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嘉料定孙策死于小人之手,后者果然应验,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乐水无涯 2020-03-30
曹操的谋士很多,但他们谋略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荀彧的强项在政治的统筹谋划以及后勤的保障之上,贾诩的强项在深谋远虑,毒计频出,及明哲保身。郭嘉的强项在于火眼金睛,洞察人性,善于以猎豹一样的嗅觉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
其中郭嘉的智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有人甚至把他捧上曹魏第一谋士的宝座,抑或拿他比肩诸葛亮,实际上不无道理。因为郭嘉在日,曹军一路凯歌,郭嘉去世,曹军败仗不断,就是最好的明证。荀彧等人如果强于郭嘉,为何会让曹操有赤壁之失呢?
郭嘉身为曹魏第一谋士,与曹操“坐则同车,食则同席”,这些都是有史料支持的。可见郭嘉生平是很受曹操信任的,尤其是御驾亲征的时候,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曹操谋士众多,为什么最喜欢把郭嘉带在身边呢?
那是因为郭嘉这个谋士很特别,他不是人才,而是天才。他的很多作战思维都不符合兵法的标准,但却屡奏奇效,特别吸引了曹操的注意。尤其在军事行动限于困境的时候,郭嘉发言盈庭,唾沫横飞,力排众议,当机立断,多次让曹军化险为夷。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征乌丸之战,郭嘉力排众议,劝曹操不要瞻前顾后,而是大举进攻,视刘表、刘备犹如无物,虚国远征即可。
令人惊叹的是,郭嘉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刘表只是座谈之客,既指挥不动刘备,也不会让刘备指挥,所以只能聊些家常,品评甘、糜二位夫人的衣服尺寸和三围大小,以此来打发时间,最后眼睁睁地看着曹操得胜回朝,由此可见郭嘉谋略的特别之处。
那么郭嘉的谋略特别在哪里?小编以为郭嘉的谋略特别在他知人知世的深度上,他对人心的洞察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很多时候,知道敌人在想什么,比敌人在做什么,更重要。除了对刘表此人看得透彻之外,郭嘉对孙策的判断,格外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郭嘉曾论定孙策,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后来孙策果然被许贡的三个门客给杀了,完全应验了郭嘉的判断,这对小编来说,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了。孙策之死,应验了郭嘉的判断,这是不是一种巧合呢?
小编仔细分析,认为此事不是巧合,孙策之死,有其必然性。怎么说呢?郭嘉曾说孙策,轻而无备,急而少谋,虽带甲百万,无异于独行中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矣。可见孙策一向轻于防备,勇而无谋,自恃武力,小看别人,从而铸成大错,应验了郭嘉的判断。
以孙策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曹操账下的文臣武将几乎无人不服,唯独郭嘉不服,直接给出了孙策最终的结局以供大家参考。
小编以为,一个谋士偶尔论定一个人的命运,并且得到应验,那有可能是巧合,但是一个谋士同时论定很多人的命运,且一一得到应验的话,那就说明这个谋士很牛逼了,很显然,郭嘉就属于这种特别牛逼的谋士,因为他对人的判断之准,历史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比如他刚出道时投靠在袁绍帐下,待不住三天,就论定袁绍“徒效周公之礼,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更为难得的是,郭嘉说出此话是在袁绍势力处于鼎盛时期的,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呢?
综上所述,郭嘉有着知人论世的悠久历史与丰富经验,所以论定孙策死于小人之手,一语成谶,并非巧合,令人拍案叫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