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性看待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生态保护

 江南一鱼6jvvqc 2020-04-02

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生态优先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或土地整治须秉承的思想。但在实践中,某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生态优先思想的工程设计,比如,为了给野生动物提供一个栖息地,在农田中留有“生态岛”(即草地或林地);为了方便田间动物爬越,把灌溉渠道设计成梯形,且特意保持混凝土渠道面的粗糙;为了营造贴近自然的景观,将排水沟道设计成弯曲的;为了给土壤动物提供可以穿过的孔道,在灌溉渠道水泥件底部构筑出孔道等等。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生态农田”工程设计是对生态学原理或生态系统平衡的误解。如何理性看待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中的生态保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生态用地保留应着眼区域尺度而非田块尺度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但同时建设也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了耕地大面积快速减少。于是,1986年,我国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土地管理法》,开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1992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现开发区建设热潮,大量耕地被占用,出现了又一轮耕地快速减少。时值1994年~1995年国际市场上粮食短缺、价格大幅上升,以美国经济学家布朗为首的“谁来养活中国”的国际舆论甚嚣尘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为进一步贯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为解决温饱问题、通过开发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方针路线,我国于1998年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为法律条款写进了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以实现“一保耕地,二保建设”的“双赢”目标。这也拉开了我国的土地整治事业的序幕。

最初的土地整治以开发补充耕地为主,即把土地开发项目区选在“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上,或荒草地、沼泽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地占比大的区域,将这些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据原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1997年~2002年补充耕地大于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总体上实现了法定的占补平衡要求。但是,受经济区位因素影响,占用的耕地多是南方水热条件好、平原上土壤深厚的优质耕地,而补充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较差的北方或山区,造成了为社会所诟病的“占优补劣”。

随着耕地后备资源进一步枯竭,土地开发不得不走向土地整理,即不再是开发所谓未利用地丰富地区的后备耕地资源,而是在现有农区通过土地整理,在提高现有耕地质量的同时,将农田周围或插花于农田中的零星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有的地方甚至通过减少地埂和沟渠道路占地来实现耕地面积的增加。再到后来,农区的零星未利用地也很少了,便走向高标农田建设,通过提高现有耕地的质量和产能来实现耕地保护终极目标——粮食安全。

由于土地整治源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因此,无论是土地开发项目,还是后来的土地整理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都有新增耕地面积的立项要求。其中,土地整理项目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虽然要求新增耕地面积的百分比降低了,但仍有通过开垦农田周围或插花于农田中的荒草地、盐碱地、池塘等未利用地来增加耕地面积的规划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土地开发项目的“大开荒”相比,土地整理项目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算是“小开荒”。

由于项目开垦的是荒草地、滩涂等未利用地,而实际上这些未利用地也具有生态功能;所以引起了一些生态专家的质疑,认为这造成了农区自然资源结构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与今天的生态文明思想不相符。

毋庸置疑,在农区保留一些生态用地,构建合理的土地空间结构,实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协调是正确的。但在田块尺度上,在田块中保留“生态岛”的做法值得商榷。因为农作物是人工驯化栽培品种,竞争不过原生的“野草”。比如,稻田中如果有一野生苇地斑块,其中的苇子将很快侵入农田,与作物争夺养分而疯长。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农田中的所谓“生态岛”既是有益动物的栖息地,也是有害动物(如田鼠和蝗虫)的栖息地。比如,历史上我国蝗灾多发,蝗灾与旱灾、洪灾一样,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引致饥荒的重大自然灾害。如今,我国很少有蝗灾发生了,尤其是东部农区已经几十年没有发生大面积的蝗灾。这固然得益于农药和药械高效灭蝗等手段,但也与东部农区绝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耕地,蝗虫的自然栖息地稀少有着很大的关系。蝗虫的自然栖息地减少了,其繁殖的种群数量也不会很大,在其侵袭农田时,农民利用农药等手段灭蝗也不至于让其发展成为蝗灾。

因此,关于生态用地的保留,我们应更多从区域尺度上来统筹而非田块尺度。

牢牢把握方便高效这一高产稳产田建设目标

我们知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是建成田间管理便利、作物高产稳产的农田。而构建一个方正的田块,才有利于提高耕种效率、灌排水效率,特别是机械化耕种对田块形状的规则方正要求更高,像田间道路、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等农田基础设施要保持横平竖直。

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像某些欧洲生态工程专家倡导的那样,让排水沟像原始平原的河流那样自然弯曲。事实上,正因为自然河流弯弯曲曲,在大雨暴雨来临时造成洪水排泄不畅,20世纪50至70年代,我们才要“治理淮河”“根治海河”“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在黄淮海平原上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设成了方格网状干支斗农四级排水体系。得益于此,近半个世纪以来,黄淮海平原才没有洪泛灾害的发生,而且减少了盐碱危害。可以说,弯曲的排水沟,不但不利于泄洪,还不利于耕种。笔者在荷兰进修时,看到其低平原上的农田也是由横平竖直的灌溉排水沟渠和道路田间工程体系围拢的方正地块。

同时,灌溉渠道需要通过硬化、平滑来提高输水效率,且U形比梯形更能减少沟渠占地面积。没有必要为了让青蛙、蛇、田鼠容易攀爬而专门增加灌溉渠道的坡度和糙度,更没有必要为了给土壤动物留下通道而在渠道上留空洞,甚至将渠道水泥构件的底部专门设计成空洞状的。留下空洞的渠道不仅不会是田鼠、蛇、青蛙等田间动物迁徙和活动的唯一通道,还会造成灌溉水渗漏。

此外,在田块内留下“生态岛”,耕种时就只能绕道,必然也会降低机械作业效率。

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身也是生态建设

事实上,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生态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耕地的单位面积产能,缓解了以扩大面积(开垦其他地类)来保证粮食安全的压力,相当于从区域上保护了包括沼泽、滩涂、草地等其他土地生态系统。比如,将坡耕地修建成梯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水增墒,不但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和产量,也减少了河道淤积和洪水泛滥对河谷和下游农田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减少了养分随径流水的流失而导致的河湖水质的富营养化危害。建设农田防护林网降低了风速,不但可以防止农田土壤的风蚀沙化,也减少了扬尘对下风向的空气污染。加厚土层和客土改良沙性大的农田,可以提高农田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涵蓄能力,既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也防止养分淋失进而造成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富营养化。

如果说目前提倡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整治的4.0版,那么高标准农田建设则是土地整治的3.0版,是由最初的以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为主来补充耕地的土地整治1.0版(土地开发),发展到耕地数量、质量兼增的土地整治2.0版(土地整理),再逐步革新过来的。

事实上,由以开发土地来补充耕地为主到以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为主即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来实现粮食安全目标,是严酷现实下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缺乏且质量不高,有的新开发耕地质量和产能低甚至开发验收后也会遭遇被撂荒。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四个现代化”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今天,高标准农田建设当然应该坚持生态优先,但要谨防走入生态保护的误区,而忘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要建成田间管理便利和作物高产稳产的农田这一初衷。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