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欣赏昆曲之美?

 天承办公室 2020-03-31

今晚,隔壁王奶奶陪我去看了一出戏,小剧场昆曲《长生殿.梧桐雨》,如今京城最火爆的雅音大戏。

票是人家送的,前四排随便坐。

本来就是小剧场,前四排和演员的距离非常近,近到十米之内,所以看得特别真切,听得特别清楚,甚至能够听到演员的呼吸声。

胡同大爷看昆曲,我自己都觉得新鲜,以后谁再跟我说高雅事,我决定用今天的经历来撑门面。

诺大舞台上,刚开场的时候,只有这一个白衣女子长袖劲舞,嘴里还咿呀呀地伤情地唱着。

如果不是因为两边有幻灯把唱词打出来,照实说,一般人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但不知为什么,一身素装的女子伤心地唱着唱着,胡同大爷的沧桑的心竟与之共情伤感起来。


《长生殿》是一出昆曲老戏,大清那会儿就上演,历久不衰,大大地有名。

这出戏之所以经典,系因编剧与原作一个赛着一个厉害,后来流传的各个不同时期版本的《长生殿》均是清初剧作家洪昇(1645-1704年)所作,或在此基础上略加改变, 故此洪昇剧本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原作了。

这里要插一句话,我特别害怕有人读我的文章不认真,或者阅读速度过快,把洪昇看成是某导演前妻洪晃,洪晃女士概厌别人说他是某导演前妻,她自己亦有不菲文化成就,干了很多有文化的事,毕竟昆曲剧本没写过,即使写过,清初的时候也写不出来《长生殿》,洪晃比我还小呢,她没有在清朝生活的经历,诸位爱信不信。


洪昇写的肯定是原作了,但原作前面还有原作一一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给长生殿这出戏打了一个很好的文学底子,当然元代剧作家白朴本子也不是白来的, 他的依据更加厚重一一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改编而来。

白居易,就没有必要再跟您讲他是谁了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尚是小孩子的时候,白居易即写出如此经典名篇。

白居易和李白一样,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不过他们两个我估计不认识,因为李白死了十年之后,白居易才出生。

若用100年为单位来计量时代,李白、白居易、唐明皇、杨玉环、高力士、杨国忠、安禄山、史思明他们应该都是同时代的人。

从唐代白居易,到元代白朴,再到清代洪昇,这“一洪二白”的《长生殿》文学本牛大发了,且不说做唱会打,不用故事勾人,光是看词儿就足以醉人。


当然了,本子总是要讲故事的,这个故事本来就很勾人,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朝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

唐明皇和杨玉环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
古稀之年的唐明皇会不会也因为杨玉环死掉,而痛彻心扉辗转反侧悔之不迭?
我既没有当过皇上,也没有活到那个岁数,更没有遇到杨玉环,对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真实性没有考据的功夫,也没有切身的体验,不敢轻易回答这个问题。
既然是戏本儿,既然是唱词儿,既然是在舞台上比比划划的,似没有必要那么认真,但让一个七十多老头像大情种一样哭咧咧地在台上从头哭到尾,两个小时的戏,我用了至少半个多小时,心理上才慢慢的顺过劲儿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