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是条龙,溺爱谁谁家穷.

 一叶绿地 2020-03-31

俗语:“老人是条龙,溺爱谁谁家穷”,有依据.

有句俗语叫:“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话可并非迷信,而是有依据的!其实不仅是这一句,民间这类广为流传的俗语还有很多,放到现在来看,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迷信,但这类俗语大多都是古人总结下的经验,都是有着现实根据的。其实这句话,所说的就是现代社会里,经常被谈及的“溺爱”话题。以前的人认为,如果父母偏心,对其中一位子女过分溺爱,而对其他的冷淡,那么那个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就会过分依赖父母,很难有出息。

下面就来说两个,真实发生于历史中的故事。春秋时期,郑国郑武公的妻子武姜,膝下育有两子,其大儿子是后来的郑庄公,而小儿子则是共叔段。由于郑庄公出生时难产,让武姜受尽了不少痛苦,因此她对这个大儿子十分的讨厌。生共叔段时,一切都很顺利,因此武姜也更宠爱这个小儿子。

因为讨厌大儿子,武姜还曾数次让郑武公废掉他的世子位置,立她的小儿子。郑庄公继位后,武姜依旧不死心,多次帮共叔段谋反,无奈小儿子能力不足,失败后只能逃出郑国,四处逃亡。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的赵国,赵孝成王继位后,由于年纪尚小,因此国家大事,一直都是赵太后做主。当时的秦国,看到了赵国发展不稳定,于是便决定对其发动进攻,三座城池遭攻陷后,无奈的赵国,只能求助齐国了。谁知齐王却开出条件,必须让赵太后把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当人质。

从小溺爱长安君的赵太后,自然舍不得将儿子远送。就在局面僵持不下时,赵国的大臣触龙前去觐见赵太后,并告知了她其中的利弊:长安君虽受宠,但他对赵国并没有做出一丝贡献,将来太后你要是不在了,叫长安君如何在国内立足呢?听完触龙的话,赵太后才顿悟过来,忍痛将爱子交给了齐国,赵国也因此获救了。

这两个故事,想要阐述的道理很简单,为人父母,谁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真正的爱,并非只是眼前,长远地为他们打算才是爱。这也是给现代父母的警戒,过分溺爱子女,并非好事,很多时候反而会害了他。“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俗语的含义,这下子,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