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大明官员张昶: 上朝也要穿破衣服, 到底是两袖清风还是故意作秀

 博采简纳 2020-03-29

古时候的大臣,上朝面圣、议事都必须要衣着整齐,不同的官阶有不同的官服,站于朝上才显一朝之威仪。可朱元朝初掌一方政权时,手下的大臣张昶却成了个“例外”,每每上朝都穿着破旧。这虽然让很多人看不惯,可人家朱元璋喜欢,认为张昶是个清廉的好官。直到朱元璋倚重的大臣刘伯温说了句话,结果张昶命运改变了。

细究张昶其人,元朝旧臣而已

我们都知道,当时元朝完全覆灭之时,朱元璋虽只称吴王,但其影响力与勃勃欲占天下之心不可否定。所以元朝深为忌惮却无力可施,便派了大臣张昶前来说降。

张昶为人不只是能言善辩,而且极富才华。史料中记载:昶有才辨,智识明敏,熟于前代典故,凡国家建置制度,多出昶手,裁决如流,事无停滞。

这对朱元璋而言,绝对是个堪用的人才。其实这并不意外,当时朱元璋手下的那些人多出身草根,打仗是没问题,但真让其定个典,编个律的,头疼呀。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如此,朱元璋没归降元朝,倒把人家元朝的大臣给留下来了。至于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是直接威逼利诱,那就没有记载了。但据说张昶一直心怀元朝,想来留下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吧。

反正后来张昶在朱元璋身边一直受重用,很被朱元璋礼待。可大家都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任何时候上朝,张昶永远身着一套破旧的朝服。

试想,你张昶一不缺钱,二不至穷到无衣可穿,一直穿着这样的衣服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朱元璋虽然对其“清廉”喜欢不已,可也很纳奇张昶的初衷。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刘伯温一语中的,此人心机太重

有一次,朱元璋向张昶请教国家立法的大事,没想到张昶马上就说:想要管理一个国家,一定要用严酷之法来镇压。

朱元璋虽然出身低,但明白百姓心态呀,元朝之所以不得人心,还不是酷律治理太过?这下朱元璋心里不高兴了,心想你张昶什么意思呀?想让我弄得臭大街,然后人人喊打是不?

于是,朱元璋将自己的心思与刘伯温谈了起来,刘伯温认为:此人不可留!毕竟,刘伯温向来看人很准,其从张昶衣着就觉得他心机太重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话,心里犯疑,便没事研究起张昶为人来,这一研究不要紧,他发现不对了。为什么呢?因为张昶不仅让他用酷律治世,竟然还劝他为人当及时享乐,这明显就是个败家的提议呀。

后来,朱元璋又发现了张昶的不忠之行为:昶尝窃语其所亲曰:“吾若得归元,仍不失富贵也!”间阴使人上书颂功德,劝上以及时娱乐。

这下朱元璋怒了:好你个张昶,原来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呀。马上让人将张昶拘了,再一搜家里,竟然还有“身在江南,心思塞北”的书稿。这不与“身在曹营,心在汉”如出一辙嘛,朱元璋直接:彼决意叛矣,是不可赦!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才华机敏的张昶,就这样被朱元璋处死了。而最终让他暴露的其实就是他那身破旧的朝服,刘伯温认为一个人太过注意哪一方面,或者太想要掩盖哪一方,才会刻意将哪一方面展示给人来看。

张昶不穿新朝服,正是想让人们说其不在乎富贵。但事实上,他不过是将富贵深深藏于心底,并且只想要元朝的富贵而已。聪明反被聪明误,遇到刘伯温,实在是张昶的不幸呀。

参考资料:

《明史·张昶传》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