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忽必烈当年是如何平定大理的?若继续南下会是怎样的场景?

 tlg70 2020-04-03

1252年(蒙古宪宗二年、大理天定元年)九月,忽必烈奉命带领将领兀良合台等率军十万人,誓师启程。1253年(蒙古宪宗三年、大理天定二年)夏,忽必烈率大军出萧关(今宁夏同心南),经六盘山集结于 临洮(今 甘肃),练兵备战。同时,蒙哥命便宜都总帅汪德臣率军入蜀,抵 嘉定(四川 乐山),配合忽必烈行动。

九月,忽必烈督军至忒剌(今甘肃迭部县达拉沟),分兵三路南进:兀良合台率西路沿晏当路(今四川 阿坝草原)而进;宗王抄合、也只烈率东路经 茂州(今茂汶)趋 会川(今 会理西)以作牵制;自率中路经满陀城(今四川汉源北)渡大渡河,沿古青溪道南下,穿行山谷1000余公里,于十一月初进抵 金沙江畔,遣使赴大理国招降。

大理国国王段兴智拒绝招降,以丞相高泰祥率军屯戍金沙江沿线,又遣将领高通率一部驻会川,抵进蒙古军。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 远征,忽必烈充分发挥蒙古骑兵的特长,挥军直入数千里,沿途招抚吐蕃首领、喇嘛,深远迂回攻战大理国,出奇制胜,形成了对南宋的南北夹击,对灭亡南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中国战争史上远程奔袭的著名战役。但蒙古军也损失惨重,士马死者数十万,师至湖南,进攻力量大大减弱。

大理段氏作为统治家族在云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忽必烈没有对段氏赶尽杀绝,转而安抚被俘的大理国王段兴智,让大理段氏来帮助蒙古人去收编深山里的地方部族政权。后来,大理地区的总管仍然交给段氏世袭担任,只是,忽必烈把云南行省的政治中心从大理迁到了昆明。忽必烈征讨南诏,不仅完成了历代中央政权想做而没有能做到的事,还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与治国理念,获得了一项彪炳史册的功勋,能够在蒙古黄金家族内部中树立自己的威望,为以后争夺大汗的道路积累政治资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