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殖池塘氨氮,亚硝酸盐过高的调控。

 福_星 2020-03-31

​养殖池塘氨氮和亚硝酸盐偏高,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换水:改善水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换水,但前提是水源水的质量要显著优于养殖池塘水体。否则,换水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处理氨氮和亚硝酸盐过高,换水仅仅适用于有充沛的水源,且水源条件好的池塘,而在实际生产中,随着工农业污水的排放,很多池塘在养殖过程中的水源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科学合理地投喂饲料:根据不同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对投饵率进行优化,合理地制定投饵率,不仅有利于饲料的充分吸收利用,降低肝胆的负担和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还可以降低未利用的氮的排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偏高。

多开增氧机:特别是晴天中午多开增氧机,一方面是促使水体中的氨更多地从水体逸出,另一方面,及时偿还池塘底部的氧债,维持池塘底部的好氧环境,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藻类对氨氮的利用。

施磷肥,以磷促氮:这种处理和亚硝酸盐的方式的原理就在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磷元素是限制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子,通过施磷肥,能够提高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的丰度,通过浮游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利用,来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水平,通过施磷肥来降低池塘氨氮和亚硝酸盐仅仅适用于水质较瘦的池塘,在水质较肥的池塘,由于整个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限制,浮游植物的丰度不可能再大幅提高。施磷肥也就失去了意义。

添加硝化细菌处理:在自然环境中,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较慢,自然环境中需20多小时繁殖一代,远远低于异氧菌。通过人为添加硝化细菌,补充池塘生态系统中硝化细菌的不足,通过增强硝化作用来降低池塘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水平。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硝化细菌大多是自养需氧菌,在增殖过程中对环境要求比较高,需要水体环境中有一定的溶氧,碱度及碳源等,生长速度较慢,一般需提前几天使用。由于硝化菌对池塘水体环境的要求较其他有益细菌要苛刻很多,对不同养殖水体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影响了在使用过程中效果的表达。

螯合剂:腐植酸钠,木质磺酸钠等螯合剂,通过自身官能团对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结合,来达到降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目的。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效果,缺点是效果持续时间短。

强氧化剂底改,化学增氧剂配合使用:该方式降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原理是通过强氧化剂改底,提高池塘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同时将池塘底部部分有机物氧化,减少池塘氨氮的来源,另一方面,通过补充氧气,为池塘的硝化作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促进硝化作用的进行。该方法的效果持续时间较使用螯合剂的方法要长。

在养殖的过程中,分解池塘有机物的细菌制剂得到广泛的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候反而会使养殖池塘氨氮水平的上升,这是因为在养殖的中后期,细菌在分解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有机物中的C/N较窄,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氮未能被细菌完全利用,在分解的过程中伴随着氮的矿化。

中毒处理:氨氮或亚硝酸盐偏高,出现中毒情况,可以首先使用全池使用有机酸解毒剂,降低鱼类的应激,接着可使用腐植酸钠等螯合剂处理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作为应急处理,缓解中毒症状,当天晚上要使用化学增氧剂增氧。接下来再按正常步骤处理氨氮和亚硝酸盐偏高的问题。

4

总结

养殖池塘氨氮及亚硝酸盐的管理,需从养殖周期的一开始就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根据池塘情况,养殖水平,市场情况合理设计养殖密度和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最大的产量未必是最经济的产量,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放养密度,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投入的多少和饲料的利用率。在养殖过程中应选择优质,蛋白利用率高的配合饲料,在养殖过程中合理科学投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未利用蛋白氮对水体的压力。在养殖过程中,寄希望于一二次调水,改底来解决整个养殖周期的氨氮,亚硝酸盐偏高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需要至始至终的坚持,多管齐下,才能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将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使水质处于有利于养殖对象生长的状态,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