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土识小|清明节的“问候”

 沪学 2020-04-03

丰子恺画:清明小景

庚子年前,一波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袭来,举国上下演绎了一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拯救生命的阻击战,声势悲壮,气壮山河。几个月过去了,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然而,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我国又面临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大幅增加。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明节来临了。最近有一种说法一直在网上流传——叫“今年清明不问候”,弄得很多人无所适从,我就纳了闷了,怎么叫“不问候”呢,问候一声又如何?!这种蛊惑人心的说法阴气很重,像是坟墓里发出来的阴风,严重毒化着社会氛围与大众心理。

如果说,为了人群的不聚集,大家不要扎堆去墓园扫墓,今年清明不集中扫墓,那个能够理解,疫情期间有利于公众的身体健康,还说得过去,说“今年清明不问候”,就像端午节之前说的“不能说快乐”一样,神神叨叨,阴阳怪气,充满邪气。

先看看几位大家怎么说。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说:“供了香,斟了酒,接着就是拜跪。……几个孩子有时跟着我拜;有时说不高兴拜,也就让他们去。焚化纸锭却是他们欢喜做的事情,在一个搪瓷面盆里慢慢地把纸锭加进去,看它给火焰吞食,一会儿变成白色的灰烬,仿佛有冬天拨弄炭火盆那种情味。孩子们所知道的过节,第一自然是吃饭时可有较好较多的菜;第二,这是家庭里的特种游戏,一年内总得表演几回的。至于祖先会扶老携幼地到来,分着左昭右穆坐定,吃喝一顿之后,又带着钱钞回去:这在孩子是没法想像的。(叶圣陶《过节》)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说:“清明例行扫墓。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丰子恺《清明扫墓》)这就是说,在中国人的节日系统里,清明节是比较独特的。一个与传统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是很特殊的一个节日,既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是肃穆的,也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无穷乐趣的节日,是欢乐的,快乐的。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在清明节得到了充分的协调和安排。这样的节日活着的人之间,为什么就连问候一声都不可以呢?这岂不是莫名其妙的胡说八道。

自古爱恨离别苦,人有悲欢离合。近些时日,就我自己而言,已经遇到好几位亲人、师友辞世,闻此噩耗,令我肝肠寸断,遗体告别时,我禁不住放声大哭。然而活着的人,生活还将继续,我曾经撰文说过,清明节所蕴涵的文化意义,莫过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要释放生者对于逝者的追念,当然不能仅仅理解成“上坟”,怀念与情感寄托可以有多种方式。清明,就是生命的交流仪式,有一回外国人在网上问:“中国人每年孜孜不倦地祭拜祖先,真的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吗?”他们不懂,中国人的这种仪式,就是“记住”,记住了,他们就没有真正离去,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爱他们的人心里。

所以不要轻信那种“不能问候”的扯淡。今年我给各位友人的问候词就是:朋友是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祝福是至爱亲朋彼此的关心、关爱、关怀。我们彼此不在身边,疫情期间不能来往,我还是送上美好的祝福,愿你清明节快乐!

                  202043日清明节前夕 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