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弦一首诗,意境清丽空灵,语言浅白味韵无穷,惊艳了时光美醉了

 纳兰唐儿 2020-04-03

纪弦一首诗,意境清丽空灵,语言浅白味韵无穷,惊艳了时光美醉了

第一次读到纪弦的《你的名字》这首诗时,我被惊艳到了。那时,我还是个青少年,从未读过这么唯美的诗。这首诗犹如清洌的醇酒,我只啜一小口便醉了。

我特意抄在读书笔记上,经常翻看,后来搬家这本笔记本弄丢了。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几十年过去我忘了这首诗,今天无意在网上看到,还是惊诧到。唯美的诗,不管是哪个年纪,不管是何时何种心境读到它,还是会被触碰到心灵最深最柔软的那根弦。这就是诗的语言的张力,这就是诗的意境给人无穷的魅力!

纪弦(1913--2013),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原籍陕西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同年举办画展曾任国际通讯社日文翻译,主编《诗领土》。

1948年,他迁徙至台湾可以说是台湾现代诗的开山鼻祖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著有《纪弦精品》《纪弦诗论》等作品。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你的名字》,全诗如下: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写你的名字

画你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

呵呵,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

 这是一首很有且新颖的爱情诗。诗人没有吟咏爱情的崇高和坚贞不渝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亦无描述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感情,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同样也没有描写初恋的甜蜜与失眠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自始至终无一个“爱”字,却字字句句丝丝入扣,润物细无声,沁人心脾,酥而不腻,美醉了!

纪弦以恋人的“名字”作为全诗的构思中心和吟咏意象,并以色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的比喻,围绕中心完成全诗的意象结构,像一个大师完成一幅旖旎风光画,技法高超娴熟,非凡人所及

诗人没有恋人的名字具体化,否则全诗就会受到而减色,只是用了第二人称“你”则有助于读者把自己的感情经验融入其中,相同的生命体验更易产生共鸣。

全诗五节,每节的行数不一,自由却不凌乱,每节的行数是根据内容来决定的,构思很巧妙 

诗的第一节只有两行诗,却写得很深情,连续用了两个“最轻”和“每夜”,叠字的使用,则把主人公在热恋中的喃喃细语和温柔心态呈现出来。

千古女词人李清照最擅长使用叠字,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使用叠字,有复沓舒缓的音乐美。

诗的第二节,主人公的爱恋由浅入深。不仅是唤恋人的名字,还要写,还要画,甚至还要梦见。

“呼”“唤”是属于听觉意象,“写”“画”属于是视觉意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则应该是如真如幻的意觉意象了。名字发光”吗?虽是有点夸张,但发生在梦中似乎也合理。

诗的第三节,诗人连用了七个比喻来说明恋人发光的名字。它们是日、钻石火花闪电原始森林的燃烧这些意象的组合把梦中发光的名字渲染得淋漓尽致,抒发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极度思念。 

诗的第四节,由梦转化为刻对方的名字。诗人没有把名字刻在石头上,而是刻在树上,手法独特,想像丰富,令人叹服!

刻在石头上可以磨平,但刻在不凋的生命上却可以愈长愈粗,愈长愈高,名字之变高大起来。这说明了恋人在主人公心目中是何其地重要俱增,如宝石熠熠发光

诗人连用七是为了加强印象,同时避免语言单一化

诗的第五节,诗人用了七个“轻”来呼唤人的名字,情感愈愈浓喷薄而出的激情达到了高潮不尽绵绵之情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这首诗语言浅白,通俗易懂,句子流畅优美,意境清丽空灵,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是现代爱情诗中的典范。

爱情犹如沙漠中的绿洲,可遇不可求。倘若有一天,你有幸遇到了心仪的姑娘,不妨把这首诗送给她: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字数:1660个。2020/2/12 星期三完稿 

作者简介:纳兰唐儿、醉卧唐诗宋词国学千年等笔名。多家校园杂志写手,作品被多家文摘转载。喜欢佛学、艺术,痴迷易经、文学,是靠古典诗词与戏曲滋养的女子。若你喜欢我暖暖的、直扺心灵的文字,欢迎收藏、留言、转发(只限于本平台)。若转发别的平台,请征求本人同意,并署原作者名字以及注明出处,否则以侵权起诉。请关注我,会常常更新古诗词,与你们穿越回到唐风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韵诗脚与宋阕音律,然后狂醉三千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