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这样有效解决“抑郁焦虑”难题

 繁星1 2020-04-01
抑郁症和焦虑症在当今社会愈发常见,但它们也同样困扰着成百上千年前的古人。抑郁症和焦虑症在中医学都可归属于“郁证”,从古至今的中医人在治疗郁证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多种有效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法。今天,就带大家见识下名医王居易教授,如何“针药并用”解决困扰患者的难题——

案例1

王某,男,37岁。

【初诊】2010年10月13日。

【主诉】易怒,急躁,约有1年,加重半年。

【症候】患者由于妻子患乳腺癌及工作压力较大,情绪受到影响,出现焦虑症状,近半年加重。每日对各种人发怒,无法控制。多梦,常梦到乘坐山上的火车,上下陡峭山坡。口苦、口干,双侧少阳经上关穴周围有疹点大小痤疮,不痒。患者口气重,大便不畅,尿黄,苔白中部略厚,脉弦数。

【经络诊察】手少阳经、手足太阳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督脉异常。

【辨经】病在厥阴经和少阳经。

【选经】厥阴经、少阴经、督脉。

选穴】大陵、行间、交信、至阳(点)。

【中药处方】柴胡10g,白芍15g,生磁石30g,黄芩1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郁金10g,瓜蒌15g,半夏6g,黄连3g,麦冬10g,五味子10g(7剂)。

【二诊】多梦惊恐、口气味减轻,佘症无明显变化,苔少。清泻少阳。取外关、足临泣、内庭、照海。

【中药处方】夏枯草10g,龙胆草6g,胡黄连6g,栀子6g,莱菔子10g,知母15g,泽泻10g,瓜蒌20g,莲子10g,生地20g,甘草6g,郁金6g(7剂)。

【三诊】症状减轻,口气已不明显。痤疮减少,心烦减轻,已无恐怖梦。苔白。脉细数。察手少阳经、手太阳经、手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少阳经异常。属少阳失疏,厥阴郁热于内。取支沟、阳陵泉、阳谷、行间。
中药同前,7剂。

【疗效】经4次治疗症已不明显,再治疗1次巩固疗效。属显效。

 医案解读 

本例经诊察经络之后确认病在厥阴经和少阳经。厥阴经为本,少阳经为标。

肝在三阴为阖,对血有贮藏、净化和分配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热郁于内。手厥阴心包经,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心包有郁热时,可导致胸闷,烦躁,做梦异常。取大陵、行间,该“对穴”有清热通络、化瘀、行气之功能。

诊察督脉从至阳到神道时,发现至阳穴有异常酸痛反应。一般有情志不遂的患者及有心悸、心烦、失眠等神志失常的表现,通常须察至阳到神道,点至阳穴,主治与厥阴经有关的焦虑症、失眠。

取阴跷脉之郄穴交信调节本经的气血流量,缓解焦虑症引起内脏的异常蠕动而产生失眠、心悸等症。

经3次治疗,症状消失之后,经络诊察发现少阳经和厥阴经已无异常。治疗期间采用了三组对穴。①大陵、行间:清厥阴经之郁热;②外关、足临泣:清泻少阳;③支沟、阳陵泉:疏泄少阳。方药配合,以清泻少阳,疏泄少阳,获显效。

案例2

中医

董某,女,53岁。

【初诊】2013年10月24日。

【主诉】脐周痛3个月,近1个月加重。

【症候】3个月前开始出现腹痛,并伴恐惧感,不敢独自在家。患者3年前退休后,即开始出现情绪低落,近1年逐渐加重,诊为抑郁症。服西药两个月,近1个月腹痛加重,持续不得缓解,情绪淡漠,甚至出现轻生念头。从深圳前来北京就诊,被某医院诊为“肠易激综合征”。饮食不佳、纳差,口苦、口干,近1个月出现消瘦,睡眠较差,多梦,入睡困难,二便调。舌淡,苔白厚干,脉沉细。

【经络诊察】太阴经、少阴经异常,脐周围按之僵硬。

【辨经】病在太阴经、少阴经。

【选经】太阴经、少阴经、阳明经。

【选穴】尺泽、地机、少海、神门、足三里、太溪(加灸)、关元(灸15分钟)、神阙(灸15分钟)。

【二诊】上次针完,腹痛持续1小时才止,止后痛缓。仍入睡困难、胆小、有恐惧感。针尺泽、地机、神门、少海、太溪、中脘、足三里,灸关元15分钟。

【三诊】腹痛渐缓,恐惧感已好转,可以独自在家。近日痔疮发作,痔核脱出,大便较干,1日1行,尿频、尿热、尿痛(有泌尿系感染史),口干,虚汗,恶风。针温溜、中极、归来、地机、复溜、三阴交。

【四诊】上诊后痔疮症状略减,小腹痛明显缓解,恐慌感已不明显;仍入睡困难,尿频、尿热、尿痛,大便干。经络诊察太阴经、阳明经、太阳经异常。取太阴经、阳明经、太阳经调整。针太白、地机、关元、三阴交、天枢;点次髎、膀胱俞。

【五诊】腹痛程度转轻,时间转短。针后腹痛发作,约半小时后疼痛消失。针关元、三阴交、天枢、地机、阴陵泉。

【六诊】腹痛未完全消失。关元加灸,针水道、地机、太白、下脘。

【七诊、八诊】脐周痛继减,继以太阴经、阳明经及脐周局部腧穴(水分、天枢、下脘等)治疗。

【九诊、十诊】脐周痛有时牵连腰背部,症已减八成。食欲转佳,体重增加,从90斤增至100斤。针胃俞、三焦俞、肾俞、命门。

【疗效】共治疗10次,腹痛消失。情绪明显转佳,开始说笑,回深圳两个月后来电话,病已痊愈。

 医案解读 
本案为情志病伴腹痛,应分为两组症候结构:一组为病程较长的恐惧感,不能一人独处,伴有睡眠障碍,为“抑郁症”;另一组症候则是近3个月出现的腹痛,伴纳差、消瘦等症,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经络诊察发现手足太阴经、手足少阴经异常。《灵枢·经脉》中记载足太阴是主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足少阴是动病“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经络诊察结果与症候对接,判断本来为少阴、太阴并病,而恐惧感与腹痛两个主症均较重,且在病机上少阴失枢与太阴壅满不开互相影响,病症错杂,故选择太阴、少阴两经同时治疗。其中少海、神门、太溪为调理少阴经;尺泽、地机、足三里为调理太阴,并取局部穴位缓解腹部疼痛。

四诊后患者恐惧感渐缓,此时治疗以调脾经气机为主,以促进太阴升清功能的改善,并针对患者脐周僵硬的局部病变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选用水分、下脘等局部腧穴),腹部僵硬逐渐减缓,此后食欲逐渐转佳,体重增加,情绪淡漠等情志病症状亦明显好转。故考虑本例情志病除与少阴经相关外,也与脾主升清的功能受阻有关,太阴主在里之开,气血不能发散以荣养心神,亦会令少阴气机失枢,使患者淡漠、抑郁、恐慌之症加剧。

针灸之后患者腹痛骤然发作1小时,之后腹痛明显缓解,可理解为“疾病反应”,为腹部经脉气血被调动,重新分布调整的过程。

治疗中患者还有另一组症状为“尿频、尿黄、尿痛、腰痛、舌红”,与之对接的经脉为太阳经,故选用次髎、膀胱俞及胃俞、三焦俞、肾俞、命门两组太阳经腧穴调治,获效。同时太阳亦主开,与太阴同用,可起协同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