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不来点战斧牛排?吃一块少一块了!

 听雪楼75iz4v14 2020-04-03
“有没有那种看起来很厉害,其实做起来很简单的菜?”

这可就触及到所长擅长的领域了——战斧牛排,一个听起来就很厉害,仿佛是五星主厨才能驾驭的硬菜,端出来特别唬人,其实做起来真的so easy.


流淌的肉汁,鲜甜的肉香,表面由美拉德反应产生的漂亮颜色,霸气十足的大骨手柄,战斧真的是入股不亏!从澳洲进口的安格斯谷饲厚切牛排,入口就是毫不掺假、直来直去的澎湃肉感。

肉食爱好者们,闭眼入不后悔,你只会后悔买晚了。


澳洲进口,厚切战斧
原价208元/块,限时仅需188元/块
买3送1,平均才146元/块
都送玫瑰盐和黑胡椒
记得先领券再下单噢~

交易担保 吃货研究所 霸气战斧牛排,牛排爱好者的挚爱~ 小程序

天猫店也有噢!
复制淘口令直接购买
【¢eqWT18PqD0r¢】
【₴iRGX18PFNbN₴】


01
 什么是战斧? 
/ 从外表到肉质的冲击 /

不同于其他部位的牛排,战斧最大的辨识度就在于它还带着一根骨头,整个形状就像斧头一样,外表狂野,和小姐姐胳膊一边长,看起来非常有冲击力。

可以想象,如果你在朋友们面前端出一盘战斧,他们会是怎样惊讶又赞叹的表情,忍不住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哇偶~”,完全就是赢很大!


战斧是从牛肋骨部位切出的连骨肉,带着一根手柄样的牛骨,气势磅礴。大家都很喜欢的眼肉就是从霸气十足的战斧上分割精修而成,可以把战斧理解为带骨PLUS版的眼肉。


这次我们在之前战斧的基础上推出了升级款,澳洲谷饲天然雪花纹路厚切长柄战斧。狂野的外表,细腻的肉质,满满的牛肉味,能够尽情体会澳洲谷饲安格斯牛的脂肪甜味、爽滑的口感、柔软的咀嚼感,这才叫吃肉啊!


原切进口牛排和拼接牛排的差异,不仅在价格,更在外观和质感中。

拼接牛排纹路整齐,看起来就很不自然,入口更是一股人工感。但是原切牛排,有着天然美丽的雪花纹路,白色油脂丝丝渗透在红色的瘦肉中,简直就是令人口水直流的艺术品。


我们给大家准备的战斧牛排每块在500克以上,一块足够2个成年男人吃。特意做成了厚切,大概2-3厘米,保持了一定的厚度,这样对新手来说也更友好,不会煎得过老。如果牛排太薄,很容易就让牛肉内部的汁水流失,口感又老又柴。


因为都是从澳洲进口,最近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库存有限,而且目测会越来越困难。所以大家想买的话就别犹豫了,做好暂时吃一块少一块的准备吧(反正所长赶紧囤了几块……)。



02
 战斧食用指南 
/ 保姆级教程,包教包会 /

因为战斧手柄比较长,很多人会担心家中的煎锅无法驾驭,所以我们建议在煎之前,把眼肉预先剔下,分割成“眼肉”和“牛骨”两个部分。

做的时候将“眼肉”放在锅中心,把“牛骨”部分放在锅边一同煎,这样两者即可同时达到完美的熟度。


❶ 腌制
抹上适量盐、黑胡椒碎、少许油,充分按摩入味。我们会随牛排给大家赠送沙捞越黑胡椒粒和玫瑰盐,不用再去自己准备啦。


❷ 煎制
平底锅放油,均匀布满锅面,开大火烧至热平底锅冒烟再下牛排,闻到黑胡椒加热出的香味后,转中小火。

煎到牛排未加热一面大量开始出“血水”,将牛排暂时取出;再开大火加热平底锅至冒烟,换另一面下锅,煎到能闻到黑胡椒的香味后转中小火(这时候还可以加入大蒜碎、迷迭香、百里香,撒在牛排上和锅里)。

等到牛排又开始大量渗出血水之后,翻个面, 滑动牛排让它再多接触几次香料,大约半分钟后出锅。


❸  醒肉
找个盘子,摆一双平行的筷子,将煎好的牛排架空放在筷子上,盖上锡箔纸,让牛排用自身温度,再焖自己3-5分钟(一定要保持架空来醒肉,否则牛排在醒肉过程中释放出的水分会把表面酥脆的焦化层弄湿,吃起来就不酥脆了)。

失去汁水的牛排,口感会很糟糕

醒肉对于牛排来说很重要,也是很多人会忽视的一点。

醒肉一方面是为了利用牛排自身的余温,将内芯焖熟,而不至于持续加热使牛排过老;另外,牛排在受热的状态下,会不停向外释放水分,醒肉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让牛排逐渐停止向外出水,相反锁住本身的汁水,令牛排鲜嫩多汁。

❹ 分切
取出牛排,切成适宜的块数,将醒肉过程中盘子里收集到的汁水,淋回切好的牛排,就可以开始吃啦!

如果是瓷盘来装牛排,建议先丢微波炉加热2分钟左右,让盘子有一定的温度,这样装盘时不容易让牛排过快失温。


所长都写得这么仔细这么贴心了,大家按着步骤来跟着操作就行。所长当时找了所里最手残的小姐姐来按此实践,结果都非常完美,连她本人都感到震惊,各位新手小白也完全不用担心。

最后,祝大家大口吃肉,开开心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