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 65 篇原创文章 - 2020年,我花了一整年时间读完了50本人物传记,书单见《人物传记50本》这篇文章。 不过我不建议你读这么多传记,具体原因都写在《我为什么建议你少读人物传记?》一文里了。 我说的少读,是因为很多人物传记没有必要读,想了解的话在网上检索就可以了,把读这类书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不过有的人物传记值得一读再读,有的读几遍都不为过。今天我就从读过的50本传记中,选出三本我读两遍以上的,供你参考。 ![]() 当我读完这本书,发现李昌镐不全是靠天赋赢,而是下笨功夫,把眼前的每一步棋下好,没有丝毫的投机取巧,他能做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如果你去搜索李昌镐的比赛照片,就看到他的表情几乎千变一律,那是专注的表情。 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天赋异禀,让我们战胜困难的只有一些小小的才能,比如专注。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能把专注发挥到极致,自然能做得更好。 这本书除了传达一种「不得贪胜」的胜负哲学之外,还让我悟到了凡事有取舍的道理。 在面对选择时不一定非要完美,与人竞争时不一定要完胜,而是适可而止,不得贪胜,保证51%的胜率就好。 做人做生意也是如此,多给别人一些好处,下次对方才愿意继续跟你合作。 ![]() 若有人让我推荐人物传记,我就推荐《富兰克林自传》。其实这本传记早已名声在外,读过的人不少,可实践书中内容的就不多。 我的做法是每周实践一项美德,比如第一项「节制:吃饭不过饱,喝酒不过量」,就用七天节制自己,每一餐饭都吃七八成饱。 刚开始做起来不容易,毕竟面对美食总忍不住多吃几口,不知不觉吃过量了,后来努力克制了才做得到这一项。 这种做法虽反人性,但不暴饮暴食对身体没有坏处,而学会控制饮食比培养其它习惯更难,真做到了再做其它的就容易坚持得多。 经过实践这十三项美德,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内心也有了积极的变化,让我主动修炼更好的自己:勤勉、节俭、自制、自律、积极上进和终身学习。 ![]() 这本不是正经八百的人物传记,而是比较难读的查理·芒格思想传记,看上去简简单单的每一段话背后,却蕴藏着有用的道理,也就是芒格思维模型。 我整理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并排版打印了出来。这些精心整理的思维模型虽然有点用,但用处不大,我还是喜欢读书。 尤其在遇到问题或面临选择时,我就拿起这本《穷查理宝典》,并问自己:「假如查理·芒格遇到一样的问题,他如何思考呢?」 于是我就尝试从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往往很快得到解决。 因为我没有把芒格当成仰视的偶像,而是当成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请教的良师益友。 其实他并不能给我提供具体而微的处理方法,可我带着问题翻阅书中熟悉的段落时豁然开朗,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仙人指路一样。 我格外偏爱这本传记,曾一次性买了三本,分别放在床头、书房和办公桌上,随时都可以拿起来就读,即使找不到新书读的时候也不会闹书荒,至少有这本书打底。 在线下读书会换书时,我换出去了几本,在朋友圈周日免费抽奖赠书时,也送出一本,我希望有人认真读完并有所收获。 ![]() 如果你也想读人物传记,就不能只是读完就放在一边,而是学习主人公是如何做事,如何思考的。 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模仿,追随大师的脚步去完善自己,这才是读传记的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