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3月读过的八本书

 韦海生 2020-04-01



三月份我就读了八本书,其中前四本是每周阅读一本传记的书目,后三本是随心情阅读的,读到哪算哪。而每月我将选出一本书来精读,写几篇读书笔记,本月是《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

1、《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20200307 读完。在读这本叔本华传记时,我把同时在读的另外两本书收了起来,只字不差地认真阅读。一来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绝版书,不认真读对不起钞票,二来是为了严肃而有仪式感地阅读叔本华。


在我看来,叔本华并非悲观哲学家,他对于死亡、病痛、衰老、无聊、失望、孤独、恐惧、抑郁等等都做得到置身事外,这不是由于悲观地冷漠,而是他超离了常人对于痛苦的定义,就像他在日记里说的那样:

人应当从自己的生活之中升华而出,应当认识到一切的过程和事件、喜悦和痛苦都无法触动他那优良的、内在的自我,一切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

2、《毛泽东传》

20200315 读完。虽然这本传记是外国学者写的,但是在不少地方写得非常生动,有趣,就好像作者亲身经历一样,连心理活动都看起来合情合理,读起来十分流畅。

尽管译者在旁边大段大段地注释,也做不到全部更正。不过作者罗斯·特里尔还是向西方读者塑造了经典的「想象的毛泽东」的形象,加上本书视角独特,文笔优美,叙事生动,一直长销不衰。

因此我只当文学作品来阅读和欣赏,而不是历史传记,毕竟这样一本站在西方学者立场写的书不可能成为写作时引用的对象,只有《毛选》、《毛泽东文集》等才靠谱。

3、《海子传》

20200322 读完。这本书内容详实,故事生动,只是排版略不习惯,也没有多大收获,无非是了解海子之后多了一点谈资,在他身上可学的地方不多。海子即使名声在外也只有小众读者才读得懂,我也曾认为自己是其中之一,后来我才知道那只是欣赏和模仿,而非用心去理解,才有了一些比较疯狂的举动:

记得还在上学那年的3月26日,我们四个人坐在基地楼前的草坪上,等着为了纪念海子而绝食三天的文学社社友下晚自习,然后一起去学校东门的烧烤摊吃饭喝酒。

在隔壁桌划拳声和小贩吆喝声中,我们旁若无人地抱着一本厚厚的「黑宝书」《海子诗全篇》,轮流站起来朗读海子的诗歌。其中两位女生诵读的是《春天,十个海子》和《活在珍贵的人间》,而我读的是那首直到现在还可以背下来的《敦煌》:

敦煌石窟 
象马肚子下 
挂着一只只木桶 
乳汁的声音滴破耳朵—— 
象远方草原上撕破耳朵的人 
来到这最后的山谷 
他撕破的耳朵上 
悬挂着耳朵 

敦煌是千年以前
起了大火的森林
在陌生的山谷
在最后的桑林——我交换
食盐和粮食的地方

我筑下岩洞 在死亡之前 画上你
最后一个美男子的形象
为了一只目松鼠
为了一只母蜜蜂
为了让她们在春天再次怀孕

4、《富兰克林自传》

20200329 读完。早在一年多前我就读完了这本传记,还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并信誓旦旦地说向富兰克林学习,还把他的十三项美德制成了一张表格。可是一年过去了我却没有去实践,而只是说说而已。

此次重读,一来是因时间紧而从人物传记书单中找出一本容易读的传记,有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偷懒之嫌;二来也想真正实践富兰克林的十三项美德,并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计划花十三周去实践。

具体做法是每周实践一项,让它慢慢变成习惯,到了第二周实践下一项美德时,我也得时刻自省是否把前面的忘掉了。当真正想去培养一个习惯时,那种感觉是美妙的,尤其这几天一日三餐吃到七八成饱时就放下碗筷,少食多餐,身体似乎轻松了许多。

5、《好好思考》

虽然我说过不读还活着的中国人写的书,也不太喜欢读这种类似成功学的书,但我想看看人家是如何研究查理·芒格的。客观来说,这本书有许多可取的地方,如果你想系统地了解查理·芒格,可以从他的《好好学习》,《好好思考》看起,再读《穷查理宝典》和《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当然芒格欣赏的富兰克林和西塞罗,也值得去了解。

不过书中有不少概念是搬别人的。比如菲茨杰拉德那句:「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在许多地方看过,连解读这句话的几段话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读过《老喻人生算法》,就发现这本书里很多改进和表达方式似曾相识,就像拼接别人的东西一样不够自然。其中虽有作者自己的案例,却像是在说概念时强加进去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像作者这样懂得如何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及肯花几年时间专攻一个领域活得有滋有味的人,还是值得很多比较功利的读书人效仿。

6、《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册(共六册)

勃兰兑斯的这套书称得上文学批评中的艺术品,论证严谨,雄辩有力,不失诗性和激情,值得一读。


第一卷是《流亡文学》。不管讲到夏多布里昂、卢梭还是歌德,勃兰兑斯都没有把某个作家的某一部作品当成独立存在,而是认为它是「从无边无际的一张网上剪下来的一小块」。

当然,他也没有把某个国家的某些文学现象看成是孤立的、这个国建仅有的现象,而是认为它们不过是一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被体现在相互影响的国家中的不同形态。这可算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研究文学史的方法了。

7、《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近几天将会陆续发布出来。

8、《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励志书籍,还是对于像作者塔拉那样为受教育付出的代价以及由此给生活和观念带来巨大改变的深刻反思。

和作者塔拉情况差不多的是,我在七岁时才开始从“上中下,大小多少……”认识汉字,在十三岁上初中之前只说少数民族方言。通过现代教育,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而丰富多彩的世界,自己的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我努力考上了大学,留在了大都市里工作,一年到头只回一两次家,跟村里人慢慢地说不到一块去了。

虽然我的经历没有本书作者塔拉那般传奇,但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在接受现代教育之前的我们,认为眼前的一切就是整个世界。可是在融入有别于先前生活的现代化社会之后,我们都面临着不少家庭教育的先天不足,尽管努力去追求世俗的成功,却发现自己就像这个社会的夹心饼干一样,不知道哪一处才是灵魂得以安放的地方。

而原先的生活已经回不去了,现代社会虽然乐意接纳我们,但我们唯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勉强活得像个城里人。这一切在大部分人看来是应该生来就有的,他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高的起点上,而我们却只能拼命努力去触及别人的起点,这种努力对我们而言更是一种对过去的逃离,而不是奋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