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世界电影第一期待,就看它了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20-04-04
疫情当前,戛纳电影节确认延期。

影迷也算见证了历史。

这是经过72届的戛纳第一次因为疫情而无法如期举办(1968年,是因为“五月风暴”而中途停办)。


戛纳电影节的标志性建筑,主会场影节宫没有像往年一样被热烈装扮。

而是打开门,收容当地无家可归人士,保护他们免受病毒感染。


这个在法国南部小镇举办的电影节,看起来离我们很远。

但电影的一年好光景,全看这里。

暂别戛纳。

也更让我们知道,有多离不开戛纳。


1
光荣

戛纳。

 中国观众对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霸王别姬》,第一部拿下金棕榈的华语片,迄今无人打破记录。
 

△ 1994年,第46届


而逐渐跑偏的红毯秀,已成为花钱就能走,直达影节宫的流量跑道。

从带着作品,不刻意而成为经典的巩俐,到霸气外露,“龙袍”上身的范冰冰,再到毫无作品,当年毯星代表的张馨予。

“戛纳亮相”已经是一个越来越贬值的噱头。

但玩归玩,闹归闹,随你“毯星”如何。

戛纳的出品永远才是最高的风光。


这些都是复杂、丰富的戛纳的一面。

分别代表着它的历史、浮光与潮流。

戛纳上承还在寒冷中的柏林,下启波光潋滟的威尼斯,并称“三大”。

但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电影节。

贵在它的大家风范,兼收并蓄。

最明显的是,把商业性与艺术性打通得最彻底,毫不扭捏。

按照惯例,绝大多数全球暑期档甚至年底、下一年年初的新片,想要掂量着一下自己的分量,或者希望赢得更多地域片商注意,那么戛纳就是首选。

至于多伦多主要服务于北美市场,因为时段的关系,成为圣诞档的前哨站。

其他量级稍微逊色的电影节也“沾光”,比如上海、香港国际电影展,也可以很方便地从戛纳竞赛或展映单元里选片。

所以,每年的戛纳除了红毯,海滩也是热闹非凡,经常能撞见好莱坞明星。

层出不穷的酒会、派对以及花哨的宣传手段都在这里出现。

△ 2014年,史泰龙、施瓦辛格等硬汉主演的《敢死队3》直接把坦克开到影节宫前的大道上


吸金、吸流量、吸眼球。

戛纳倒是颇有一些法国人浪漫开放的派头。

这些浮华的声色,的确让人流连忘返,有梦幻感。

但戛纳能给的又绝非这些。

它的包容,“中层”是献给电影人的。

戛纳有一套运行成熟并且行之有效的“捧人”传统,概括地说,就是培养所谓的“戛纳系”导演。

主竞赛、“一种关注”,导演双周单元以及影评人周单元,都有充分的跑道给全世界跃跃欲试的电影新人来展露才华,无套路,只要能在这里赢得掌声(哪怕是争议),都是“好事”。

有的新人导演会快速晋级,从一种关注到主竞赛,然后成为戛纳常客。

其中被影评人注意到的就有。

加拿大“鲜肉级”导演哈维尔.多兰,2009年,20岁就拿着《我杀了我妈妈》来到导演双周单元,后面的《双面劳伦斯》、《妈咪》、《只是世界尽头》等片都是戛纳首秀。

他被影迷戏称“戛纳的亲儿子”。

客观说他关注少数性群体的“执着”以及探索亲密关系的暗涌,极有诗意、表现力的视听语言,确实很对戛纳甚至法国关注的胃口。

△ 《妈咪》片中,儿子打开银幕画幅格式的手法,让人拍案叫绝,不但新颖,更加贴合“天生叛逆、痛苦打开”的寓意


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凭借《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拿下金棕榈大奖,他的作品频繁出现这南法海岸。


日本导演河濑直美,中国导演贾樟柯、娄烨,韩国导演奉俊昊等等,创作力最旺盛的几年,戛纳都给予充分的关注,真诚的邀约。

△ 2015年,贾樟柯45岁这一年还拿到“金马车奖”(导演双周的终身成就奖)

戛纳最“基层”的包容献给电影。

它允许尺度,允许冒犯、允许不正确。

特别是在主竞赛单元,这些年都会被质疑参差不齐,被质疑有“奇怪的片子”居然被放进来。

有被超纲尺度吓到离场的,也有被惊人场面恶心到吐、骂的。

但是,Sir以为,戛纳把控了整个电影节生态,个别、局部的失控成为话题,不但不会拖累它的影响力,反而能放长时间线看到电影本身的新陈代谢。

甚至可以说,它有足够的底气走出无菌环境。

记得戛纳影史上著名的“灾难”片。

2003年,文森特·加洛从演员转型做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完全败坏了处女作《水牛城66》的惊艳口碑。

自恋的视角、毫不节制、粗糙噪点的大尺度画面,以及不能有说服力的剧情、表演。

真实地让现场有些影评人吐了。

全场嘘声一片,甚至有影评人刻薄地说,看它还不如看我的结肠镜。


但比起唯唯诺诺的电影,烂出争议才更像戛纳做派。

对于“语不惊人死不休”,戛纳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容忍。

晃动镜头,强暴场面让人反胃的《不可撤销》。


评委会主席昆汀一意孤行要把金棕榈颁给《华氏911》,一部明摆着要搞事情的纪录片。


无论片名还是场面、隐喻,都被认为在挑战伦理的《反基督者》。


等等等。

当然,因为争议性的话题,这些电影成为当年“网红”,无数影迷趋之如骛,想看,求看,穷尽资源。

但是,争议的意义不在满足收藏、谈资,而在于这份堪称“灾难”的戛纳片单,用力地打开了电影表达的边界。

哪怕我们有自己坚守的尺度和风格,选择本身不意味着狭隘的眼光,偏执的三观。

我们通过这些电影明白,艺术表达力有多丰富(危险),它让有的人飞蛾扑火,走火入魔,但成为更多创作者精进的修罗场。

更何况,我们也了解电影的边界,而洞悉到人性乃至世界的边界。

远不止眼前这些。


危机

据主办方乐观估计,戛纳将争取在6月底、7月初举办。

还有很大的可能,因为欧洲疫情的严重被迫取消。

早在3月初,戛纳艺术总监福茂还表示:
戛纳电影节是夏季的第一个标志。为了保持乐观、保持我们的斗志,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将是第一个歌颂生命,赞扬生活,如再生般的国际性活动。

戛纳的推迟,就像一块多米诺骨牌被推倒。

往后的电影节注定都受到连带影响,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8月底9月初的威尼斯,9月初的多伦多……媒体、片商以及剧组都要另做打算。

就算两个月后戛纳能“复工”。

有一点也很难办——

戛纳惯例是80%甚至90%的电影必须要求是全球首映,这样供戛纳可选择的电影就只能集中在7月之后。

而有许多电影陆续宣布撤档,能来的还有多少。

被号称“戛纳落选者俱乐部”的威尼斯这两年明显向好莱坞倾斜,会不会成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至少从2013年的《地心引力》来说,威尼斯反倒成为奥斯卡最佳影片比多伦多更早一点的前哨站。

2017年,同时在威尼斯亮相的《水形物语》和《三块广告牌》就是来年奥斯卡赢家“双雄”。

去年《小丑》拿下金狮奖,首部在世界级电影节拿最高奖项的超英片。


因此,当戛纳延期到6月底,7月初,与威尼斯的竞争将达到白热化,不得不说都处在有限资源的消耗状态。

而对于中国影迷呢。

戛纳改期,是诸多“坏消息”中的一枚重磅。

很简单,我们很可能没办法在今年看到诸如《小偷家族》《何以为家》这样公映的戛纳爆款,来丰富我们的观影体验。


如果不是金棕榈大奖,相信哪怕是枝裕和的名气,也很难促使中国片商下定决心引进、公映。

没了戛纳,意味着接下来一年影迷要缺粮了。


3
等待

有一种声音在呼吁,哪怕是延期甚至取消,戛纳评审组能否择日宣布一下入围的名单。

这样做的好处是,给这些电影“定心丸”吃。

能够入围戛纳,实力或者观赏性就得到一定保障,就能够吸引全球的片商。

目的还是为了救市。

现在,到底哪些电影可能入围或参展还不知道。但,按照以往惯例以及风向,的确有电影大概率会在五月戛纳上大出风头的。

比如诺兰新片《信条》。


预告片里的这句台词:
你必须用全新的方式来审视世界。

完全可以作为“魔术师”诺兰立的flag,新的观影体验很可能又从他开始。

比如对称狂魔韦斯·安德森的新片《法兰西特派》,照样“马卡龙色”饱和度,照样群星云集。


早早就宣布会以4k修复版公映的《花样年华》。


还有《釜山行2:半岛》,第一集就曾在2016年戛纳的午夜展映环节首映,立刻引爆,让刚开始还顾忌调性不协调的导演延尚昊意外,“亚洲第一丧尸片”的头衔很快被递上去。

因此,时隔四年后的续集,一回生二回熟,很大可能会亮相戛纳,8月趁势在韩国本埠公映,不愁全球片商。


早就被点名、锁定的热门影片或竞赛或展映的还有:

埃德加·赖特的《Soho区惊魂夜》,河濑直美的《晨曦将至》,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记忆》,弗朗索瓦·欧容的《85年盛夏》,约瑟夫·科辛斯基《壮志凌云2:独行侠》 。


最终会如何,不知道,只能等。

这是我们对戛纳未来唯一能做的。

这枚金棕榈不仅是杰出电影人的表彰,也是长久以来被影迷认可的路标,让我们快速甄选品质、口味符合自己的电影。

回顾21世纪20年来的戛纳,多么光芒闪耀。

哪怕今年等不来戛纳,再看这20部金棕榈也足够幸福。


- 2000-2019,戛纳金棕榈片单 -

2000年
《黑暗中的舞者》
导演:拉斯·冯·提尔



2001年
《儿子的房间》
导演:南尼·莫莱蒂



2002年
《钢琴家》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2003年
《大象》
导演:格斯·范·桑特



2004年
《华氏911》
导演:迈克尔·摩尔



2005年
《孩子》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



2006年
《风吹麦浪》
导演:肯·洛奇



2007年
《四月三周两天》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2008年
《课室风云》
导演:劳伦·冈泰



2009年
《白丝带》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2010年
《能召回前世的波米叔叔》
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克



2011年
《生命之树》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2012年
《爱》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2013年
《阿黛尔的生活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



2014年
《冬眠》
导演:努里·比格·锡兰



2015年
《流浪的迪潘》
导演:雅克·欧迪亚



2016年
《我是布莱克》
导演:肯·洛奇



2017年
《方形》
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



2018年
《小偷家族》
导演:是枝裕和



2019年
《寄生虫》
导演:奉俊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