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子》卷12上礼4礼义廉耻英俊豪杰诗解

 琴诗书画情 2020-04-02

《文子》卷12上礼4礼义廉耻英俊豪杰诗解

题文诗:

天地之道,极反溢损,圣人至治,治弊改制,

事终更为,其美在和,其失在权.圣人之道:

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无廉耻,不可以治,

不知礼义,法不能正,崇善废丑,礼义,

无法难治,不知礼义,不可行法,法杀不孝,

不使人孝,能刑盗者,不使人廉.圣王在上,

明示好恶,经导非誉,退,刑错不用,

任贤用德,礼义.天下之高,以为三公;

一州之高,以为九卿;一国之高,二七大夫;

一乡之高,八一元士.智过万人,谓之曰英;

智过千人,谓之曰俊;智过百人,谓之曰杰;

智过十人,谓之曰豪.明天地道,通人情理,

大足容众,惠足怀远,智足知权,者也.

德足教化,行足隐义,信足得众,明足照下,

俊者.行可仪表,智足决疑,信可守约,

廉可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也.

守职不废,处义不比,难不苟免,利不苟得,

者也.英俊豪杰,大小之材,各处其位,

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下和,四海之内,

一心同归,贪鄙,向仁义,其于化民,

若风靡草.今之使人,不肖临贤,虽严刑罚,

莫禁其奸,小不制大,弱不使强,天地之性.

圣人至治,举贤立功,不肖之主,举所与同,

观其所举,治乱分矣,察其党与,论贤不肖.

正文:

天地之道,极则反,益则损,故圣人治弊而改制,事终而更为,其美在和,其失在权。圣人之道曰: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无廉耻,不可以治,不知礼义,法不能正,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不能使人孝,能刑盗者不能使人廉。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人,经非誉以导之,亲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刑错而不用,礼义修而任贤德也。故天下之高,以为三公,一州之高,以为九卿,一国之高,以为二十七大夫,一乡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杰,十人者谓之豪。明于天地之道,通于人情之理,大足以容众,惠足以怀远,智足以知权,人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隐义,信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人俊也。行可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使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杰也。守职不废,处义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人豪也。英俊豪杰,各以大小之材处其位,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下和,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向仁义,其于化民,若风之靡草。今使不肖临贤,虽严刑不能禁其奸,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天地之性也。故圣人举贤以立功,不肖之主举其所与同,观其所举,治乱分矣,察其党与,贤不肖可论也。

默希子注

天地之道,极则反,益则损。故圣人治弊而改制,事终而更为,其美在和,其失在权。圣人之道曰: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无廉耻不可以治,不知礼义,法不能正,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不能使人孝,能刑盗者,不能使人廉。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人经,非誉以导之,亲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刑错音措而不用,礼义修而任贤德也。故天下之高以为三公,一州之高以为九卿,一国之高以为二十七大夫,一乡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立官分职,任贤去邪,为王者股肱耳目以和万姓,以静四方也。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杰,十人者谓之豪。明於天地之道,通於人情之理,大足以容众,惠足以怀远,智足以知权,人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隐义,信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人俊也;行可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使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杰也;守职不废,处义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人豪也。此择才之道,知人之因。有一如此,即可用之。若兼而有之,即圣人也。英俊豪杰各以大小之材处其位,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下和,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向仁义,其於化民,若风之靡草。今使不肖临贤,虽严刑不能禁其奸。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天地之性也。故圣人举贤以立功,不肖之主举其所与同,观其所举,治乱分矣,察其党与,贤不肖可论也。圣人用人,各以其才,而官之不相逾越,则天下治也。

参考译文:

天地运行的规律,就是物极必反,盈满则溢,所以圣人治理弊端并随时改变制度,事情完成了就换回过去的方法,他的好处在于随时调整,因时因事制宜,不好的地方在于需要掌握权变的时机和度量;圣人的方法就是,不修礼义,就不能使人知道廉耻,人民没有廉耻之心,就不容易治理,不知到礼义,法制就不能正确执行;如果不能崇尚真善美而废弃假丑恶,就不能使人知道礼义之所向,无礼义而法制不立,人民就治理不好,所以不知道礼义,就不能很好的执行法律制度;法令可以杀不孝者,但是无法使人成为孝子,法令能杀盗贼,但是不能使人廉洁。圣王在上,明显的把好恶标准示于天下人民,通过引导社会舆论的非誉之法引导众人向善,贤能之人亲近而晋升他,贱用不肖之人而黜退他,这样刑错都可以不用,因为贤德在朝而可以引导人们进修礼仪,合于法制。所以能够成为天下人的榜样的人,可以尊为三公,可以成为一州之內的榜样的人,可以尊为九卿,可以成为一诸侯国之內的榜样的人,可以奉为二十七大夫,可以成为一乡之內的榜样的人,可以为奉八十一元士。那些德行能力高过万人者谓之英,高过千人者谓之俊,高过百人者谓之傑,高过十人者谓之豪。能够做到明于天地之道,通于人情事故之理,胸怀宽广足以容众,施恩布德足以怀远,智慧聪明足以知权的人,就是人英。能够做到德行足以教化,行为足以守义,信誉足以得众,明察足以照下的人,就是人俊。能够做到行动可以为仪表,智略足以决嫌疑,信誉可以守约束,廉洁可以分财用,作事可以成为他人的榜样,出言可以成为他人的依据的人,就是人傑。能够做到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比,见难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的人,就是人豪。如果对于英俊杰豪,都能够各依照其德行厚薄、才能大小、性格关系等等,使之各处其位,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下和,那么就可以使威德行于四海之内,天下同归于万众一心,人人都可以鄙视贪婪,趋近仁义,那么社会上的民风民俗就可以瞿然向善,就好像大风吹过小草一样。假若使不肖之人居于贤能之上,即使严刑酷法也不能禁其奸邪,社会风气就会慢慢败坏。所以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这是天地的规律。所以圣人能够举贤以使之守法立功,而不肖之主则举用与自己看法相同之人,因此观察他的用人之道,就可以分辨治乱的情况,察看他与什么人结党,那么贤不肖立刻就分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