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宋填词122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范成大视死如归

 老街味道 2020-04-01

前言

上篇介绍陆游的文章里,提到陆游在成都时,受到了担任四川制置使的好友的照顾,二人颇有杜甫与严武的惺惺相惜之意。

白石道人姜夔有两首著名的词:暗香、疏影,其小序中写到: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

这位“石湖”先生一高兴,还把家中的歌女小红送给了姜夔。姜夔携美人泛舟归乡时,还开心地写下一首《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这个成人之美的石湖先生、照顾好友的四川制置使,就是南宋的著名诗人范成大。

一、陆游赞其素以诗名一代

范成大(1126年 -1193年)字至能,晚号石湖居士。他是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的进士。

范成大有点像盛唐诗人高适,不但诗写得好,官做得也大。他曾经任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先后知处州、明州、建康府、静江府等。、

他和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的诗中,以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成就最高,陆游曾经赞其诗:

公素以诗名一代,故落纸墨未及燥,士女万人己更传诵,

使金纪行诗,是指范成大在乾道六年,出使金国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其过汴京时所作《州桥》是课本中选入的一首诗: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其田园诗不但有王孟一派田园风光的美好,也有农村生活中疾苦的反映, 是真正反映生活真实的田园诗。因此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 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例如《四时田园杂兴·夏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和陆游一样,他的词数量也不多。

二、出使金国: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宋高宗赵构一生窝窝囊囊,他的养子宋孝宗颇有不平,即位后致力于恢复大业。可惜张浚的隆兴北伐遭遇惨败,不得已签下了《隆兴和议》,迎来了几十年的宋金和平。

但是宋孝宗一直对于和议中的一件事深恶痛绝,就是关于宋朝皇帝接受金国“国书”时需要”降榻受书,以授内侍“。

宋孝宋想派人出使金国谈判修改这一从”绍兴和议“就被赵构接受的条款。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虞允文向皇帝推荐李焘和范成大二人。这个李焘跑到虞允文处说”今往,金必不从,不从必以死争之,是丞相杀焘也。”

李焘不敢去,于是范成大迎来了自己此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以归还皇陵的名义出使金国,目的是更改受书礼。

临行时范成大慷慨激昂:“臣已立后,为不还计”。搞得皇帝不好意思了,赶忙宽慰说,我不是撕毁条约,爱卿不会有生命危险,可能会如同苏武那样吃点苦罢了。

于是范成大上路了。行至燕京时,范成大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燕山九日作》: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一幅阔大宏远的电影场景,万里征途中,使者队伍的仪仗在清秋时节缓缓行动着。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指路过东京汴梁时,夜晚思念能有一个大禹一样的人物力挽狂澜。一路上走过太行山、桑干河、榆关、芦沟桥...寒风透衣,岁晚多病。

下阕写诗人视死如归的勇气:歌罢此生浮。宋孝宗说过“朕不发兵败盟,何至害卿!啮雪餐氈或有之”,您不至于被金人害死,最多学一下苏武啮雪餐氈忍受几年。因此结尾两句写到: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这是用苏武鸿雁传书的典故。

范成大此行,虽然没有完成改受书礼的目的,不过此行保全了气节,还令金人同意归还宋钦宗梓宫,并且允许南宋奉迁河南皇陵。

《宋史》给予范成大极高的评价:

成大致书北庭,几于见杀,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风烈,孔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欤?

范成大差一点被金人杀掉,这次出使可谓九死一生,成为其一生的光荣。

三、成都 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

出使归来以后,范成大受到嘉许,被任命为中书舍人。第二年范成大以集英殿修撰出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公元1175年,出任为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在这里,他和陆游成为莫逆之交。

1176年,范成大重修筹边楼,请陆游作《筹边楼记》,范成大自己也填《水调歌头》一首:

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恍然旧观重见,鸳瓦拂参旗。夜夜东山衔月,日日西山横雪,白羽弄空晖。人语半霄碧,惊倒路傍儿。

分弓了,看剑罢,倚阑时。苍茫平楚无际,千古锁烟霏。野旷岷嶓江动,天阔崤函云拥,太白暝中低。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

坤维,指西南方,陆游在《筹边楼记》中说,范成大在楼壁绘制了西南边防图。

这首词也可以参看范成大的绝句,《寄题汉中新作南楼 》:

我作筹边倚半霄,西山云雪照弓刀。如今且说南楼胜,应共汉坛相对高。

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自比班超,用其年老思念故土,上疏请求归乡的典故。“ 《后汉书·班超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四、黄鹤楼赏月 细数十年事 十处过中秋

两年后,范成大离开成都返回临安,路过武昌时曾在黄鹤楼参加一次中秋宴会,席上作了一首《水调歌头》,这是其词作中不多见的佳品: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关于这次赏月之会,范成大在《吴船录》中所记甚详:

监司帅守刘邦翰子宣而下,皆来相见邀饭,皆曰未敢定日。及欲移具舟次,余笑曰:“若定日则莫若中秋,张具则莫欲南楼。”众亦笑许。

  壬午。晚,遂集南楼。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况复修南楼故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

范成大说,我到了武昌以后,知州刘邦翰等人多次邀请我吃饭,后来确定在中秋这天设宴南楼。

因此,这首词中写到: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老子个中不浅,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范成大在宴席群人中的地位,典出《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 。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 。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往,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

范成大自1170年使金归来以后,名满天下,加上颇受孝宗重视,因此受到众人的拥戴。于是在这首词中以庾亮自比, 用今天的话说,当时一定占据了c位,成为宴会的中心。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自己解释道:

所谓十一处见中秋,今略识于此。始自酉年计之,是年直东观,戌年檥船松江垂虹亭下,亥年泛阳羡罨画溪,子年守栝苍,丑年内宿玉堂,寅年使虏次睢阳,卯年自西掖出泊吴兴城外,辰年归石湖,巳午年帅桂林,未、申年帅成都,而今酉年客武昌也。

其中“寅年使虏次睢阳”,就是指1170年秋天出使金国那一次。可见十多年来,范成大宦海飘萍,居无定所。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范成大是出使过金国的人,比起他人更能体会故土难收、南北离合之痛。

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黑貂裘用苏秦游说秦王不得志的典故。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蟾兔、姮娥都是指月亮,沧州有归隐之意。范成大此次回临安,有”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 “之意。

结束语

离开武昌回到临安的范成大,并没有遂了“归田园,带月荷锄”梦想,先后又担任了礼部尚书、参知政事、沿海制置使、建康知府等官职。

一直到淳熙十年(1183年),范成大才得以致仕。范成大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并在石湖度过了十年闲适的晚年生活。

辛亥年(1191)之冬,姜夔拜访范成大,写下了《暗香》、《疏影》。两年后,1193年,六十八岁的范成大去世。

结束时,填《水调歌头·读范成大生平有感》一阕:

明月沧江岸,南北映寒秋。关山迢递, 虎穴探子古燕州。未料玉关重入,不觉华年如梦,酾酒上南楼。老子胡床据,歌罢对东流。

鬓霜催,良弓蠹,泪难收。挂冠归去,收拾壮志冷貂裘。忘却秦川楚雾,喜迎石湖烟雨,一笑放轻舟。陶令田园计,谢傅隐林丘。

@老街味道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韦应物诗中的故园人是什么人?

观宋填词121 诗人陆游以填词为耻吗?他为何对填词有矛盾心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