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得好 不如问得巧

 刘明源讲师培训 2020-03-31

  

       提到了培训,特别是企业内训,很多内训师面对那些毫无神秘感的学员而言,总是感慨:“还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啊!”言语之中充满了无奈、无措和无所适从。确实商业讲师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甚至于有些老师可以“一招鲜吃遍天”,而内训师就显得“苦逼”了许多。

      其实做培训无论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无外乎都与培训效果密不可分,撇开了效果,神马都没用。而效果的达成,并不只能靠一己之力,既需要老师全情投入、又需要学员热情参与,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呢?

      通过10多年TTT授课中不断的总结、摸索和实验,推荐给各位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利器——变讲为问

  


一、神马是“变讲为问”

顾名思义,把要讲的话语(陈述句)转变成问题(疑问句)

二、为啥要“变讲为问”

成年人学习讲究“利益好处”,咱就先来说说好处在哪里。

1、启动注意

求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课上当老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无论学霸还是学渣都是有所反应,只不过一个是主动的抬头挺胸,一个是被动的低头躲避,但是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老师集中了,试想再精彩的电影,观众睡着了,效果还是零,同理学员注意力分散的,培训 效果也是零,所以启动注意就成为当务之急,而变讲为问恰好实现了这一点。

  


2、争取时间

为谁争取时间?为老师啊!老师滔滔不绝的表达,总会有想的不够讲的时候,此时就会出现异常,比如:赘语增多、下意识重复、紧张,利用变讲为问的间隙,就可以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克服上述问题。

3、测试反应

“无互动,不培训”这个道理很多朋友应该是认可的,但是互动时,咱们不可能只问些1+1=2或者非黑即白的问,有些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老师,如果不假思索只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似乎不妥,此时应该先听听大家的观点,而这同样是边讲为问才能实现。

  


三、怎么用“变讲为问”

1、问什么问题呢—与主题相关

其实老师讲什么,谁知道呢?只有老师自己知道,老师可以把自己所有要讲的都设计成为题,只要问题与主题相关即可。

2、如果答不上怎么办—与答案无关

老师问学员问题,一定要学员答上来吗?讲过的当然答上好,如果没有讲的内容答上来好像不太好吧?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要答案,还要启动注意、争取时间、测试反应。

3、如果一定要答上呢—由开放到封闭

做问答题的难度远远大于选择题,选择题即使不会答,还可以蒙一个,说不定就对上了,学员愿意参与,问答题太复杂,学员望而却步。

4、让谁来回答呢—由个体到全员

请不要用“哪一个”“谁”等等来提问,这样做似乎回答的人被老师指定了,大家都在等待着“那个人”的出现,“反正不是我”,要用“我们”“大家”“同学们”来提问。

  


5、如何评价学员的答案—答案不评价

特别是非黑即白的问题,老师只需回应,无需非要把学员的回答评价的头头是道,掘地三尺。

总是,要想调动学员的参与,让课堂活跃起来,离开“变讲为问”是不行的,“讲得好,不如问得巧”,利用“变讲为问”调动你的学员、轻松你的课堂、展现你的魅力、提升你的效果。真正实现“以问题为线索、以反应为依据、以已知求未知、以概念来表述”的培训理念。

这是TTT导师刘明源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作者,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