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受到过度惊吓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20-04-02
惊则气乱
《黄帝内经临证发微》

惊,指突然的、外来的刺激引起的一种惊吓不安、不知所措的情绪变化。

《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过度惊吓会导致人心神无所归属,思虑无法安定,气机扰乱于内,神识涣散于外,故表现为心慌、心悸不安,六神无主,无有定见,甚至精神失常。

张介宾谓:“大惊卒恐,则神志散失,血气分离,阴阳破散,故气乱矣。”临床上,因受惊而发病者甚众。

案例
·心悸惊恐案·

王某,男,66岁,2013年4月16日初诊。

主诉:失眠3周。现病史:患者目前彻夜不寐,心悸、惊恐若人将捕之状。曾自服中成药,效不显。时有口干,伴夜尿频1~2次,有余沥,舌淡红少津,苔薄,脉微弦。询其失眠诱因,自述因见蟒蛇受惊致彻夜难眠,精神疲乏。因姐姐介绍,特意来沪诊治。实验室未做相关检查。中医诊断:不寐。西医:失眠。辨证:心肾不交,肝虚胆怯。治则:交通心肾,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方药:交泰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处方:酸枣仁30g,柏子仁15g,熟地18g,知母9g,川芎9g,当归15g,黄连6g,黄柏12g,肉桂3g,生甘草9g,远志15g,夏枯草30g。7剂。

二诊:2013年4月23日。服药后睡眠转佳,夜卧3小时,自觉舒适,恐惧感仍在,舌淡红少津,苔薄,脉弦滑。此心肾不交、肝虚胆怯之病机仍在,仍以交通心肾、滋阴养血、清热除烦、重镇安神为治。

方药:上方去当归、生甘草,黄柏改15g,加珍珠母、龙齿各30g,续服14剂。

三诊:2013年5月7日。睡眠达5~6小时,精神大振,恐惧感消失。口微干,舌淡红苔薄,脉缓。近日即将返乡,索方回家服用。

处方:酸枣仁15g,柏子仁15g,远志9g,川芎9g,麦门冬15g,熟地15g,当归9g,肉桂3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厚朴9g,广木香6g,珍珠母30g。14剂,水煎服。


按:本病当责之心肾不交,肝胆气怯,肝阴耗而魂不敛,心阴损而神不宁。阴血亏虚,则生内热;郁火内扰,阳不交阴,故夜不能寐,通宵达旦。故用《韩氏医通》交泰丸交通心肾,《金匮要略》酸枣仁汤滋养肝阴。方中重用酸枣仁、远志以养心安神定志,臣以苦寒之黄连,入少阴心经,降心火,不使其炎上;辛热之肉桂,入少阴肾经,暖水脏,不使其润下,二药合用,寒热并用,相辅相成,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使水火既济。

二诊因患者寐而易惊,故加龙齿、珍珠母镇惊安神。三诊因患者胃中不适、偶胀、纳差,口微干,故诸安神之药减量,去苦寒碍胃之知母、黄柏,加焦楂曲健脾消食,麦门冬养阴生津,厚朴、木香行气和胃以收功。二诊,患者能睡3小时,初有小效,效不更方,因舌红未减,故加重黄柏剂量,更加珍珠母、龙齿各30g重镇安神。三诊,患者睡眠达5~6小时,自诉精神较以前大为改善,心情愉悦,原方稍加增损,并予适当开导,带方回家乡调治,回访未再复发。本案重在临证审因论治,辨证察机,故用方中的,效果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