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大利主动归还700多套国宝,背后体现了什么

 昵称52821188 2020-04-03

19年4月,意大利做出来归还中国国宝的决定,这批文物是2007年被意大利文物宪兵在本国文物市场查获的。经过长达10多年的司法审判程序,意大利法院最终作出了将文物全部返还中国的裁决。

意大利主动归还700多套国宝,背后体现了什么

其实跨国追讨文物困难重重,即便一些世界驰名、原所在地确凿无疑的文物,如斯芬克斯胡须、维纳斯雕像等,埃及、希腊等国政府多年千方百计追讨,迄今仍不得要领。

那么要回跨国文物为什么这么困难呢?

意大利主动归还700多套国宝,背后体现了什么

首先是追讨年限和所有者证据。

根据《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国家对流失文物的追溯权只有50年,几乎所有像样文物都超过这一年限。除此之外,许多流失海外文物传承无序,拿不出'原主'证据,就很难追讨成功,在异国他乡赢得诉讼和舆论支持更是不容易。

意大利主动归还700多套国宝,背后体现了什么

其次是收藏者立场。2003年,19家西方博物馆联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反对将艺术品特别是古代文物归还原属国,理由冠冕堂皇,实则试图将之长期据为己有。

意大利主动归还700多套国宝,背后体现了什么

第三则是国际公约的局限性。尽管若干国际公约确认了'掠夺的文物应归还所属国'原则,却缺乏必要的约束性,有关国家和团体非但难以此为依据,去追索属于本国的流失文物,甚至连借回展览都困难重重。不仅如此,英、法等国干脆就没有加入公约。

意大利主动归还700多套国宝,背后体现了什么

据介绍,2007年,意大利文物宪兵在本国文物市场查获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随即启动国内司法审判程序。中国国家文物局得知信息后,立即对接意大利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历经10余年漫长追索,2019年年初,意大利法院最终作出向中方返还796件套文物艺术品的判决。

回归祖国、回到文化母体,才是文物价值最佳的体现。同为文明古国、同走过一条古代丝绸之路,意大利人用他们的行动表达了对文明的理解和对'一带一路'的信心,比起有些国家将抢劫的文物称为'合法报酬',要高尚得多。强大的祖国正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大力倡导流失文物归还原属国,相信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有更多的流失文物踏上归乡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