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秦论》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邈思遐想 2020-03-31

小时候最怕看到的几个字

也许就是

“朗读并背诵全文”

后来

忘记了很多人

忘记了很多事

但是很多学过的课文却记得住

那时候的“背诵全文”

似乎都溶进了一生的记忆里

想重温童年时光吗?

每周一到周五晚八点

中国之声微信推出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让全中国最好的声音

演绎那些曾伴你成长的课文

与你一起入眠吧~

上周五请大家来投票

“下周最想听的课文是哪个”

原以为小清新文艺范儿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会胜出

没想到政论文《过秦论》完美逆袭……

二者还着实胶着了一阵子


讲真

许多人认为

《过秦论》堪称中学时代最难背的文言文了

没有之一

为什么大家都还想点播它呢……

想来想去

还是因为更怀念那段背着课文

痛并快乐着的日子吧……

《过秦论》

— 朗读者:苏扬 —

中国之声首席播音员

《央广新闻晚高峰》主持人

过秦论 来自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06:41

高中《语文》第一册 2000年版


作 者 介 绍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后来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

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是动词。“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史论”,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过秦论》共有三篇。其中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是第一篇,就是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它最早附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篇末,列为第二篇;后来褚少孙补《史记》,又把它单独附在《陈涉世家》的篇末。《汉书》《新书》《文选》也都选录了这一篇。

什么?你还不知道这个人听人爱的小栏目?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