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放映室,会定时给大家更新最近上映的好电影以及观影影评,文末还会给大家大家带来一些文常知识汇总~记得做笔记哦!另外同学们有想看的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罗佐夫 说起电影大师,人们想到的第一人选毫无疑问的就是卓别林,卓别林是绝无仅有的艺术大师,表演精湛绝伦,还兼任导演,编剧,制片,配乐。也有着伟大的心灵和超人的勇气。经典作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熠熠生辉。 1972年,卓别林获得奥斯卡荣誉奖,主持人对卓别林的评价: “幽默提高了我们的生存意识、使我们保持理智” 查理·卓别林如此说道 三十年前他还写下这些智慧的话语:“我们思考得太多 感受得太少:比起机器 我们更需要人性、比起精明我们更需要善意和亲切、没有这些品质 人们将会过上暴力迷惘的生活” 幽默与人性是卓别林艺术创作时始终重视的两大元素。不论是在演戏、写作、导演、制作、作曲方面 ,他都拥有无人可及的才华。 W. C.菲尔兹更是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芭蕾舞演员”。 卓别林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 但是,他也总是披着幽默的外衣传达着众生的恐惧与忧愁 有一本他的传记 名字起得恰如其分——《查理·卓别林:悲剧之王》 他创造了一个经典角色——流浪汉 无数作家曾围绕流浪汉编织寓言 而卓别林口中的流浪汉是这样的:流浪汉是绅士、诗人、梦想家 一个总是渴望浪漫和冒险的孤独者 他会让你相信他是科学家、音乐家、公爵、 球员 然而 ,他也可能抢孩子的糖果;当然, 如果找到机会他也会踢女士的屁股。 但也只是在极其愤怒的时候 人们不仅热爱 流浪汉独具特色的幽默感 而且热爱他所代表的博爱与顽强 也热爱卓别林歌颂的这一主题——人与人之间的仁慈胜于其残暴 给查理·卓别林的颁奖词如下: “卓别林为电影制作本世纪独有的艺术形式所做的巨大贡献,使得“卓别林”不再只是一个名字还成为了电影术语,所有曾看过电影的人都应该感谢他。 几年前,卓别林先生曾说:“我唯一的敌人就是时间” 我们不敢苟同 因为不论何时何地 只要有交流 一张荧幕和一群观众 不管是在现在的地球 还是在遥远未来的某个星球上 时间都是查理·卓别林永恒的挚友 卓别林在他的电影道路上,一直都是寂寞的,看过他影片的观众都知道,每一部电影中,他几乎都是独自一人出场,虽然他的表情很滑稽,人们都认为他是开心的,但其实他的内心真的很孤独,开朗的外表下总有一颗脆弱的心。甚至在卓别林的电影中,每一个结尾,似乎都是他一个人,但直到《摩登时代》,他显得好像没有那么寂寞了,不知道是不是在他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最后的结尾,是他和女主角一同走向了光明。 这个塑造出“身材矮小的,动作滑稽的可怜流浪汉”角色的演员是如何称得上电影史上的伟人。 1938年,纳粹在一夜之间洗劫了七千多家犹太人店铺,三万多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 三天后,卓别林拿着剧本大纲来到版权管理局登记备案。 在备案上他写到,“这是一条小鱼的故事,它生活的那片海里来了鲨鱼”。 而在纳粹看来,亲犹分子卓别林无疑也是眼中钉。他们称他为“一个小犹太杂耍艺人,既沉闷又恶心”。 而到了卓别林眼里,这些恼羞成怒甚至带了点讽刺意味和喜剧效果。 ▲“我不是犹太人,但我相信我或多或少有些犹太人的血液,至少我希望我是” 也许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他拥有多么高贵的品质,而在于他明知道、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却仍敢于说真话,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他看透了美国社会,但敢于在他的作品中去抨击,去引导社会往正确的方向走。 《大独裁者》是由查理·卓别林执导和主演的有声电影。 影片讲述了犹太人理发师查理,因为独裁者兴杰尔对犹太人下达了逮捕令而东躲西藏。查理曾经是一名士兵,在一次战斗中受伤失忆。他和战争中曾经救过的军官一起身着军服,逃到了边境,却被驻守在那里的德军误认为他就是兴杰尔,于是他趁机做了一场维护民主的大演说。 《大独裁者》是卓别林的第76号作品。在此之前,他拍出了正面控诉资本主义罪恶的《摩登时代》;在此之后,他拍出了公开谴责战争贩子的《凡尔杜先生》。连同这部尖锐揭露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大独裁者》,构成了卓别林创作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标志着卓别林的社会进步思想和讽刺喜剧艺术到达了新的高度。 电影《大独裁者》——是卓别林为数不多的有声电影,但在为数不多你能听见卓别林声音的电影中,难以想象,在电影中,他会演讲出如此精彩绝伦的演讲。 ▲这段演讲在当时被称为最大胆的政治宣言 结尾祈愿和平的演讲,更是卓别林力排众议,保留下来的。 有电影合作伙伴告诉他:这段演讲会让你损失一百万。 卓别林答:就算损失五百万,又怎么样呢? 据说,纳粹特务曾将影片胶片运进德国,希特勒本人坚持要看,而且是一个人,看了两遍。 看完,一言不发。 卓别林听闻,说:“要是能让我知道他对这部片子的看法,我给什么都行。” 卓别林于1938年开始编写《大独裁者》的剧本。当时希特勒已进军奥地利,并部分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卓别林出于对纳粹暴行的憎恨,在《大独裁者》的第一个完成稿里,写的是一个和希特勒长得一模一样的犹太囚徒被从集中营里释放出来之后,很快便被错当成国家元首。一个企图刺杀希特勒的女子被这个犹太囚徒的不幸遭遇所感动,她帮助他逃到了瑞士。这个初稿写得如此露骨,以致立刻引起了纳粹德国的强烈反应。德国的驻美外交官向好莱坞制片商们提出恫吓说,如果卓别林胆敢把它拍成影片,德国将下令禁映所有的美国影片。卓别林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剧本。 1939年,卓别林在对剧本作了重大改动后,宣布了开拍《大独裁者》的消息。他收到了许多匿名信,对他实行恫吓,甚至扬言要杀死他。卓别林不得不加强了他的警卫力量,在严密警戒的摄影棚里拍摄他的影片。卓别林风趣地告诉报界说,为了不使希特勒感到悲哀,他已让墨索里尼也在影片中插了一足。 还有他对独裁,战争的理解,《大独裁者》最后的演讲,这段话不是讲给纳粹听的,也不是讲给希特勒听的,是讲给历史听的。无论是民族主义抑或霸权主义,当今世界上仍有大行其道的。 然而,《大独裁者》从未获得过任何奖。这也许是世界电影颁奖史上最不公平的一例,尽管如此,这丝毫无损于它的杰出成就。 《大独裁者》在20世纪40年代是对希特勒及其随从如戈林、戈培尔、墨索里尼之流的极其勇敢的沉重一击,同时也是对一切独裁者、野心家、谄媚者的辛辣写照。对它的深刻思想意义和完美的喜剧构思是怎么评价也不会过高的。 当一个人的高度,在浑浑噩噩的时代中,仍然能够不畏强权,不明哲保身,心系世人,并致力于改善整个世界现状的人,无论他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铁匠也好,诗人也好。我觉得这样的人,都配称得上伟人这一称谓。
|
|
来自: 公司总裁 > 《电影百年/电影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