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遗产之贝宁篇(2个)

 乐乐龙饲养员 2020-04-01

Benin

贝宁世界遗产分布图


1   贝宁 阿波美皇宫(1985

Royal Palaces of Abomey

阿波美王宫,位于贝宁南部,是古阿波美王国的王宫。阿波美王宫是已消失的阿波美王朝的独特见证。16251900年间,阿波美王朝12位皇帝相继执政,王朝处于鼎盛时期。除了阿卡巴皇帝(King Akaba)另选地点修建了宫殿之外,其余的各位皇帝都把皇宫建在了同一个地方,这样既可以保持与原有宫殿的联系,也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各种资源。虽然阿波美王朝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阿波美皇宫一直在向世人展示着这一强大帝国当年的辉煌。

阿波美皇宫位于贝宁阿波美城的中心,占地面积0.4平方公里。这里有从达克多努到阿哥利阿格波历代国王所建的12座王宫。大王宫区内,每座建筑物都有自己的围墙,围墙内形成3个相通的院落。外院(又称“克波多吉”)主要是用来举行礼仪活动和阅兵仪式;一个内院用来分配物品;另一个内院直通国王和王后的寝室。建造王宫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土坯外墙、茅草屋顶、木竹门窗,建筑风格精巧、简朴。园林内存有大量的各式建筑、公用设施、壁画、雕塑,还有大量极为精美的浮雕。大量的使用陶制浮雕是大多数宫殿的正门建筑的主要特色,对于一个没有文献记载的社会,这些浮雕充当了重要的历史档案。它们记载了阿波美王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美化了当时的战争,鼓吹了王权,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仪式、民间传说。从浮雕的展示可以看出阿波美王国军事上的强盛是与国内的女战士的浴血奋战是分不开的,她们与男战士一样英勇无畏,浮雕上还显示了许多象征国王性格和强权的神话图案。

阿波美王国从公元17世纪到20世纪初曾经是西非最为强大的国家,因此,阿波美被认为是贝宁文化的发祥地。阿波美历史博物馆是在阿波美皇宫的基础上修葺改建而成,是西非文物史料保存最完整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坐落在阿波美王国王宫内,以王国第七代国王盖佐和第八代国王格莱莱的两坐王宫为中心,占地面积44公顷。馆内比较完整地保存了阿波美王国先后在位的十一位国王使用过的祭祀、婚丧用品、武器等。进入大门,院落宽敞,那是第九代国王盖索的前宫,当时,居民要拜见国王,需先在此等候。穿过院落是国王的内宫,里面有几幢红土墙房屋,是盖索的议事厅与仓库。博物馆第一展览室设在议事厅内,这里主要陈列历代国王的礼服与轿子,以及各类祭器、国王用过的烟袋与拖鞋等。展览室外墙上,嵌有上百座彩色泥塑,线条简练粗犷,红绿色彩分明,每一座泥塑描述了一个历史事件,一座座泥塑串连起来,就构成了一部阿波美王国的简史。院子北边为第二展览室,陈列着阿波美王朝历代君主的御座。御座用整木雕成,花纹对称而细致,有的御座下面垫有被征服的部落首领的头盖骨,以显示国王的赫赫战功。第三展览室是兵器室,设在格莱莱国王的正宫,展示历代兵器,如带鞘刀剑、木柄长矛、自制土炮、由青年妇女组成的“娘子军”在反抗殖民军时用过的砍刀,以及一门缴获的机关炮等。

西非的阿波美王国始建于公元1625年,它后来发展成了一个军事、经济强国。自成立至19世纪,在“奴隶海岸”上,它垄断了同欧洲国家主要公司的贸易。它的大部分财富来源于奴隶交易,即把战俘当作奴隶卖给那些急于想把战俘转卖到“新世界”去的欧洲商人。臣民多数是冯族人。阿波美王国曾经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稳定与繁荣。在河加贾国王统治时期,阿波美王国征服了西非港口奎达赫,随后这里变成了阿波美王国宫廷垄断的奴隶贸易中心。葡萄牙的奴隶贩子用大炮、枪支和阿波美宫廷交换奴隶,每门大炮可以换21个妇女或15个男子。阿波美王宫至今仍保存着这种大炮。公元20世纪初,贝宁成为法国的殖民地,阿波美王国灭亡。阿波美王朝有两个兴盛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阿加贾国王在位期间(公元17081740年),他征服了奎达赫港之后,将其变为由王室垄断的奴隶贩卖中心;第二个时期是盖索国王在位期间(公元18181858年),这一时期是阿波美王朝的鼎盛时期,其宫廷之奢华和典礼之隆重均令人叹为观止。相传距阿波美80公里外的阿拉达王国有一位王子,率领效忠他的随从篡夺了王位之后开始攻打阿波美部落,杀死了部落首领”达(Da)”建立了一个新王国取名为“达荷美”,意思是建立在敌人肚子上的城。1645年达荷美王国(又称阿波美王国)建造了第一座王宫。此后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二项特殊措施:其一是废除了“长子继承制”改为选择勇敢善战的王子或兄弟或亲属继承王位、从而确保了王国的活力。其二是由于连年战事男性兵源不足而征集了2万多名女性建立起一支“娘子军皇家卫队”。18世纪中叶,阿波美王国成为西非最庞大的奴隶贸易的中心。其间通过不断掠夺土地和奴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19世纪初盖索王执政时期废除了每年二次为祭司而生杀活人与动物的残酷传统。1892年法国人攻进了阿波美城。将王国毁于一炬。当时执政的贝汉律王逃出阿波美城,客死他乡。

每个王国都有每个王国的政治统治,而阿波美是高度集权的国家,国王通过长期战争加强了王权。与奥约的古国阿拉芬不同,阿波美国王不受任何政治集团的牵制或控制,可以决定王位继承人,选拔和委派官吏,并拥有最高司法权力,可以惩处高级官员。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家机构不断充实和完善,原有部门和官员的职能不断扩大。为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阿波美增设“耶沃冈”(或称“白人首领”)一职,专门处理有关欧洲商人及其堡垒的事务。除了政治王权外阿波美在经济文化方面也采取了一些集中措施。货币输入和流通受到财政部门的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主要由国家垄断;地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必须受中央节制。国家对祖先崇拜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强调祖先崇拜对国王的依赖,并统一了崇拜祖先的礼仪。

在阿波美经济中,奴隶贸易占很重要地位。奴隶贸易由王室控制。阿波美以其强悍的军队不断袭击邻国,将抓捕的大批人口卖作奴隶;同时还充当贸易中介,将来自北方的奴隶转运至南方各港口出售。阿波美人认为,王国全体居民都受到国王保护,是不可出卖的,因此他们一般不在国内袭掠奴隶。阿波美同时也是个农业国,为保证农业的发展,一些统治者曾反对奴隶贸易。国王阿加扎曾采取措施,鼓励因战乱而逃亡他乡的居民回归故里。他反对奴隶贸易,曾洗劫和烧毁欧洲奴隶商人在大阿德拉和维达的商站,围困欧洲人的堡垒,封闭奴隶从内陆进入沿海的通道,并禁止输出男性奴隶。阿加扎希望利用欧洲人的资金和技术发展国内的工农业生产,并以此为基础同欧洲人发展贸易。值得一提的是,阿波美王国取得了非常灿烂的艺术成就。形式多样的木雕、着色泥土浮雕、塑像、铁制艺术品,以及“津克波”(御座)和“雷卡德”(权仗)制作精良。这些艺术作品既是独特的阿波美文化的表现,又是珍贵的历史资料,特别是装饰阿波美王宫的着色泥土浮雕反映了阿波美诸王统治时的许多重大事件。由于1984年的飓风的袭击,以及环境恶化引发的侵蚀,使阿波美皇宫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为了更好得保护阿波美皇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刻有浮雕的陶墙裸露在恶劣的天气下,遭受着白蚁的吞噬,以至于变得十分脆弱,在雨季则更容易损坏。直到今天,阿波美皇宫遗址内的那些珍贵的陶制浮雕仍被用于传统的宗教仪式和王室重大的庆典,因此,保护它们不仅仅为了保留它所代表的历史,也有助于延续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

1   贝宁 阿波美皇宫1

1   贝宁 阿波美皇宫3

1   贝宁 阿波美皇宫5

1   贝宁 阿波美皇宫4

1   贝宁 阿波美皇宫13

1   贝宁 阿波美皇宫16

1   贝宁 阿波美皇宫18

1   贝宁 阿波美皇宫14

1   贝宁 阿波美皇宫15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19962017

WArlyPendjari Complex

贝宁、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三国共有。W国家公园(法语:Parc national du W)主要位于尼日尔境内,在布基纳法索和贝宁也有部分。公园因尼日尔河在这里河道弯曲呈“W”状而得名。公园的10000平方公里土地基本无人居住。公园于195484日根据一项法令成立。W公园以数目巨大的哺乳动物而知名,包括土豚、狒狒、水牛、猞猁、猎豹、大象、河马、狮子、薮猫和疣猪等。

这个地区是典型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在夏季有季风带来的雨水。最冷月(一月)的气温在31.2 °C10.7 °C之间,最热月(五月)的气温在44 °C26 °C之间。降雨量较不稳定,一年大约有3050天下雨,平均500800毫米。

W国家公园有典型的苏丹类型的热带稀树草原的动物。公园内有尼日尔唯一的非洲象、非洲水牛和肯尼亚水羚(Kobus kob)种群。有超过70种日行哺乳动物被记述,包括许多食肉动物,有斑鬣狗(Crocuta crocuta)、亚洲胡狼(Canis aureus)、薮猫(Felis serval)、狞猫(F. caracal)、狮、猎豹、猎狗(Lycaon pictus)。还有狒狒(Papio anubis)、赤猴(Erythrocebus patas)。有蹄类有疣猪(Phacochoerus aethiopicus)、河马、薮羚(Tragelaphus scriptus)、红肋小羚羊(Cephalophus rufilatus)、灰小羚羊(Sylvicapra grimmia)、水羚、塞内加尔小苇羚(Redunca redunca)、马羚(Hippotragus equinus)、麋羚(Alcelaphus buselaphus)、南非大羚羊、侏羚(Ourebia ourebi)、红额羚(Gazella rufifrons)。大约有150种鸟类被找到。候鸟在2月至5月间来到。珍珠鸡、大鸨、犀鸟、凤头鹧鸪(Francolinus sp.)在公园各处都能找到。猛禽中的秃鹰、吼海雕(Haliaeetus vocifer)、猛雕(Polemaetus bellicosus)、红脸歌鹰(Melierax gabar)也是常见的。水禽常见的有鸭科、涉禽类、鹮科、鹳科、鹭科。陆生爬行动物类包括苏卡达象龟(Geochelone sulcata)、尼罗河巨蜥(Varanus niloticus)、非洲蟒(Python sebae)、球蟒(Python regius)。水中的爬行动物包括尼罗鳄(Crocodylus niloticus)。鱼类主要是生活在尼日尔境内的尼日尔河中的鱼类。

植被的类型主要是苏丹类型的热带稀树草原。到1983年记录到总共454种植物,最近估计大约有500种或更多。公园内有6种主要的生境型,包括灌木丛(生长在含有红土和沙的土壤上),稀树草原,落叶林(沿季节性水道分布),半落叶林(在湿润的谷地到干燥的高低的过渡带),常绿林(生长在深的土壤上),尼日尔河泛滥平原。次生林主要在低海拔地区,大约公园的70%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20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6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19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30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15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32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14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22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12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9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23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25

2   W-阿尔利-彭贾里保护区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