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忆:汪曾祺把文学还给了文学

 梦满满 2020-04-01

听作家王安忆聊聊汪曾祺的创作和“天真”

王安忆,当代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7年,在香港维多利亚的小游艇上,王安忆等作家拥着汪曾祺问这问那,“短篇小说是什么?”汪老回答:“短篇小说就是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又问到“长篇小说是什么”,汪老答道“那是把不必要的话说出来。”

在王安忆的回忆里,“汪老的年轻朋友特别多,他不会教诲你,但却会时不时谈到他对文学的看法。他很天真,也很可爱。”

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开拓了主流之外的中国小说风格,推动了后来的文学创作。他的推动正在于“将文学还给文学,将生活还给日常生活”。他的作品清新而自然,风格颇似名士派,但与老师沈从文相比,“世俗性还要更强一些”,不过在王安忆看来,两者还是不好比较,因为“好的作家不是唯一的”。

Q:您如何看待汪曾祺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

A:有一句古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觉得排座次很难,但是汪曾祺的写作是非常特殊的。在80年代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宏大叙事为主流的时期,汪曾祺的作品《受戒》的题材、内核都与众不同,他的写作带有革命性,但并非正面开拓,而是边缘性的。我觉得他的写作让文学回归到了文学的高度。

Q: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作品是“中国味儿”,您怎样理解?

A: 我觉得如何只用“传统”去理解汪曾祺的话,就把他看窄了。我们的小说并非从传统来,而是从“五四”而来。汪曾祺的作品并非士大夫的语言,他非常重视民间的口语。他的启蒙武器和力量来自一个远大的信仰。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民间最朴素的人的身上,和道统疏离的地方,恰恰是最宝贵、最有意思和最美丽的。

编辑 / 天健  剪辑 / 张译丹 设计 / 罗曼

| 封面大使 |

《三联生活周刊》新刊《汪曾祺,人间烟火》中,探讨了在中国语境下比较特殊的作家汪曾祺。今年正值汪曾祺百年诞辰,那么,在八十年代,汪曾祺为何选择一种散淡的特殊写作方式?为什么在他去世后的一二十年里,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越来越重要?当下的读者为何对他有了更深的喜爱和认同……在本期中,我们借汪曾祺来重新看待中国文学对于日常的抒写。

《三联生活周刊》每期都会邀请一位文化公众人物 / 明星来担任当期封面故事的引荐人(封面大使),以10分钟的音频形式来分享自己与封面专题相关的个人经历或知识、文化记忆。

点击下图,听到更多封面大使的声音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