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油画直接画法与间接画法的界限(下)

 亮大天际线 2020-03-29

【间接画法与直接画法的“进化”】

   如果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古代大师的画从数量上看,是一个增长的过程,杨凡艾克,胡博特凡艾克兄弟俩返程作品不足百幅,到鲁本斯伦勃朗有千幅作品问世,到印象派莫奈一个人就有3000多幅作品,毕加索上万幅作品自不必说。大数据显示,节奏越来越快,色层越来越少,颜色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制作性精细度逐渐降低,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以杨.凡.艾克为代表的北欧尼德兰早期油画,多是以精致的坦培拉底层画,多层釉染油画完成。当时已经达到相当的逼真程度。


17世纪初,鲁本斯,伦勃朗,委拉斯凯兹,至少在画人物的时候,都是先完成底层画,再多层釉染完成画作。当然底层画所使用的材料,为油性坦培拉乳液,这种材料相对快干,常作为油画混合技法的底层。后来油画从有底层画釉染,逐渐演变为无底层画的直接画法,和坦培拉从油画中废弃有关。

而鲁本斯,委拉斯凯兹晚年画法都趋近于无单色底层画,鲁本斯亮部还稍有提白(当然不一定全是纯白,但含坦培拉乳液成分,因而快速干燥,易于衔接),委拉斯凯兹则更进一步,他彻底放弃坦培拉材料的使用,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油画家”。故而,所谓直接画,其实就是快速的间接画。

西班牙画家戈雅,继承和发扬委拉斯凯兹的古典直接画法,趁湿衔接色层完成,色层薄亮色在暗底子上形成了光学灰,而透明色紧随其后达到一定亮度的釉染效果。

布格罗的直接画法仍保持着一定的特征,只是色彩更丰富自然。色层之间保留了大量光学灰,与罩染的感觉。这也是古典直接画法一直坚持暗部要薄亮部要厚的缘故。

到印象派很多画家,放弃了这项法则,到处厚涂,没有光学灰的协调,画面只能借助大量调和灰色。实际上容易造成画面花和乱。这也是为什么直接画法容易画花,素描关系,色调有时候容易失控的根本原因。

          因此就有人说这是间接画到直接画进化的关系。单从成品这个角度看的确是这样,但如果从草图和画的局部角度讲就不一定了。因为达芬奇的时代,一幅油画的局部或背景,也不乏调色直接描绘或覆盖的情况,这种情形在草图之中更多,大量的草图都会应用更直接的画法。当然那个时代,一幅作品全靠,直接画很难画细致,也画不出来好的色彩,全依赖间接的色层画法。

          到17世纪的委拉斯开兹基本解决了油画的古典直接画法的问题,他也是趁湿多层解决的。但没有解决外光问题,毕竟没颜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泰布尔的古典风景,有底层画,写生草图则使用直接画法,回到画室后再整理,重新用古典的方式慢慢画一遍,后来他惊奇的发现,室外如此明度的世界,更适合直接画法。外光作品的增加,催生了人们研制新的管状颜料

大卫《年轻的拿破仑.波拿巴》直接画法,直接衔接从技术上,对底子,笔,颜料,媒介,都有要求,当然更重要是画家对色层的理解和把握其难度是有的。

      18世纪,康斯太布尔和透纳等一批外光风景画家,逐渐摆脱了,有底层画的间接画法画风景的问题,转而使用无底层画更为直接的画法。18世纪末人物画家,也摆脱单色底层画的形式。大卫,和他的老师韦恩,开始才用暗部薄亮部厚,暗部一两遍过,亮部反复画的方法来画。法国学院派基本上全盘继承了这个传统,同时他们继续研究直接画法在外光中的运用,继而诞生了写实主义,巴比松画派,和印象派。学院派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吸取这些成就而最终进化为自然主义绘画。

勒帕热《圣女贞德的召唤》,人物以相对多层间接的方式完成,背景以相对直接的方式完成。很多学院派画家,看到了直接与间接的两种优势,将其结合起来,打造了19世纪末自然主义绘画高峰

一幅19世纪末油画直接画法的草图与成品实际已无技法差别,这也是油画发展到最终所呈现的。

       这个时期油画草图和成品的对比,在技法上几乎差不多了。油画作品自身所蕴含的直接画法与间接画法,本身在此时此刻几乎是水乳交融了。不再像几个世纪以前,草图和成品,局部的直接与间接画法效果差别迥异。

【间接画法与直接画法的交融】

     如上所述间接画法和直接画法,在19世纪水乳交融。举例说明,学院派画家安格尔早年按照大卫的多层直接画法画,他后来来到意大利看到文艺复兴作品,开始才用有底层画的间接画法操作。至少局部开始才用这种做法,有时候是人物,有时候是静物。甚至风景画家柯罗,马奈和他的老师库退尔,都曾经这样做。这是这个时代的共识。

安格尔早年延续了大卫的无底层画的直接画法,晚年使用了很多有底层画的间接画法,画风也有所改变

柯罗未完成作品体现出有底层画的间接画法特点

梅索尼埃四年完成的一幅不大的作品极其精致,透明色半透明色反复使用,极尽多层画法之能事

      因为19实际的罗马大奖沙龙奖截稿时间较长,很多大师作品几年出一张精品很正常。即便是直接画法也是相对的多层,中间间或,使用釉染,提亮得到光学灰的做法都很正常。

      我曾见到很多这一时期学院派的作品,他们并未彻底放弃,底层画釉染的方式方法,这一点可以从很多未完成的作品中看得出。

方丹拉图尔静物,左边也应用了单色底层画

德加未完成的作品

塞尚未完成的作品

梵高自画像。德加,塞尚甚至梵高都曾尝试过单色底层画的间接绘画方式。

     即便是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德加,方丹.拉图尔也都是单色画釉染的好手……甚至梵高也大量尝试单色底层画的绘画方式。

      整个19世纪的绘画是古典间接画法和古典直接画法交融的时代,他们不分彼此,画家都试图掌握这些技巧。

【间接画法与直接画法的“分离”】

        间接画法和直接画法,实际意义的“分离”是人为的,其实始于色层概念的消亡,人们开始追求更平面的绘画,不再需要光学灰,不再需要立体再现。有过一段印象派时期,但印象派起码还有色层的意识,到野兽派立体派时期时期画风趋近于平面,主流绘画已不再需要再现功能。20世纪诞生的苏联绘画,有着明显的地缘民族性特征,因为当时北欧画风豪放厚实,如瑞典挪威油画,东欧油画昏暗神秘,如匈牙利波兰油画。俄罗斯处于东北欧,所以画风偏灰暗和厚重,是和俄罗斯地缘气候有关的。自克拉姆斯科依,到列宾,到谢洛夫之后,再到中国任教的马克西莫夫,画风更加直接,透明色层越来越少。虽然画的是立体,但直接调和出来的灰,和光学灰比较,几乎是平面的,这种灰色传到中国,就是中国油画直接画法里所谓的“高级灰”。

东欧匈牙利学院派大师绘画作品

北部欧洲瑞典画家佐恩厚实写意的油画

克拉姆斯科依《无名女郎》亮部色层较多可能使用一惯的,底层画多层釉染法,而衣物尤其是背景则采用了,外光直接画法。

克拉姆斯科依则大部分时候依旧采用传统有底层画的方式完成肖像,上图是其色层不慎开裂的作品。

列宾这幅油画结合了法国19世纪末印象派和自然主义绘画的一些特征,几乎都是以直接的方式完成

列宾《彼得一世姐姐索菲亚公主》运用了间接画法的原理,很多透明色彩描绘肤色和细节

克拉姆斯科依古典直接画法的肖像,未有底层画。

所以古典直接画法和与间接画法,像跑步和走路一样,是一个传统画家都需要掌握的。

     纯粹的直接画法即使有局部的罩染也很难达到古典直接画法或间接画法的,自然感和空间感。因为古典主义油画是手工模仿自然的结果,自然界的色彩很多都是透明的。打印机和水粉画得再准,也不会有如此自然美妙的质感。    

                        【真正意义上的古典画法】

         真正意义上的古典绘画一直以来都是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的结合体。因为所谓古代间接多色层的画法,也有直接画的成分,而19世纪近代的直接画法很多也有间接技法的应用。可以说是多层透明色与不透明色的结合体。越是这样越是接近微妙的自然色。因此也有人叫它“透明画法”或者透明多层画法,这么叫听起来似乎,比直接和间接叫法更科学,细思也容易误解,因为那里有纯粹用透明色画油画的(油画也不是水彩),所以只能区分古典间接画法(有单色底层画的多层画法)和古典直接画法(无单色底层画的多层画法)。只有这样区分。的油画厚涂法实际上是更纯粹的直接画法,为区别于古典直接画法,只能称其为,现代厚涂法了。

透明色用多了的一幅英国油画,有一部分英国油画可能受到水彩影响比较大

正常不透明色用的较多的油画,很适合表现外观色彩。

这幅作品到这个程度几乎是完全不透明色厚涂了

     至此,我已经强行把,古典油画分为:古典间接画法和古典直接画法,并不科学,从色层效果上讲古典直接画法和古典间接画法的视觉效果是类似的。而厚涂法则与之差别较大,由于缺乏光学灰和罩染,将其归类于现代直接画法。

     这未免也太牵强了,因为现代人中国和外国仍有很多画家在使用古典直接和间接画法。也有大部分人在用厚涂法。因此油画技法是很难以时代区划分的,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绘画的时代了,所以没有主流技法。画画的人自己用着开心舒服就好。

王玉琦老师自80年代就摆脱苏派影响,逐渐走上了古典象征主义绘画道路

冷军老师写生作品,以能够趁湿衔接多个色层为特点。

郭润文老师受宾卡斯传授的传统间接画法影响深重

于小冬老师深入研究委拉斯凯兹和鲁本斯绘画,形成自己一套卓有成效的古典写生画法。以上王玉琦,冷军,郭润文,于小冬等中国画家作品,多多少少已经摆脱了单纯厚涂法的束缚,色层控制的各有特色

【鲁评】

    油画技法始终不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初学者了解了一点间接画法的皮毛,总会认为很多画是一种死板的间接画法画,但是实际上古典间接画法本身也不是万能的,不然就不会有古典直接画法出现了。大部分古代画家的作品都是直接间接完美结合的产物。

真正好的油画作品,即有间接画法的理性和制作性,也有直接画法的干性和情感表现力,二者缺一不可。这样的作品浑然天成,会使人忘记技法。

    水至清则无鱼,一幅画没有绝对的透明色或不透明色,也没有绝对的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所谓油画的直接画法 和间接画法并不是简单的进化关系,也没有泾渭分明前者更直接更有艺术性,后者更具制作性和功能性,艺术性和制作性是不能绝对分开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也不能完全分开,就好比一个事物的属性上:理性和感性不能完全分开,显然古典直接画法的油画更偏重感性但不是没有理性,古典间接画法的油画更偏重理性,但也不乏感性。古典直接画法画的好则画面会笔触生动,间接画法画的好则画面像雕塑和陶瓷釉染一样结实,技艺高超的古典大师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始终油画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

公元一世纪的埃及蜡画,直接画的理念在此时就已经有了

      所以油画的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也是类似的关系,他们不是谁进化成谁的关系而是并行关系,在绘画产生初期已经并行就存在了,直接画法在有的时代作为草图或写生记录使用,间接画法作为理性精细制作性,功能性强的绘画一直作为正式作品使用。绘画的社会功能性下降,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的界限也就不再泾渭分明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状颜料的发明,色彩理论的发展等具体缘故,间接画法和直接画法出现了相互融合水乳交融,协同进化的现象,直到19世纪末,传统油画该出现的画法组合方式,都已经出现了。

      故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将古典直接画法和古典间接画法割裂开看,因为他们都是多层完成的,且看来视觉差别不大。而厚涂法则大相径庭,因为它毕竟是更纯粹的直接画法,在国内这个问题很容易混淆,因为一提到直接画法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厚涂法,而古典直接画法从本质原理上和厚涂法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文字在传达过程中本身表达能力本就有限,何况用文字解释绘画过程,更是容易使人误会。传统绘画在现代社会,基本上已经失去了社会功能性和财富蛋糕话语权。绘画和欣赏绘画的人,也应当心胸开阔,接受一切好恶,包容即以存在的事实。强行割裂分化绘画的各种死的方式和方法,都不利艺术的学习,这可能将就演变成了一条狭隘的道路……因而错过各种美好的风景!

(本文是希望能用语言,图文并茂,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本想言简意赅,奈何水平有限,一不小心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也可能有疏漏之处,还望读者谅解,有贻笑大方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鲁伦古典油画研究中心2020年疫情期间

追本溯源,取法乎上

做最纯粹的古典油画作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