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刚开始,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看书的目标。我读过的书不多,但有些书着实给了我很大影响。 读书的好处有很多,但有一个好处可能是很多人疏忽的,那就是读书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让你与书中的人,或写书的人交朋友。 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读书在影响我,不如说是写书的人或者书中写的人在影响我。 一、 关于时间的两本书 《把时间当作朋友》,毋庸置疑,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排在首位。 ![]() 这本书告诉读者时间无法管理,要管理的是自己。 这本书还教会我“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能积累”。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学习(动词)学习(名词)的方法。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任何人都能通过积累改变命运,那些富二代之所以富,就是因为TA的父辈有很久的“积累”。 明白了“积累”,也就真正明白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再一个最好的时间是现在”。 另一本书叫《奇特的一生》,书中的主人公柳比歇夫,他记录日记的方式非常独特。 ![]() 他每天记录时间开销,如同理财的人记录日常开支一样。他记录了一辈子时间账本。 用这样的方法,他除了对时间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他甚至能够不戴手表的情况下,准确记录消耗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养成了高效工作的习惯。 很多人分享自己的时间账本,都源于柳比歇夫的方法。 二、 两本传记 《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在美国家喻户晓,仅次于国父华盛顿。他是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作家…他是一个通才。 ![]() 今天我们离不开的里程表和避雷针,都是他的发明。 美国第一个消防队,第一个图书馆,都是富兰克林创立的。 他在传记中记录了自己如何从一个普通人一点点通过读书而成长的。 富兰克林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有成就的,书中记录了他著名的自律13条,他通过每天反思改进,完善了自己的不足。 如果说富兰克林是通才,那么曾国藩就是一个后进生的代表。《曾国藩传》记录了要天资没天资,要聪慧没聪慧,要家境没家境的曾国藩。落榜6次,22岁才考取秀才,27岁才考中进士。但曾国藩最终成为晚清名臣。 ![]() 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为朝廷平息太平军之乱立下了巨大的功劳,读这本传记,让我重新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 记得学生时代,历史课上对太平军是褒奖的,而拜上帝教的太平军所到之处烧杀掳虐,毁坏古建,幸得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剿灭。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曾国藩带兵打仗用的笨方法—— 结硬寨,打呆仗。没到一处首先是把营寨扎牢,壕沟挖好。先求不败,再求取胜。 他个人精进的方法也很简单, 就是每日做日课反思。 真正能够让人扎实进步的往往就像曾国藩用的这些方法,看起来笨但实际上扎实。 三、 两本关于读书的书 讲读书方法的书有很多,《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是我读过的最好懂,也最适合刚开始读书的人。 ![]() 书中提到THX读书法,T型读书法就是通读各种书和把某一类书读透。也就是读书要通也要透,通就是广读,透就是深究。读的书多了,就形成了两个T,也就成了H。而若干个T合在一起就是X了。 书中还介绍了读书遇到倦怠期时的解决方法,有三个方法很实用,去见介绍自己读书的人,去帮助刚开始读书的人,去见牛人。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通过读书,做某个行业细分领域的第一名。 这两年我在工作中,越来越能体会到做第一的好处。 关于读书还有一本经典之作《如何阅读一本书》。 ![]() 这本书中提到三种阅读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而只有为增进理解力而读书,才能增长心智,不断成长。要提升自己的心智和认知,多读经典作品才是最佳的选择。 也正是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明白去找能够帮助自己提升心智的书才最重要。书中介绍的四个阅读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是很多读书人耳熟能详的读书层次。 要想写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就少不了主题阅读。当时读完这本书,浏览书后的附录时,我才发现自己读书之少。 书后罗列的经典著作,我几乎都没有读过。甚至有很多都没听说过。而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书,才是真正凝结人类智慧,能够提升自己心智与认知的好书。 这几本书,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及过。都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好书。也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如果你还在寻找今年的书单,不妨先看看这几本书。 参考文章: 上一篇文章: ![]() 爱积累的磊 向他人学,与自己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