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了,您的中药放好了么?

 沾点才气 2020-03-29

夏天温度高、湿度大,中药中大都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鞣质、黏液质等成分,如果贮存不当极易发生霉变、虫蛀、变色、走油、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等变质现象,使中药降低或丧失药效。下面介绍中药的一些常用贮藏方法,快来了解一下吧。

中药饮片的贮存

(1)干燥:中药材的含水量超过15%时,容易发生虫害、霉变等变质。故对含水量高的药材,可通过晾晒、风干、低温烘干、石灰干燥剂等方法降低含水量。

(2)低温:霉菌和害虫在低温环境下不易生长,且不易发生走油、粘连、熔化、气味散失、腐烂等变质反应,因此可将动物类药材、种子果实类药材及含糖和黏液质较多的药材放在阴凉处(如冰箱)密封保存。如代煎汤药应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服用时再予以加热,鲜药如鲜地黄、鲜石斛、鲜茅根等应冷藏保存、鲜地黄应冷冻贮存等。

(3)避光:部分花叶类药材(西红花、玫瑰花、月季花、款冬花、大青叶、薄荷等)在光照时易发生变色,应贮藏在暗处及陶瓷容器、有色玻璃瓶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4)密封:种子类药材(麦芽、薏苡仁、赤小豆等)应密封保存以防虫防鼠;含挥发油药材(当归、独活、薄荷、藿香、佩兰等)宜密封保存以防止挥发油散失;容易风化(芒硝等)和挥发(冰片等)的药材,可密封保存于瓷瓶、玻璃瓶中。

(5)防虫防蛀:桑螵蛸、露蜂房等动物药保存前要蒸熟,避免虫卵孵化;刺猬皮、蛇类、土鳖虫、白僵蚕等动物类药材及瓜蒌、龙眼肉、枸杞子、大枣等含糖和黏液质较多的药材均需注意防虫蛀。

中成药的贮存

(1)固体制剂:包括中药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等,这类药物贮存不当易发生受潮、发霉、变色、虫蛀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宜用瓶装或薄膜包装,并注意密封。

(2)煎膏剂:此类药通常是加水煎煮,去渣取液浓缩后加蔗糖或蜂蜜熬制而成,因而往往含有大量的糖类、淀粉等,贮存不当易霉变、酸败。一般应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夏季可密封后放入冰箱贮存。

(3)硬膏剂:包括膏药和橡皮膏,前者须加热烘软后方可使用,后者应有一定的黏附力才能贴用。因此在贮存时应避热、避光、避风,以延缓药油老化,避免黏性降低。

(4)胶剂:指动物的皮、骨、甲、角等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的内服制剂。胶剂贮存忌高温,忌过分干燥和潮湿的环境。

(5)药酒:指用白酒或黄酒将药材浸泡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中药药酒含醇量较高,醇为良好的防腐杀菌剂,所以药酒不易霉坏,保存时注意密闭存放于阴凉处,避免乙醇挥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