏侯玄少时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论之以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魏文帝时世袭其父爵位,魏明帝时,夏侯玄曾任散骑黄门侍郎、羽林监。少帝曹芳继位后,因与辅政的大将军曹爽的亲戚关系,夏侯玄官至散骑常侍、中护军。后外放任征西将军。夏侯玄一度主持正始改革,开创魏晋玄学,但与曹爽策划骆谷之役,大失人心。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诛杀曹爽之后,夏侯玄则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太常等职,被监视在司马氏的眼皮底下。

三国之人物——文臣夏侯玄之死

李丰

而夏侯玄的死还应该从一个叫李丰的人说起。 李丰年少的时候就因为品性纯洁,善于品评人物而声名鹊起。正始年间,李丰被选为为侍中尚书仆射,而儿子李韬还取了公主为妻子,这使李丰一下成为了曹魏姻亲,这使他骨子自然是忠于曹魏的。

正始年间,正是曹爽与司马懿明争暗斗的时候,李丰则在曹爽与司马懿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也正是如此,高平陵之变之后,司马懿并没有清算李丰,李丰也是躲过一劫。

后来,司马师掌权后,因为中书令一职空缺,就征询朝臣意见,有人推荐李丰。那李丰虽然知道这个职务不是特别显要,但想到自己与魏帝曹芳联姻,想要依附曹芳,就接受了没有推辞,于是司马师奏明曹芳任用了他。

李丰虽然被司马师任命为中书令,但他对司马氏却没有迎合,而与当时名士夏侯玄,皇后的父亲张缉交好。当时,太常夏侯玄在天下极有威望,但因为与曹爽是亲戚,不能担任有权势的职位,被晾到了一边,平时常常怏怏不乐,李丰私下里十分偏向夏侯玄。而张缉也因为是皇后之父被司马师而免去郡守闲居在家,他也很不得意。于是,李丰结交张缉,打算推翻司马师,改以夏侯玄为大将军,消除司马氏的权势。

三国之人物——文臣夏侯玄之死

而张缉也因为自己在朝中不得意,而那李丰掌握权力,彼此亦是同乡,他的儿子李韬又娶了齐长公主,所以张缉听信他,准备联合一起推翻司马氏。于是,李丰开始谋划诛杀司马师的事情。他先暗地命令他的弟弟、兖州刺史李翼请求入朝,想使他率兵进来,合力起事。等李翼请求朝见,却没被朝廷批准之后,李丰等人又打算借册封贵人,曹芳御驾亲临、各门有卫兵之机,诛杀大将司马师,以夏侯玄代替他,以张缉为骠骑将军。为了达到目的,他联系了内廷的宦官。他秘密地告诉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说:“你们几个人在内廷,不法的事很多,大将军司马师这人严厉刚毅,反复强调,张当的下场可以作为鉴诫。”苏铄等人十分害怕,就听从了李丰的命令。而且,李丰担任中书令的时候,小皇帝曹芳经常单独召见李丰谈话,但历史记载“不知所说”。显然他们的谈话是秘密的,但推测肯定是曹芳向李丰发泄不满,他当然不想当一个傀儡皇帝。李丰也是经常鼓动曹芳要想法铲除司马氏,只不过懦弱的曹芳没有表态而已。

但朝廷早已有司马师的眼线了,李丰与皇帝单独谈话,还与张缉等人来往过密,自然都被司马师有所察觉,听到了风声。司马师请李丰来相见,向他询问。但李丰却不以实言相告。司马师自然不能放过李丰,开始责问,那李丰知道事情败露,于是马上正色说:“你们父子心怀奸邪,将要倾覆社稷,可惜我力不能及,不能将你擒杀诛灭!”当时司马师是勃然大怒,他自然不能放过李丰,就用刀把上的铁环捶死了李丰,把尸体送交廷尉。接着又差人逮捕了李韬和夏侯玄、张缉等人,都送交廷尉收监。最后司马师下令将张缉被赐死狱中,处斩李韬、夏侯玄、苏铄、乐敦、李贤等人,并诛灭三族,其余的亲属迁到乐浪郡,一场针对司马氏的谋杀,还没发起就是被镇压了。

三国之人物——文臣夏侯玄之死

当然,这里要说一下就是夏侯玄之死。按理说夏侯玄并没有参与李丰等人的谋杀活动,本不应被牵连。但是考虑到夏侯玄原是曹爽一党,本身就是大名士,与曹魏宗室关系密切,这样人留着就是司马氏的构成威胁。所以,司马师不顾与夏侯玄原来的婚亲关系,借机除掉了夏侯玄。当时夏侯玄被逮捕到廷尉,但他不肯写罪辞。钟毓亲自审理此事。夏侯玄严肃的责被钟毓道:“我有何罪?你要作为公府的令史来诘问我吗?那供辞就请你代我做吧!”钟毓因为他是名士,名节高而不可屈服,而在当夜就写出了罪辞,装作流泪交给夏侯玄看。夏侯玄看完后,只是点头而已。之后,廷尉钟毓上奏说:“李丰等人阴谋胁迫君主,诛杀宰辅,大逆不道,请依法论处。”曹芳于是会集公卿百官廷尉来合议,众人都同意钟毓所判处的结果。三月,夏侯玄在东市被处斩,临斩时,仍然神色不变,举动自若,从容受刑,时年四十六岁。

李丰、夏侯玄等死后,皇帝曹芳对司马师杀害,十分不满,但他无能为力。当时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奉命出击姜维,到达京师,曹芳在平乐观观兵。中领军许允与左右亲信谋划,乘司马昭请辞的时候将其杀死,率领这支部队讨伐司马师。诏书已经写好了,可这时候曹芳因为内心恐惧最终没有批准施行。

听闻曹芳有谋废自己的举动,司马师显然意识到皇帝曹芳如果再在帝位上,肯定对自己不利,加上曹芳已经长大,肯定不会事事对自己言听计从,于是开始有了废帝的想法。

三国之人物——文臣夏侯玄之死

曹芳

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九月,司马师利用司马昭领兵进城的机会,联合公卿中朝大臣上奏郭太后,言及曹芳年长不亲政、沉迷女色、废弃讲学、弃辱儒士、与优人、保林等淫乱作乐并弹打进谏的清商令令狐景、清商丞庞熙乃至用烧铁重伤令狐景身体、太后丧母时不尽礼等罪,请依霍光故事废曹芳的帝位。显然这是都是强加个曹芳的罪名,为了废除曹芳,巩固自己的权势,司马师只能从道德层面狠批这个小皇帝。

最终,当司马师入后宫,胁迫郭太后下诏废除曹芳。当时曹芳就在郭太后旁边,听闻自己将被废黜,他自知无能为力只能转身离去。接受了司马师册封自己齐王印绶,与郭太后垂涕而别,乘上自己的王车,离开的皇宫,开始了属于掌自己被废黜的岁月了。

夏侯玄,表面上看被卷入一场未遂的政变,其实他是曹马之争的牺牲品。早已无有实权的夏侯玄,最终还是没有躲过司马氏的屠杀。而随着夏侯玄死后,曹魏的力量进一步遭受打击,无力与司马师抗衡了,司马氏则进一步为魏晋嬗变打下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