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春七小“新劳动教育”走向全国

 阅读与探究 2020-04-03

编者按:日前,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交流暨德育工作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会上,富阳区富春七小作为全国7个代表单位之一,浙江省唯一代表单位,围绕劳动教育作“视频看现场”展示。近年来,富春七小以“天人合一,人事相趣”为宗旨,相继从“开心农场”、“生活整理”、“亲子合作”三个方面展开“新劳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劳动教育让孩子们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培养孩子的多元能力,促进孩子的生命成长,从而让孩子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此举措受到全国各地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富阳日报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报道。

 

今天,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交流暨德育工作会议将在北京召开。这本是一个远在首都,对富阳来说“遥不可及”的高大上会议。然而,因为富阳区富春七小,这个会议与富阳产生了关联。会上,富春七小将作为全国7个代表单位之一,浙江省唯一代表单位,围绕劳动教育作“视频看现场”展示。

不禁要问,富春七小何以能够代表杭州,甚至代表浙江,在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上作典型展示呢?昨日,记者前往富春七小后得知,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富春七小正在实践的“新劳动教育”课程。

【缘起】

试图以“新劳动教育”唤醒德育的本真

富春七小校长章振乐表示,如今社会,小学生远离自然、远离劳动,导致许多儿童自理能力低下,甚至引起“肥胖儿”、“多动症”等各类成长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以“培育全人”为目标的“新劳动教育”应运而生,试图唤醒德育的本真,实现从课堂育人到开放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

“现在的孩子,课余时间不是埋头于电脑前、电视机前,就是玩手机、看IPAD。”章振乐提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了自然缺失症,即现代城市儿童和大自然基本割裂,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些了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孩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思考力被多媒体产品不知不觉地钝化,孩子幼小心灵对生命的敏感和敬畏濒于苍白。

如何修复孩子和自然之间被割裂的关系,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进行户外活动。

2013年起,富春七小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相继从“开心农场”、“生活整理”、“亲子合作”三个方面展开“新劳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劳动教育让孩子们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培养孩子的多元能力,促进孩子的生命成长,从而让孩子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据悉,“新劳动教育”的宗旨是:天人合一,人事相趣。

【实践】

■开心农场:20亩土地划出责任区,成了最受欢迎的“课堂”

“新劳动教育”从“开心农场”起步。

“开心农场”占地20亩,是学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天地而向社区租用的土地,用来开展种植蔬菜、花卉、树木,观察植物生长等活动。

“开心农场”实行承包责任制,分片划出责任区落实到各班进行日常的管理养护。为了使实践活动有序、科学地进行,学校设计各个年级的农场活动,一年级主要是种蚕豆,二年级种土豆,三年级种桑养蚕,四年级种油菜,五年级种向日葵,六年级养殖。根据季节,各班还可以申请种植其他蔬菜。

“学生参与选种、播种、培育、收获各个环节,不但在劳动中认识了农作物,知道了24节气,也体会了‘粒粒皆辛苦’,享受了丰收的喜悦。”渐渐地,“开心农场”的磁力越来越大,孩子们对农场的期待越来越高:立夏摘蚕豆,开学收向日葵,冬天拔萝卜……

“‘开心农场’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不能只停留在种菜的层面,还必须挖掘、创建更多的区块和设施。”章振乐说,目前学校已开发了农具陈列馆、蔬菜种植区、小小农科院、花卉园、果树园、家禽养殖区和开心画廊等区块,通过开展爱心义卖、收获节等活动丰富“开心农场”的内容。

章振乐介绍,学校还以“开心农场”为载体,探索育人模式的转换。在每个学生都要到开心农场认识农作物,了解相关农具,参与适当农活的基础上,将“开心农场”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资源整合。教师们把科学课、数学课、美术课、作文课搬进了农场。冬天,学校的科学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研究“萝卜过冬的秘密”;美术课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开心农场”的标牌、围栏和环保袋,并在农场进行写生……“农场不仅是学生感悟生命成长、感受劳动创造的场地,同样也是让教师开窍的地方,与自然界的密切互动激发了许多教师的教育灵感。几年来,我们在进行课本教材与农场资源整合的同时,自己也开发了不少课程。”章振乐告诉记者,基于“开心农场”的校本课程研究,让教师的教学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他们已经成功尝试了一系列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渗透了劳动教育、情意教育、挫折教育和理财教育等。

 

■生活整理:从文具摆放到用品整理等,制定了一整套课程

“生活整理”是富春七小“新劳动教育”体验活动的第二大途径,要求每一个学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我们的学生中,红领巾忘带、作业本忘记拿回家等情况比比皆是。为此,学校以制度的形式对每个队员提出了整理生活的要求。”章振乐介绍,在生活整理中,学校制定了一整套课程,从如何摆放文具到如何整理用品,从教室内到操场,从课堂到课外都进行了整理指导,使他们的用品和学习更有条理。

经过3年多的实践和努力,习惯已成自然。无论是下课,还是放学,只要离开教室,学生都会自觉地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教室里上文化课如此,操场上上体育课亦然。上课前,学生能自觉地把球拍放成一排,整整齐齐的;热身运动后,脱下的外套也叠得工工整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引导学生把生活整理的方法迁移到学习上,对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整理,以促进知识的条理化和思维的系统化。

 

■亲子合作:推出“12岁前应做的30件事”,受到家长孩子的欢迎

“新劳动教育”不仅要在学校里进行,还应该通过家庭教育落实。为此,亲子合作成为了家校合作的“新劳动教育”的第三条途径。

亲子合作主要是通过家长带领孩子参与各类亲近自然的劳动。“我们主要推出了‘12岁前应做的30件事’,例如洗碗、放风筝等,受到了家长孩子们的一致欢迎。”章振乐说。

截至目前,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下,学校已举行了以“劳动”为主题的收获节、夏令营、爱心义卖、童心手绘、亲子采摘、手拉手迎收等活动。

随着“新劳动教育”的深入实践,富春七小也迎来了丰收季。“新劳动教育”课程被《中国教师报》评为2013年度中国十大“美好课程”,并屡获大奖。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孵化基地等。此次,富春七小作为浙江省唯一代表单位,在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交流暨德育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展示,标志着“新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浙江教育响彻全国的“金名片”。(李宇雯、钱贤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