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季谈规划:如何走好未来三年乃至终身的学术之路?

 heshingshih 2020-04-03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对于准备深造的学生和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青年教师,都绕不开一个话题:如何才能走好学术之路?换句话说,研究成果如何为学界所认可,收获学者的“名”和“利”。也许我们可以从这本《不发表就出局》中得到一些启发。

读这本书的缘起于李老师回复读者的一句话:“如果觉得上了当,我负责赔你书款。”对此,我是“不服”的,谦虚是美德,所以立即购买,看看此书是否能治好我的“不服”。

2015年10月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向年轻教师讲授“如何做中国研究以及如何在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本书即根据作讲稿整理而成。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

第一讲 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
第二讲 选重要的课题
第三讲 研究是原创
第四讲 表达要清晰
第五讲 期刊投稿
第六讲 学者生涯
结语:学术生涯是一场漫长的比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读者,我比较关心以下几个问题,也是我阅读的期待:

1.    如何理解书名《不发表,就出局》?

2.    研究者如何选好研究主题?

3.    写作方面有哪些技巧?

4.    如何管理时间,达到循序渐进的研究状态?


以下就上述问题,谈谈我的收获与看法。
 
一、如何理解书名《不发表  就出局》

在我看来,本书的主题就是在对公众号进行深度阐释,即“在学界谋生存”,简单来说就是“以学术为业”(马克思·韦伯),并且能够很好地“活”下来。在此,生存应当包括三个方面:资本、名望和自我的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资本:能够以学者的身份获得体面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即“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

名望:每一位研究者,在真正决心做研究者之前,心中一定有一个标杆,他们是自己“成名的想象”,因此,能够获得同行认可这应该是学者最主要的追求。

自我发展:在获得体面的生活和同行认可之后,能够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充分实现自我。

作为一本方法论的书籍,这本书不是告诉你具体怎么做的技巧,更像告诉你应该把握哪些原则或者应该避免哪些“雷区”。
 
本书三大主题:写作、投稿和学术生涯管理

(一)写作


从写作者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写作大致分为:期刊选择、写作习惯和写作结构。

1.    期刊选择

期刊选择方面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研究好期刊的导向问题:是以理论创新为导向还是以实证研究(数据、模型)为导向?对期刊做好调研,看菜吃饭。从两种导向又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如果是理论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略多一点。作者推荐了一个技巧:“推己及人”,所谓推己及人就是从自己出发去回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有点类似于人类学研究中的民族志。如果是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技术手段去完成证伪工作,定量研究方法很多,但是主要以统计学和概率论为基础。关于方法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没有最佳,只有最合适,即坚持“实用主义。”期刊选择的第二个注意事项是:你所在单位最认可那些期刊。

2.写作习惯

写作应该是作为学者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工作。那么写作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除了那些大牛可以打腹稿一气呵成,大多数学者的文章都是“磨出来”的,所以写作要从现在开始写,保持频率,不断推进,有时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就完成了。我说一个自己的例子,2019年读《资本论》时,突发奇想,“劳动”这一概念今天是否适用?如果不适用,应该做什么补充或者修正?围绕这一问题,开始探索,最后论证了“劳动的非目的性”。虽然是一篇小文,但是我发表之后我导师还是肯定我的进步的。

其次,要有读者意识,一是写作之前自问以下“我文章的核心问题,谁最关心?”用什么叙述方式和表达方式比较好,以前觉得论文是先写出来找期刊。“读者意识”这算我从本书中的第一个收获。

最后,要做到逻辑要自洽,论证要严密,避免前言不搭后语和论证跳跃。我有一个师兄(非本专业),读研期间发表了20多篇文章,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甚至比较水的期刊,最后卯足劲想发一个业界认可度比较高的期刊,文章投出去之后,外审专家的意见是:“作者语言功力较为深厚,但思想和内容空洞,建议退稿。”所以论文语言可以生动,但一定要准确。比如潘忠党有一篇文章就属于问题重要、表述有趣和思想深刻,甚至有人说它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绕不开的大山”——《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3.文章结构问题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基本遵循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果做具体案例的,作者提供的是黑格尔的逻辑论证:个体-殊相-共相。作者用一个词来形容学术和非学术写作的区别:“学术八股”。个人感觉用“学术规范”可能更合适。近几年“学术八股”在内陆高校成为一个较为负面的词汇,不是形式的问题,而是内容的问题,即大量“划水文章”。人大资深教授陈力丹就一针见血指出:“为人师者,写作请多自重,要言之有物、行文规范;我们多些“写不出时不硬写”的安心,以减少“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  

(二)投稿

从编辑的角度,分析那些文章容易收到学界同行认可,进而为自己积累良好的“学术记录”。可以从四个方面说明:选题大于努力、原创为王、写作要清晰。

1. 选题大于努力

如果一篇文章选题不重要,哪怕写得再好也不可能被顶尖刊物相中。作者举了季羡林先生花了两个月写一篇文献综述,而被导师毙稿的案例来论述这一观点。那么何种选题是重要的呢?这涉及了两个评价标准:“政治顾客”和学术同行。此处的“政治顾客”其实应该是泛指,比如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政治顾客”,我认识一个研究伦理学的教授,如果做“医学伦理”,对应的“政治顾客”是医院。如果做“临终关怀”(可能表述不是特别准确),政治顾客可能是民政部或者殡葬业。学术同行就容易理解了,所在领域的权威期刊,他们是我们自评的参考和对话的选手。那么如何知道选题是否重要呢?三个方法:参加学术会议、阅读最新期刊、关注社会时事,并将之升华。比较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资源优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题。

2. 原创为王

作者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这一观点。

一个中心就是“新”:你是第一个了解这个情况的、并确认这一情况别人没有说过。

两个基本点:一是经验事实。对于新出现的经验时事,将之表述情绪。二是概念分析,作为研究和写作的最小单位,能够构建出基本概念,那么课题的框架就基本搭好了,此后继续沿着这个概念去回答是什么以及衍生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新”是站在“先哲”的“肩膀上”,因此需要精确的“寻章摘句”以论证自身的“新”。

3. 写作要清晰

主要是逻辑要严密和用词准确,有层次性,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里推荐大家读一下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的经典著作《自杀论》,作者用原始实证研究的方式,对可能影响自杀的因素逐层否定,提出自杀的类型,最后得到结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

最后,作为投稿人而言,投稿被拒是学界常态,换个角度说,投稿被拒是作者以“学徒”心态向编辑学习的过程,要避免“丧气、怨气”,多一点“信心、耐心”。

(三)学术生涯管理

正如作者所言,“学术生涯是一场漫长的比赛”,作为准备进入学界或者已经在学界中摸索前行的年轻人,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仅是面对未知的恐惧,还要在现实中严格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做好十年磨一剑的准备

钱理群教授用“沉潜十年”来说明这种状态,“沉潜十年,必然是苦痛的十年”,而“新的生命就会在这苦痛的沉默中萌芽。”

2. 珍惜自己的黄金时间

首先要反思自己每天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受干扰,二是抓紧读书和研究,专心致志,最好“某一个时间段内专心做好某件事”,将研究做到“做到极致”。

3. 珍惜健康

这一点是我阅读时引发的感触,在此做一点补充。来源于身边的两个案例,一个是某大学的副校长Y,另一个是某学院的院长兼书记T。Y和T两人都是文科领域学术成绩斐然的资深教授,且都是35—40岁之间就评上教授,求学和科研都是一帆风顺。学术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就是悲剧的开始了,Y被从教授、院长被提拔为副校长,白天开会,晚上做学术,还要带研究生;T也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中学代课教师起步,打破历史的枷锁,一路到了院长,最后兼任书记工作,还要熬夜写材料申博士点。最终,Y生命停止在47岁,T则在52岁停止,作为文科领域,这个年龄段可能正属于成熟年龄。

因此,作为学者,努力工作也是应该的,但拼命工作,对于组织和领导安排“来者不拒”,一味做“老好人”,可能会“既失去健康也失去学术”,毕竟,我们是首先作为一个健康的人,其次才是作为一个学者,并最终追求“我的终极学术”。

写在最后

以上是我个人对此书的一点感想和心得体会,作为读者,读书更多是“以我为中心”并为我所用,所以作者不能奢求所有读者全部吸收,而作为作者,写作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学术背景谈论方法,所以读者也不能指望作者面面俱到。但一本书是否值得一读,相信广大的读者心中自由公允。对于后来的读者,恐怕还得提醒以下问题:

首先,本书方法因人而异。作者的学术背景“中国农村基层政治(选举)研究”,书中的研究法则主要谈及量化分析,这一点对于其他学科可能未必适用,比如语言学以语料库为基础,历史以档案为基础,文学以文本为基础等。所以需要辩证对待书中的原则方法,做到为我所用。

其次,本书的方法并非速效丸。在我看来,本书最主要的价值在于为有志于研究的人提供了一个全局视角和顶层原则,并不是一本立即生效的方法技巧书,读者应该结合本书的原则,和现实情况达成一个平衡原则。因为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年教师需要实实在在的核心/C刊文章,需要申请国家社科基金。我所知道的,一位复旦毕业的青椒,多年蛰居图书馆,每年只有不到10万的薪资,最后为了满足学术需要(买资料),在课外开设了一个写作培训班赚取经费,同时也抓紧时间做学术。

总之,方法归方法,只有落实在应用中,才会真正有所获。否则,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难以在学界谋生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