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苇茎汤

 liuqingxun 2020-03-30

一提到苇茎汤,就不得不说一下唐朝的大医药家—--药王孙思邈,他是一个养生家,活了141岁,开创了很多先河。

例如:他是

1.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2.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

3.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4.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的人;

5.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的人;

6.第一个创立“阿是穴”的人;

7.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的人;

8.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的人;

9.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人。

他的医学巨著《千金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他在书中写道: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意思就是说江南的医生都在秘密的把张仲景的方子藏起来不外传。而这首苇茎汤就是孙思邈搜寻得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而留下来的名方。

苇茎汤的组成是:苇茎一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现代苇茎用芦根,用量到60g,薏苡仁可以用到30g,桃仁40g,瓜瓣我们现代用冬瓜仁,可以用到40g。这几种药物药性都是相当平和的,但是要是用到它排脓却是功效相当好的。

下面我们来解析一下苇茎汤:

苇茎汤是以苇茎为君药,讲一下君臣佐使吧,因为我们有很多西医大夫不太明白,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的配伍原则。君药,也叫主药,是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大臣的臣,就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佐药,有三重意思,佐助、佐治、反佐,佐助君臣药治疗兼症的药物,佐治君臣药的毒副作用,反佐是根据病情需要,与君药作用相反,而在治疗中又能起到相成的作用;使药也有两重意思,一是引经药,就是在治疗某一经的病时,用它将药物引到那一经,二是调和药,调和诸药使其合力祛邪治病。这就是君臣佐使的解释。

苇茎是君药,是芦苇的地上部分,能够清热排脓,利尿而生津止渴,现代我们多用芦根代替,功效是一样的。薏苡仁清热利湿,排脓,配合芦根效果更好,是臣药。而且薏苡仁能够健脾利湿,培土生金,所以能兼顾到肺脏生脓疡的时候的虚弱,不补肺是防止排脓不畅,健脾是不补肺而补肺。桃仁活血化瘀,《黄帝内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脓。正是营气瘀滞,也就是气血瘀滞,因此以桃仁化瘀。瓜瓣就是现在用的冬瓜子,既能活血,又能排脓,一药两用。这方子里面,我觉得用的最妙的,是活血化瘀的桃仁。要知道,一般热结于内,多有瘀滞,这时候如果瘀滞不破,用各种解毒的药物可能效果都有限,所以一般我们遇到僵持不下的病情,往往要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三七、桃仁、红花、丹参等,然后就可以立刻获效。而肺部纹理细微,患病后更容易导致络脉不通,这时候我们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更有实际意义。苇茎汤的各个药物虽然平淡无奇,但正是平平淡淡之中才见奇功。

苇茎汤是治疗上部痈脓的名方,俗名内痈,现代我们多采用切开排脓的方法,但是手术真的让很害怕。当年华佗正是凭着手术的方法治疗腹内的疾病,但是张仲景却是采用内治法,同样是治疗,张仲景却高人一等。因此医圣自然是张仲景,而不是华佗。

现在外感病越来越难缠,可是我总觉得,通常的外感,稍微调理,就会治愈。可是现在的外感病却越来越复杂,因为雾霾越来越严重,导致空气的成分也非常的复杂,病毒变异也越来越快,,。所以最直接受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呼吸系统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中医宝库里面筛选武器了。

现在的外感,如果控制不住,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演变成肺部感染,成为肺炎。这个时候,西医会用抗生素处理,但是呢,现在由于我们过多的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对抗生素有了抗药性,所以抗生素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很多人用了抗生素,甚至没有效果。

而我们中医中药的效果非常好,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往往忽略的,我们认为西药快,中药慢,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中药对症了,效果一样快的。

肺部感染,中医也分各个证型,但是,在最初阶段,多数是热邪壅滞的热症。

这时候患者的症状,多数是发烧,咳嗽,严重了,甚至会咳吐腥臭痰,或脓血,胸中隐隐作痛,咳嗽的时候尤其严重。再看患者的舌头,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

再复述一遍,这是重点,发烧,咳嗽,甚至会咳吐腥臭痰,或脓血,胸中隐隐作痛,咳嗽的时候尤其严重。再看患者的舌头,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这里面,看舌是非常关键的,舌质此时是红色的,越红说明热象越严重。

这时候呢,中医会用清热解毒、化痰清肺的药物;西医就用两种抗生素以上联合应用。不管你用什么治疗方法,在原来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这个苇茎汤,去治疗,效果会更好。为了能较快的缓解病情,我们可以加量服用,比如一次两包,一日三次。或者更多也行,具体就需要你根据实际病情斟酌应用。

苇茎汤,我们现在常用于配合治疗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肺热痰瘀互结症。在肺部感染严重的时候,用了其他清热解毒的药物,此时再配合苇茎汤,去除湿热之结,往往效果非常好,如果再配合一些鲜竹沥口服液,那么效果会更好。

大家看了方子,会觉得薏苡仁是祛湿的,这方子是不是调理湿热严重的肺部感染呢?

这样想是有道理的,如果遇到湿热为患的,这个方子的效果非常好。

但是,如果肺部感染严重了,如果是因为燥邪引起的,或者是热邪伤阴,导致肺部津液不足,此时,也可以用养阴清肺的方子,比如养阴清肺丸,同时也是可以配合苇茎汤联合应用的。因为肺为娇脏,受外邪感染,热邪壅盛,虽然可能津液不足,但是也会出现局部湿邪瘀滞的情况,也就是说:津液不足,和湿邪壅滞,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在同一时间,不同位置与不同层面,会同时存在,需要同时兼顾。简单点讲,苇茎汤,只要是有肺热这一条存在,不管是那个阶段,哪种情况,都可以联合应用。

那么苇茎汤是不是只能治疗肺脏相关的疾病呢?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中医的理论去扩展应用,比如,肺与大肠相表里。那么一些肠道的炎症我们也可以用苇茎汤去治疗,比如阑尾炎,结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等。再比如痛风,痛风的发病机理多是湿热痹阻,通俗点讲就是湿热阻滞在了关节引起的,以关节部位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我们苇茎汤既可以清热,又可以除湿,还能散瘀,湿热痹阻的病因都能去除,所以我们在常规治疗痛风的基础上联合我们苇茎汤,效果会相当好。

讲得再通俗一下,苇茎汤就是中药抗生素

下面我们讲一个苇茎汤的病例,这个是经典病历。

一提到宋美龄大家应该都知道,是蒋介石的夫人,中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一位夫人

当年宋美龄因为患有胃病,遍请重庆著名西医,但是收效却不怎么样。于是蒋介石在征求宋美龄的意见之后,便请中医大师张简斋先生治疗。张简斋先生当时是重庆乃至南部最负盛名的中医,素有“南张北施”之称,北施是施今墨。南张 便是这位名医张简斋。由于治病效果良好,很多时候仅仅三副药就能让人病愈,所以人称“三剂药”。宋美龄因为长期定居美国,所以对中医不是很信任,但是当时的西医又毫无办法,也只能请中医来治治看看了。张简斋查色看脉,发现宋美龄尚且有咳嗽,吐脓的症状,于是以苇茎汤加瓜蒌、制大黄、牡丹皮、甘草,三剂。服药以后宋美龄当即感觉胃中舒适,咳嗽,咳痰,吐脓的症状也消失了。张简斋于是又以苇茎汤加上一些滋阴之品,调理几天竟然痊愈。在宋美龄面前给中医大大的长了脸。

前段时间我接诊了一个病人,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是刻意来找我看病的,病人是因为肺炎住院治疗两周后,医院叮嘱回家静养,因为患者自我感觉还有胸痛,自行到我家购买抗生素头孢地尼片,我因为患者自述肺炎后胸痛,劝其放弃服用头孢地尼片,改用我们的苇茎汤,患者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同意了我的推荐,三天后该患者又来了,点名开苇茎汤,说吃了三天以后胸痛明显减轻了,后来他连续服用了三剂苇茎汤而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