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醒》:这本美国禁书,封禁了婚姻里男女“爱和欲”的真相

 古稀老人赵 2020-04-04

'我',结婚十年,全职主妇婚姻'幸福',丈夫疼爱。

有一天,我离家出走了,遇见了一段爱情,还遇见了一段欢情,丈夫找到了我,让我必须三选一,然后我......

我们都是人类,但人类也是'动物'的一种,随着文明的进程,高度'规范化'的社会群体生活,让我们身上的'动物本能'受到'道德'的束缚。

所以,你,想'自由'吗?

1899年,48岁的美国作家凯特·肖邦,出版了她唯二的第二本小说《觉醒》,这本描写一个叫艾德娜的女人,一生试图在婚姻里寻找'婚姻的真谛'、'爱情的本质'以及'自由的欲望'的小说。

一经出版,便在当时的美国文坛上引起轩然大波,以隐隐显露的,诸如对婚姻的探讨,婚外爱情的探寻,以及'欲望意识'的觉醒等等描写,震惊了全美的书评人和读者们。

不久,《觉醒》被拿下书架,遭到铺天盖地的指责'家庭和谐的毒品'、'煽动女性堕落'、'污秽粗俗'、'怪异病态'等等,彻底被列入全美禁书,封禁长达数十年之久,直到本世纪50、60年代才被两位欧洲学者挖掘,让它得以重见天日。

时至今日,这本《觉醒》的文学价值,依然颇具争议,大致形成两种有点'争锋相对'的观点:

一方,保持'原判',但加入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观点,认为这本《觉醒》是'新女性'运动的开山之作,为'反抗'当时那个'父权制'(男权)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另一方,则从小说的故事内容出发,认为它是一部反映了当时女性反对传统婚姻的道德束缚,追求自由婚姻、爱情与欲望关系的阐述作品,兼之有一定反映社会变革意义的作品。

其实此两方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于本人来说,更愿意把这本《觉醒》看做是一个,探讨婚姻、爱情与欲望三者关系,多种可能的'思考之书'。

正如这本书,作者肖邦最开始的命名《孤独的灵魂》(A Solitary Soul)一样,这个世上有千千万万不同的人,就应该有千万种不同的看法、观点与思考。

人应该如何活着,应该如何爱,如何看待婚姻,如何追寻'欲望',其实都没有一定的答案,只在乎'你'的心。

千万年前,我们人类不断演化,但始终人性与'动物性'永远并存着,所以我们有着属于人性的爱、道德,以及延伸的'婚姻',与此同时,也会有属于'动物性'的欲望,除了繁衍用图之外,或许应该正视这种都有的基本需求。

于是,这本《觉醒》,让一切在婚姻里的'不可明说'(真相),都一一摆在台上,供大家'觉醒':

婚姻里需不需要爱?

爱情需不需要走进婚姻?

可不可以自由地爱和需求欲望?

《觉醒》:这本美国禁书,封禁了婚姻里男女“爱和欲”的真相

我们结婚了,然后......

婚姻'必须'要道德,能不能不要?

古往今来,至少在婚姻法出台'一夫一妻制'之前,在'父系男权'(其实更多的是父权。)之下,女性一直被当做私有物品。

即使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开始认识到这种'对等'的婚姻关系,更利于繁衍和维系生活之后,因为生理的'母子决定性',于是进入到现代的婚姻关系,被牢牢束缚在'道德的准绳'之上,比如忠诚、普遍与'应该'等等。

所以在《觉醒》里,作者肖邦,借以主角艾德娜在婚姻里的表现,来展示属于她对婚姻关系的'新思考'——'你爱我,对我好,所以我们结婚。'真的是好婚姻吗?

其实不只是中国,或者亚洲,应该说几乎全世界的父母,以及普遍的社会,都遵循传统'婚姻年龄',于是男男女女们,长到了'差不多'的年龄时,就自动被冠以'该结婚了'的规定

从前,通常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后来看起来开放到'自由恋爱'了,实际上,子女还是被父母的'择偶观'影响,选择结婚对象。

于是,在父母眼中,'最好'的婚姻,应该就是被对方'深爱',通常以女性最为突出,认为找到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婚姻肯定幸福。

正如艾德娜一样,初次见面,丈夫里昂对她一见钟情,然后正如'所有'被爱冲昏头脑的小伙子一样,用尽浑身解数,不断地追求取悦她,直到他们顺利进入婚姻。

艾德娜却如此理性地评价自己的婚姻:

'许多其他的婚姻一样是命运的安排。'

她正如普遍的'婚姻道德'赋予她的规则那样,默默地告诉自己'她会成为一位备受丈夫宠爱的尽职的妻子,而且她也会遵循现实世界中的法则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于是,她决定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努力去爱丈夫,去履行自己作为妻子应该做的'所有事'。

但是,很多时候,越是努力,越是事与愿违,就像千千万万个,被困在家庭中的全职'保姆'一样,多年来,百试不爽的自我催眠法就是:'我有丈夫的疼爱,物质的基本满足,家庭和谐,幸福,比很多人生活得更好。'

是的,丈夫里昂对她一向如珍如宝般疼爱,每次出差不忘留下一笔'购物款',还不忘带礼物给妻子;

有空会耐心花时间陪妻子、儿子聊天;

隔一段时间,会空出时间陪妻子去海边度假等等,似乎已经做到了一个'好丈夫'的全部。

甚至,连艾德娜任性不去参加她妹妹的婚礼,都是丈夫里昂去参加,并帮她为岳父解释,艾德娜可能是生病了,以及'最后'艾德娜提出'搬出去'住时,他不但尽量满足她的要求,还编出很多理由为她隐瞒,保住声誉。

如此看下来,是不是好到无话可说?是不是觉得艾德娜太过分?

可是,这种标准到连一丝褶皱都没有的'模范婚姻',真的是所有人内心想要的?

这个世界上太多人活在'套子'里,每天遵循着'大多数'的规律和应该去'规范'地生活,在婚姻里活地像个被制定好程序的'行尸走肉',什么时候做什么,什么时候生孩子,然后二胎,再.......

压抑了天性,压抑了感情,压抑了与生俱来的'动物性',只为了让自己成为那个大众期望的,家人喜欢的,别人羡慕的'妻子'(人),即使偶尔冒出一丝'触角',也立刻被自我催眠掐灭,然后安稳地'睡过去'。

是的,《觉醒》里的艾德娜很'坏',她把一切希望冲破传统婚姻牢笼的'离经叛道',全部归咎于丈夫的'履行职责',尽管她勇敢踏出活出真实自我的一步,但任就害怕'醒来',害怕成为那个清醒的'异类'。

于是,《觉醒》才在上市之初,受到'好丈夫、好妻子'们的一致唾弃与责难,这种直白的追求自我,被扭曲成了同情'婚外情'的证据,成了'幸福家庭'的破坏之书。

《肖克申的救赎》里,'那个'一面厌恶监狱'制度化',一面呆久了被放出来,却反而不愿意离开牢房的XX,不正像是我们这些长大进入'社会'的成年人。

最可怕的就是,我们在'固化'的社会里呆久了,为了成为大多数,而努力去适应(隐藏),去磨平自己(天性)的棱角,习惯后,就永远回不来了,'我'消失了。

《觉醒》:这本美国禁书,封禁了婚姻里男女“爱和欲”的真相

精神之爱,贪欢欲望

向左走,有爱无欲望之情

向右走,有欲望无爱之欢

'想要找出神圣的,精神上的爱情与自然的,动物式的,肉欲的爱情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确信我们都能够感知到,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情感......'

——凯特·肖邦('LOVE'访谈)

《觉醒》里,除了写艾德娜之外,其实还写了很多'一模一样'的女性:

比如'持家能手'阿黛儿,弹圣歌的法里瓦姐妹,保持纯洁的黑衣女人等等,尽管她们外貌、背景和性格是那样不同,但到了'婚姻门槛'上,她们共同完成了社会赋予女性的'生命历程'。

年少时,为'将来家庭'储备各种家政技能,有条件的还要加上可以取悦家人的艺术特长;

成年后,在家人的安排下,或者巧遇下'自由恋爱';

然后进入婚姻,把照顾'好'家庭的一切条件,视作毕生的追求,并为之奋斗与自豪;

最后,倾尽一生,付出一切之后,换来的却是一生的'失去自我',亦或空虚孤独到死。

所以作者肖邦为主角艾德娜'安排'了两条出路,向左走,与罗伯特有爱无欲望的爱情,虽然大多时候被被诟病为'婚外情'的美化和同情。

不可否认,人的一生,能遇到'真爱'(也许是自以为的。)是非常难得的事,尤其还是同步相爱的爱情,仅仅一次在沙滩上的聊天,让艾德娜陷入'在宇宙中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存在的。'的美好。

爱情是无法控制的,即使艾德娜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但做不到,于是她向丈夫提出'搬出去'的坦白。

但,可笑的是,她和罗伯特终于重逢在小屋后,艾德娜却因为'拜访朋友'而逃避和罗伯特发展欲望,没错,于她来说,爱就是爱,纯粹精神上的爱,不是占有,而是一种自然的表现。

于是很显然,罗伯特走了,留下一张'我爱你,再见,因为我爱你。'的剖白,亦是一种理性的'固守规则'。

此路不通,于是向右走,艾德娜尝试了与阿罗宾,有欲望无爱的欢爱,并为此陶醉不已。

即使难以承认,在现代社会中,进入婚姻之后的双方,会因为种种'牵绊'而减少,甚至缺失一种'合法'、合理的欲望陪伴,除了必须的繁衍,之外的需求,被压抑,被合理化忽视。

正如艾德娜和里昂的婚姻一样,是的,里昂疼爱她,但同样的,他们之间的欲望依旧只是为了繁衍,生下孩子后,成为一种按部就班,甚至可有可无的'东西',即使久久一次,却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

于是当阿罗宾诱惑她时,'她觉得在那一瞬间,她跳出了这种不忠诚的想法。'于是她顺应自己被压抑地,久到快消失的欲望,开始回应,开始享受,开始迷恋这种水乳交融般契合的美妙欢爱。

第一次,艾德娜打破了传统'女德'所宣扬的'唯一'繁衍之说,她开始认识到,欲望是一种人应有的基本需要,不仅是一种爱情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理需求。

当然,仅仅如此单一的'口味',必然难以长久,于是此路依旧不通。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女性来说:

我爱他,应该和他结婚,所以我会和他发生关系?

亦或,我和他发生关系了,所以我应该爱他,和他结婚?

这个答案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一样,而作者肖邦想说的,却是一种超过那个年代的,对'新婚姻关系'的思考,亦或对'传统婚姻'的负面指责

传统的婚姻里,'它'只允许女人爱她的丈夫,只和她的丈夫发生关系,并且只能利用孩子来拴住和丈夫的关系,没有例外。

于是,这部被美国'社会'封禁数十年的'自由之书'想要呐喊:

'我是谁?我正在做什么?我要做什么?

我不属于任何人。我属于我自己。

我有权决定我的未来,你们无权干涉。'


写在最后:

当然,在一百多年的现在,我们去看这本'禁书',只会认为故事内容有点离经叛道,顶多有点洗白婚外情的嫌疑,但是,时间回溯到百余年前,那个'规则'的时代里,就完全不同了。

是的,到最后,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让作者肖邦为婚姻找到一条'出路',所以最后艾德娜选择自溺身亡,终于有了完全的自由。

但现在的我们,只要被打开了思想,《觉醒》过来,就可以自由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真好......

相信我,可以试着读《觉醒》,醍醐灌顶的一盆冷水浇下,感觉前所未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