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2喜相逢的博客) 京剧离不开观众。观众是京剧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观众多少,观众情绪的热烈与冷漠,直接影响京剧的面貌。观众是决定京剧命运的上帝 京剧也离不开剧场,京剧的生命力在剧场。 但是观众“断代”已是大家的共识,剧场里“白发飘飘”。吸引年轻观众已是迫在眉睫! 吸引年轻的观众的工作做了很多努力:京剧进校园,开设许多讲座,赠票给大学生等等。可是应该探讨一下,京剧如何才能吸引年轻观众?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京剧?如何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他们的审美障碍在哪里? 也许有人会说:“京剧节奏太慢,坐不住”“听不懂”“离现实太远”一句话:是京剧本身的问题。这样看法片面。这是一方面的问题,但是不应该忽略了京剧的“博大精深”“国粹魅力”。那些美丽的歌舞,动听的唱段,美轮美奂的服装,音乐,那些动人心弦的故事,就都不算了吗? 难道真是“听不懂”吗?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有文化的,何况还有字幕,有的戏以道白为主(京白)。“节奏慢”的戏,可以改进,多演“折子戏”就可以解决。 须要用京剧的“魅力”吸引年轻观众。 但是现在的舞台对吸引年轻人“差强人意”! 年轻的观众会喜欢看八十岁的新郎,七十岁的新娘吗?(他她们如何能眉目传情!) 年轻的观众喜欢看爱情戏,太少啦! 他们爱看有趣的戏,对不起!“传统戏”排在首位。 他们觉得京歌不错。对不起!那些是不伦不类。 年轻观众想看“11”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很失望!“刘三姐”“花为媒”爱看不看!“音配像”你不爱我爱!(还是不年轻的演员,配更不年轻的演员录像) 他们喜欢年轻,漂亮的演员。对不起!老年观众要“听”有“味”的戏。 当然,现在的京剧舞台是老年观众在支撑,他们是上帝。但是他们会撑多久?秦始皇都不能长命百岁,何况凡人? 不要满足现状,“居安思危”!“剧场爆满''一票难求”那只不过是一时一地而已。 如何稳定老观众,吸引新观众,让老观众不失望,新观众坐得住,是当务之急。 能否吸引年轻观众,绝不是单纯京剧本身的问题。(谁的问题,谁领) |
|
来自: cxag > 《京剧名剧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