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活用经方抓主证

 图书 馆员 2020-04-01

刘渡舟:活用经方抓主证 案列两则
《伤寒论》言不虚发,句句皆有实践根据。我们一定要细致地抓好主证,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为了说明抓主证用经方的重要意义,试以个人的临床治例说明如下:
(一)小承气汤证
甘肃张某,男,小学教员。自述身体太虚,来求补药。曾服人参健脾、十全大补等丸药,病不愈而体虚更甚。自觉头晕少神,四肢倦怠不欲劳动,不欲饮食,强食则腹中胀痛不支,大便秘结而小便黄赤。切其脉滑而有力,舌苔黄腻。
辨证:此非虚证,乃大实而有羸候也。由于胃家实热内滞,而使胃气不顺,燥热上熏,则头目眩晕;腑气不利,则腹胀痛不欲食;气结于里,壮火食气,是以四肢无力。夫土气太过则成敦阜,必以泻药平之而方能愈也。
处以小承气
服药一剂,大便泻三次,周身顿感轻爽,如释重负,而腹胀头晕均蠲。
(二)吴茱萸汤证
丁某,男,53岁。主诉胸胁苦满,胃脘痞胀为甚,饮食减少,食后则胃胀更甚,口中多涎,呕吐涎沫,而头昏眩不爽,脉弦缓无力,舌苔水滑。
辨证:此为厥阴寒证。厥阴寒邪则多动水,是以头目眩晕而吐涎沫也。《伤寒论》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是矣。
处以吴茱萸汤,显效后,又加减变化共服六剂而安。
感谢大家的观看,每天分享中医知识,传播中医,我是高高,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关于中医入门的课程,人人都能学会中医,现在非常活动优惠价,老师讲的也很通俗易懂。想学习的可以点击购买,也就少抽一包烟的钱,少喝一瓶酒的钱,但是千金难买健康,学会中医号脉,让自己更健康。 点击下方链接看一看就可以购买了。

刘渡舟先生经方运用经验谈|经方医话

《伤寒论》的内容,多能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兼备,形成辨证论治的体系。使人越读越有味,越用越想用,成为后世医学的规范。它对发展中医学、指导临床实践,作出了巨大的责献。
    《伤寒论》实载113方(佚一方)。其方结给构比较严谨,药味精炼,配伍有度,煎服得法。比起《内经》13方,有了新的发展。故被后世医家所推崇,获有“医方之祖”的称号。
    辨证论治是中医必须遵循的准则。理法方药的统一,更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以,经方运用得当,往往效如桴鼓。

为了正确运用经方,现谈谈个人体会―使用经方的关健在于抓住主证,希望得到读者们的重视,对学习和使用《伤寒论》方有些裨益。

一、   什么是主证,为什么要先抓主证

《伤寒论》总结了六经辨证的规律,并于每一方证中又厘定了主证、兼证、变证和夹杂证的层次,为正确地运用辨证论治提供了先决条件。
    临床辨证,要先抓主证。因为主证是纲,纲举而目张,兼证、变证、夹杂证等,也就迎刃而解。
    什么是主证?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如以六经的提纲证而言,则有太阳病的脉浮、一头项强痛而恶寒的主证;阳明之为病的胃家实的主证;少阳之为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的主证;太阴之为病的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主证;少阴之为病的脉微细、但欲寐的主证;厥阴之为病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的主证。如以方证而言,则有以发热汗出恶风为主的桂枝汤主证;以恶寒无汗、身痛气喘为主的麻黄汤主证;以口苦喜呕、胁痛胸满、往来寒热为主的小柴胡汤主证;以烦渴、汗出、高热、脉大为主的白虎汤主证;以不大便、腹满痛、潮热谵语为主的大承气汤主证;以吐利腹满、饮食不振、自利益甚为主的理中汤主证;以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为主的四逆汤主证;以消渴、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主的乌梅丸主证。

   六经方证的主证,是辨证的关键,反映了疾病的基本规律,是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因此,我们对主证要一抓到底,抓而不放,才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只有先抓主证,才符合辨证的思维方法,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和变证,分清辨证的层次,而使辨证的程序井然不紊。

二、抓主证,也要注意兼证

那么,什么是兼证?兼证必须在主证的前提下出现,它附于主证而存在,但又补充了主证证候的不足。凡在主证基础上而见新的证候的,就叫做兼证。举例而言,如桂枝汤的主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若兼见气喘,或者兼见项背强几几等,这便是桂枝汤的兼证。兼证同主证的关系起到了互相为用、相得益彰的效果。但是必须指出,如果属于六经提纲证的主证,而出现另一经兼证的,则往往属于合病与并病的范围,就不能按兼证来看待。如太阳病的提纲证,而又出现胸胁苦满的时候,则多为太阳与少阳并病,如果太阳病的脉浮身痛和阳明病的心烦、口渴同时出现,则叫“二阳合病”。为此,我们所说的兼证,并不是合病与并病,两者必须分开而不能相混。兼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和主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自然形成的证候,所以它离不开本经发病的范围。如桂枝汤兼证的喘和项背的强几几,都和中风表不解有关。因此,它和合病、并病的实质不同。
    为此,如果我们只知抓主证,而对兼证不顾,就不能做到随证应变,也不能随着兼证的出现,制订有效的治法。我认为主证和兼证是并行而不悖的关系。主证反映病之常,兼证则反映病之变。做到知常达变,方足以尽辨证之能事。
三、变证的形成及其临床意义
主证和兼证,都随六经方证而出现。它们在痞机上比较一致,分歧并不太大。其来龙去脉也较清楚,所以有规律可循。至于变证则不然。它不受六经为病范围所约束,而以独特地灵活多变的姿态出现。它包括了伤寒以外的许多杂病。那么,什么是变证呢2 变证指太阳病或者少阳病,由于医生误治,使原有的主证已罢,而变生它证,不能以正证名之,就叫变证。
    《伤寒论》约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论“变证”的。变证是被医生治坏的病。例如太阳病,在治疗上没有发汗,而误用了或吐、或下、或火的各种治法,由子治疗的差错,使原来的表证不复存在,而新的变证从此油然而生。变证在临床确有其事,对它的论述,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我反复地思考,感到《伤寒论》记载的误治“变证”,有的(不是全部)是著者借用它来讲另一个病的,因而未必都实有其事。例如:《伤寒论》的63条至70条的内容(指赵本条文号码),是围绕五脏病的虚实寒热加以辨证的,是属于著者精心安排的。不可能是临床误治的巧合。所以,对误治的“变证”也要一分为二。真的也有,造作的也有,不能绝对化。如果我体会不差的话,那么,就应把误治的着眼点放在辨变证的上头,不必拘于误治的形式和过程。如能这样去看,就跳出了误治的框框,自有海阔天空,鸟瞰全局之快,也就自然不再盯着汗、吐、下条文不放,做“守株待兔”那样的傻事了。为此,对于变证,宜从辨证的前提出发,抓辨证的大方向,以达到在伤寒中论杂病的目的。
四、夹杂证形成的特点
什么是夹杂证呢?这必须从两种情况进行叙述,才能畅达其义。
    1、疾病的发生发展比较复杂,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应当考虑很多的问题。伤寒也是如此,尤其是它与杂病的关系很密切。不知道这一点,就体会不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地位。所以,对疾病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去认识。比如《伤寒论》的夹杂证,除小建中汤和炙甘草汤治挟虚证外,还有夹饮气的小青龙汤证,夹宿食的大承气汤证,夹里寒的桂枝人参汤证,挟上热而下寒的黄连汤证等等,不胜枚举。
    2、疾病的发生、发展,由于人体的体质不同,如体质的强弱、脏腑的厚薄、性别的男女、年龄的老幼,居住的南北等等差异,决定了感邪虽一,发病则殊的现实。所以,不能尽在外感上求原因,还必须从个体差异找根据,这就涉及到夹杂证的实质问题。基于病有夹杂的特点,形成了新病与老病、标病与本病、表病与里病的交叉出现,使证情的变化比较复杂,在治疗上有其差异性。概括而言,《伤寒论》除以六经辨证方法以外,又应分主、兼、变、夹杂四种证候。这就使辨证有了层次,有了先后,提高了对辨证的认识。
五、抓主证,使用经方的治例
《伤寒论》言不虚发,句句皆有实践根据。我们一定要细致地抓好主证,有理论,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为了说明抓主证用经方的重要意义,试以个人的临床治例说明如下。
(一)小承气汤证
    甘肃张××,男,小学教员。自述身体太虚,来求补药。曾服人参健脾、十全大补等丸药,病不愈而体虚更甚。自觉头晕少神,四肢倦怠不欲劳动,不欲饮食,强食则腹中胀痛不支,大便秘结而小便黄赤。切其脉滑而有力,舌苔黄腻。
  辨证:此非虚证,乃大实而有羸候也。由于胃家实热内滞,而使胃气不顺,燥热上熏,则头目眩晕,腑气不利,则腹胀痛不欲食,气结于里,壮火食气,是以四肢无力。夫土气太过则成敦阜,必以泻药平之而方能愈也。
   处方:厚朴15克  枳实10克  大黄10克
   服药一剂,大便泻三次,周身顿感轻爽,如释重负,而腹胀头晕均
(二) 吴茱萸汤证
丁×× ,男,53 岁。主诉胸胁苦满,胃脘痞胀为甚,饮食减少,食后则胃胀更甚,口中多涎,呕吐涎沫,而头昏眩不爽,脉弦缓无力,舌苔水。
辨证:为厥阴寒证。厥阴寒邪则多动水,是以头目眩晕而吐涎沫也。《伤寒论》于378条有“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是矣。
处方:吴茱萸12克 生姜15克 党参1O克桂枝6克 厚朴12克
服此方获显效后,又加减变化共服六剂而安。
(三)芍药甘草汤证
贾××,男,63 岁。症状是左腿肚子经常转筋,发作时聚起一包,腿疼不能伸直。同时,患侧的大脚趾也向足心处抽搐,疼痛准忍。切其脉弦,视其舌红而少苔。
辨证:血阴不滋,筋脉绌急而脚挛急。
处方: 白芍24克  炙甘草12克
连服四剂,而病不发。
(四)黄连阿胶汤证
    陈××,女,25岁,未婚。患月经淋漓不止,已有几个月,面色萎黄,疲乏无力。父母忧之,请为诊治。心烦难寐,偶尔得睡,则又乱梦纭纭,反增疲倦。索其前服之方,率为温补涩血之品。六脉滑数,舌色红,舌尖尤甚。
辨证:心火上炎,无水以制,故心烦而难寐,因阳亢而不能入阴也。心主血脉,心火盛则血不归经,而月经淋沥不止。夫心火上炎,实由肾水之不升。故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为本证之关键。
    处方:黄连10 黄芩6克  白芍10克  阿胶10克  鸡子黄二枚
    共服五剂,月经方止,夜间得睡,心烦不发,饮食增加,其病得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疗效。
     赵××,男,49岁。因患肝炎病来京治疗。患者口腔干涸,舌体极硬而卷伸不利,言语受到障碍。其脉沉弦,舌红绛而苔薄黄。
    初诊辨为肺胃阴虚,津液不滋所致,用叶氏益胃汤而无效。
    复诊:证属阴虚津少,似无可疑,继投白虎加人参汤,然服药数剂,毫无功效可言,使人困惑不解。
    三诊:详细问其饮食起居情况,知夜问睡眠不佳,而心烦至甚,且失眠之后则口干涸更为严重。余聆其言,结合心烦失眠与舌红绛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方知此证为心火上炎、肾水不能上济的病证。不清其火,则徒劳无功。乃改用黄连阿胶汤。服三剂,夜即得睡,而口舌干涸顿释。
(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尹××,男,32 岁。余受惊恐而患病。症状为头晕、失眠、睡则呓语频作,胸胁苦满,自汗而大便不爽,并时发癫痫。望其人神情呆滞,面色青,舌质红、苔白而干,脉沉弦。
    辨证:头晕、胸满、脉弦,证属少阳为病,汗出不恶寒、大便不爽,证又兼阳明瀚热之象。此病得于惊恐之余,而时发癫痫,又与肝胆之气失和有关。《伤寒论》说:“胸满烦惊……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与此证极为合拍。
   处方:柴胡10克龙骨1O克  牡蛎10克 生姜10克 黄芩10克桂枝6克半夏10克  生大黄6克  铅丹4克(布包)茯苓10克大枣6枚
   服一剂,呓语不发,胸胁满去,精神好转。
    复诊:又加竹茹10克,陈皮10克。
   服两剂而病愈,癫痫随之亦愈。
  此证因余抓住了肝胆胸胁满和精神方面的主证,选用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因而取得了疗效。
(六)猪苓汤证
    崔×× ,女,35岁。因产后腹泻,误认是脾虚,曾服不少补药,而病不愈。其脉沉而略滑,舌绛、苔薄黄,下利而口渴。
    初诊:作厥阴下利治之,投白头翁汤,服后不见效。复诊:自述睡眠不佳,咳嗽而下肢浮肿,尿黄而不利。聆听之后,思之良久,恍然而悟,此乃猪苓汤证。《伤寒论》第319条云:“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验之此证,小便不利,大便下利,肢肿而少寐,与猪苓汤主证颇为合拍。
    处方:猪苓10克  茯苓10克泽泻1O克   阿胶10克(烊化)
    此方连服五剂,小便通畅,腹泻随止,而诸症皆除。由上述治案可见,抓不住主证,则治疗无功,抓住了主证,则效如桴鼓。然抓主证亦非容易,往往要几经波折,才能抓住。
    要做到抓主证,第一要明伤寒之理,理明则能辨证论治,从而达到抓住主证的目的。第二要熟读《伤寒论》原文,反复诵读,能够把主证记熟,在临床时才能得心应手。由此可见,“抓主证”是辨证的最高水平。我认为,抓住主证,治好了病,也就发展了《伤寒论》的治疗范围,扩大了经方使用,使人增长了才智。就能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刘渡舟治过服小青龙汤救逆案一则

  某男,患咳喘痰多,不能平卧,咳吐稀白泡沫状痰,面色黧黑,脉弦紧,舌苔白滑。证属寒饮射肺,投以小青龙汤原方两剂。患者持方后,没有再来复诊。第二年春见其面色苍白不泽,身形赢弱,自云服药颇有疗效,喘息咳痰皆明显好转,夜能半卧,喜出望外,按原方又继续服用,第十二剂后,发生头晕,心悸,夜难成眠等证。自冬至节后,突然发生鼻衄,来势汹涌,不能自止,经某医院用电烙法止血。从此自觉神疲乏力,所以又来诊治。这是过服小青龙汤,发散太过,拔动肾根,伤阴动血发生的变证。乃用人参养荣汤加龙骨、牡蛎等药,连服数十剂后,体力才逐渐得以恢复。

  解说:小青龙汤属于辛烈走散,作用峻猛的方剂,久服有伐阴动阳之弊。但由于患者不明此理,持方久服,发散太过,阳气不密,导致少阴肾精不固。待冬至节后,天阳启动,阴精不能密藏则见伤阴动血,鼻衄不能自止的情况。大、小青龙汤,都是在麻黄汤辛温发散的基础上衍化而来,其有很强的发散作用。张仲景立大、小青龙二方,一方面阐明其证治特点,另一方面又指出其救逆之法,目的就在于告诚人们要注意服药后的一些不良反应。如针对大青龙汤证指出:“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又说:“汗出多者,温粉粉之”。至于小青龙汤的治疗禁忌、误治变证以及救逆的方法,则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有详细的论述:“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学者如果能细心体会仲景设苓桂剂既治水饮之邪,又御小青龙汤之变,则得心应手,庶几近之。

本文摘自《经方临证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9月一版一印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一个全球中医人学习经方的平台

  经方,即医圣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学习经方,可接受辨证论治原则的训练,认识中医学的本质特征,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学习仲景理法方药的应用,明方剂之源、方剂变化的方法与策略,领会中医的医学认识方法,训练中医的思维。

刘渡舟治疗心下痞、精神分裂症医案

刘渡舟教授,1978年任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并开始培养中医硕士研究生。1985年又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中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他还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中医学院学报》总编等职。在教学中,他辛勤工作,获得群众的拥戴。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从1978年至今,他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至今,任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医学)成员,1987年以来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91年更名为)常务理事。 中医人网站博采众家之长,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爱好者编辑大量医药文献,现转载刘老治疗心下痞及精神分裂症医案免费供同道分享,畅想传承之快。

案1:心下痞案:孙某,男,37岁。初诊日期:1993年9月26日。一年前患胃病,曾诊为“浅表性胃炎”。现心下痞满,时时恶心,噫气频频,大便溏薄。舌苔白而腻,脉弦而带滑。自诉有嗜酒之癖,辨证为酒湿伤及中州,脾胃升降失调,阴阳之气痞塞不通,而又痰气胶结,吴谦称为:“痰气痞”者是也。由于此证脾气不升则寒从内生,胃气不降则热从内起,因此治法若单纯治寒、治热、治虚、治实皆搔不到痒处。只宜调和脾胃,协调中州阴阳。《金匮要略方论》指示“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疏方:半夏15g,黄连10g,黄芩6g,干姜10g,党参10g,炙草10g,大枣7枚。患者服药4小时许,大便排泄出痰絮物,似涎如胶甚多,而恶心与噫气随之大减。服药3剂,病告痊愈。

按: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痞的代表方。方中用芩、连苦寒以降胃气;用干姜之辛以温脾;用参、草、枣以补虚;用半夏化痰和胃降逆以消痞。可见该方集寒热补消之药于一体,清上温下,辛开苦降甘补,以达到恢复脾胃升降之目的。尤以半夏重用为君,独具涤痰开结,和胃降逆之功,正是针对痰气痞而设。故患者服药后大便排出痰絮物是不足为奇的。

案2:精神分裂症案:曲某,男,27岁。初诊日期:1991年5月29日。其母代诉:因发高烧送医院急诊。在医院狂躁不安,打骂医生,不接受治疗。西医诊为“精神分裂证”。刻下,患者精神不安,视、听、言、动,时慧时眯,烦躁而又善悲,五天彻夜不眠,大便数日未解,且泛恶不欲食。脉弦按之有力,舌质红、舌苔黄而中褐。脉证合参,证属肝胃气火交郁,火热上扰心神而致。其大便不通,舌苔黄褐则主阳明里实已成。治法:疏肝清热,兼下阳明之实。拟大柴胡汤:柴胡18g,黄芩10g,大黄2g,枳实12g,白芍10g,半夏15g,生姜15g,大枣7枚。药服2剂大便得下,烦躁得减,但舌苔尤未退净。又继服3剂,大便又泻,舌苔方得退净,且有食欲,情绪稳定。唯夜间少寐,转用丹栀逍遥散(改为汤剂)以善其后。

   按: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并病。方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方中大黄枳实可泻阳明与少阳之实热;芍药配大黄酸苦涌泻,能土中伐木,以平肝胆之逆。综观全方,既疏利肝胆之气滞,又荡涤肠胃之实热;既治气分,又调血分,因此对于气火交郁之精神失常及多种急腹症功效卓著。

浅谈经方用量

浅谈经方用量

前言:所谓“汉方不传之秘,在于药量”,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张仲景经方一钱,究竟相当于多少g?我们临床上又应该如何把握张仲景经方剂量?

这个问题,应该说历代医家存在很大争议。自李时珍以后,一般把张仲景方一两作一钱用,现代多换算为3g。但许多学者对李时珍这种换算法持有异议。

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用文献与东汉神农秤实测,认为《伤寒论》方一两,相当于现代剂量15.625g,应该说是有理有据。所以,有人据此提出现代临床中药用量太小,甚至认为中医临床疗效降低,主要是因为用量不够,主张修改药典剂量限制,在临床上恢复到张仲景时代实际用量。只有重剂才能起沉疴。况且,现代中药材多家种,不如野生药材品质呢?

此说,听似有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张仲景时代煎药,一般是煎一次,而现在一般煎两次,而第二煎药物成分有时甚至高于头煎。所以,按现代煎法,一两15.625g,就应该为7.812g了。

其次,张仲景时代的服法,一般是每日分三次服药,甚至有像黄连汤这样“昼二夜三”分五次服药者。所以,如果按一次服药剂量换算,一两基本上就应该是5g左右比较合适。

况且,张仲景时代一般就诊一次仅开一剂药,一剂有效,甚至服药一次,中病即止,直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是就诊一次,仅开一剂药,最多不能超过三五剂,而今就诊一次,动则七剂、十四剂,甚至三十剂、九十剂!剂量怎么能完全恢复到张仲景时代呢?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张仲景处方一般就是四五味药,最多八九味,而今天临床处方平均最十六七味,二十味以上的大方子,也不少见。除非用张仲景原方,恢复到张仲景时代原剂量显然不合适。

其实,就中药材质量而言,并不是品质都在降低,如半夏切片,肯定比古时用原药材好,如金银花、丹参等,家种的有效成分就高于野生药材。所以,综合考虑,常规把张仲景经典方一两,理解为现代剂量3g左右,应该是是基本合适的。经方家如胡希恕、刘渡舟先生等,应用一般剂量,临床也一样可取得良好疗效。而岳美中、蒲辅周等著名中医临床大家,应用的也是一般剂量。更不要说温病学家赵绍琴以及江南名医了!

“汉方不传之秘,在于药量”,诚然。但这个药量,并不等于一味追求大剂量。临床上既可见到重剂起沉疴,也有所谓“四两拨千斤”者。

山西名医李翰卿老先生曾会诊一例心衰患者,心悸,尿少,浮肿,四肢厥冷,学生投用真武汤加味,附子已用10g剂量,仍没有效,李翰卿先生嘱其原方不动,减少一半剂量,结果一夜后病归安稳。为什么?残灯将尽,不能急挑故也。剂量小,认证准,一样有疗效。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的高超技艺!

薛伯寿先生曾谈经验,中医用药不能单纯强调大剂量,应该重视药物之间的配伍比例。我们也认为:所谓“汉方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这个药物剂量的配伍比例。余早年曾见一麻疹后肺炎高热不退,口苦咽干,咳嗽患者,投用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无效。把柴胡10g,黄芩10g,改成北柴胡12g、银柴胡12g、黄芩9g,以成就小柴胡汤柴胡、黄芩8:3剂量配伍比例,结果服药热退。可为例证。

痰热郁肺

临床表现: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尿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代表方:桑白皮汤。本方由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栀子、黄芩、黄连组成。身热重者,可加石膏;喘甚痰多,黏稠色黄者,可加葶苈子、海蛤壳、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腑气不通,便秘者,加瓜蒌仁、大黄或玄明粉。
用五运六气解读六病欲解时及伤寒六经病传的密码

仲景六元辨证所要辨明的,就是人与自然五运六气三阴三阳相通产生的六大系统疾病,预测其间甚时、欲解时等,然后借助自然之天功或者药、针等,干预疾病诊疗康复全过程。

三阴三阳病皆有间甚时、欲解时。如仲景明确指出了六病欲解时: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通晓五运阴阳学说通晓人与自然的整体恒动规律。因为按五运阴阳学说,人与自然相应相参。而相应相参要靠人体三阴三阳,即十二经脏营卫血气系统。

用五运六气解读六病欲解时及伤寒六经病传的密码

天有五运六气三阴三阳,人也有六脏(五脏加心包络)六腑六元系统;天以六六为节,人有六元系统为制。《内经》认为,随着时、日、月、季、年甚至甲子之所加,人和生物都会产生节律性、周期性、恒动性的运动变化。

在一年中,五运六气分六步莅临地球,形成六个运气节段。仲景明确指出了三阴三阳主客六气的运变: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少阳,少阳生太阴,太阴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久久不变,年复一年,此名主气。

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太阴,太阴生少阳,少阳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此名客气。

初气始于大寒,二气始于春分,三气始于小满,四气始于大暑,五气始于秋分,终气始于小雪,仍终于大寒,主客相同,其差各三十度。(《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六气主客》。)这就是人与自然的整体恒动规律。

而按《内经》,一日也可分为四时。一日其实是一年的缩小版。十二时相当于十二月。天之三阴三阳,人之十二经藏六元、营卫血气系统,无时不在进行着整体的、恒动的、节律性、周期性的运动变化。

中医的子午流注便创生于此。

子午流注根据十二经脉血气旺衰,借自然之天功依据时辰选穴疗疾,常常立起沉疴。而仲景六病欲解时则说的是一日之中主客六气的变化。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

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

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

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一日之中也是这样。

太阳病欲解时

如太阳病欲解时是巳至未上。

首先我们了解到,太阳病的病因是寒水,而按《内经》人日节律,巳时厥阴风木司令,风能胜湿,寒水有解冻之机。午时少阴君火司令,寒水之邪暂时退避。未时太阴湿土司令,土克水,寒水之邪式微。

阳明病欲解时

申时少阳相火司令,火克金,阳明之邪暂退;酉时阳明本气自旺,可与邪争;戌时太阳寒水司令,燥金之邪必有缓殆。

少阳病欲解时

寅时少阳本气自旺;卯时阳明燥金司令,火不能克;辰时太阳寒水司令,水克火,病有向愈之机。

太阴病欲解时

亥时厥阴风木司令,风胜湿,邪有松动之机;子时少阴君火司令,火生土;丑时太阴自气旺盛,皆有欲解时机。

少阴病欲解时

子时君火自旺;丑时太阴湿土司令,中土万物所归,中土安则邪不得复传;寅时少阳相火司令,相火以位,臣来勤王,君火有自安之势。

厥阴病欲解时

丑时太阴湿土司令,脾家实,肝木不得乘克;寅时少阳相火司令,相火以位,诸邪退避;卯时阳明燥金司令,金克木,病有欲解时机。

用五运六气解读六病欲解时及伤寒六经病传的密码

明白了六病欲解时,那么我们对内经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等等也会明了了。原来,不是伤寒日传一经,而是日转一气。所有疾病都会随着时空变化而有相应变化。

比如,甲辰日,气运以寒湿为主,中运太宫土运,那么明日一定是乙巳日,变成了风热气运为主,中运金运不及的日子了,按祖先干支纪年、纪日的六十甲子环周表三日干支丙午,变成了热燥气运为主,而中运水运太过,克制君火相火,寒热往来,少阳之证乃成。

四日丁未,湿寒气运为主,中运木运不及,湿淫水变,太阴病作。五日戊申,少阳司天,厥阴在泉,中运火运太过,风火相扇,入通少阴,厥阴代心肾受邪,或从本热热化,或从标阴寒化,或夹杂而为少阴诸证。

六日乙酉,阳明司天,少阴在泉,中运金运不及,燥热无制,厥阴包络肝脏受邪,从乎中见少阳火化,风火相扇,食气散气,为寒为热,错杂纷呈而为厥阴病。

如果说生物全息律研究让人们知道了一个细胞可含有整体全部信息的话,那么《内经》创立的五运阴阳学说告诉我们,人和自然都有自己的全息律。

五运六气三阴三阳决定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恒动。

人体三阴三阳十二经脏、营卫血气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与大自然三阴三阳变化保持着神奇的一致性。

仲景六病欲解时和《内经》伤寒日传一经论断的揭示,充分说明了通晓五运阴阳学说的重要性。

五运阴阳学说就是古代科学之科学,是我们现代人亟待弄明、吃透,传播与大众,造福全人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