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晉祠公園(三)

 二氧化硅2012 2020-04-04

晉祠公園(一)

晉祠公園(二)

晉祠悠久的歷史,眾多的文物古蹟,歷代積澱而來的厚重人文底蘊,亭台樓閣、曲水古木的園林風光,構成晉祠獨特的魅力,正如民國初人劉大鵬在其撰寫的《晉祠志》序中寫到的,「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

公輸子祠

公輸子,就是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有名的能工巧匠,是中國建築業的祖師爺。公輸子祠又稱魯班廟,創建年代不詳,雍正八年(1730年)創修神龕,乾隆二十五年(1794年)重修。在晉祠大大小小的廟宇裏,供奉著多種神像,趙濤介紹稱這與當時民眾的民俗民風有關。「晉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但當時的人們多神崇拜,還建有供奉關羽的關帝廟,供奉天齊仁聖大帝的東嶽廟以及供奉木匠魯班的魯班廟。」

公輸子祠

公輸子即魯班,故又稱魯班廟,春秋時期有名的能工巧匠,後世尊其為中國建築業祖師爺,祠院居高臨下,景致幽雅。

巧思入神

相傳石匠、木匠、泥瓦匠們用的工具都是魯班發明創造的,他既是一名工匠,又是一個設計師。據史料記載,魯班曾發明過攻城的雲梯,能飛的木鳶,拿竹木製成鵲,能在空中飛行三日而不落,可見他是最早飛行工具的發明者。魯班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殿前檐懸掛「巧思入神」橫匾。

魯班像

多年來,因屋頂漏雨、內外墻皮剝落致魯班廟潰損嚴重,廟內局部壁畫也模糊不清。「據初步鑒定,壁畫於清代時期繪製,內容多為神話人物。」目前已完成對魯班廟內部的留底存檔和清理維護等工作,壁畫保護修復工作是魯班廟保護工程的重要部分之一。

在聖母殿的南面,水母樓前,有一座八角攢尖頂的亭子,泉上築井,井上建亭,這便是難老泉亭,泉亭創建於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年~559年),距今1500餘年。現存難老泉亭為明嘉靖年重建,鬥栱昂嘴為明代人手法,但間架結構依然保留著北齊風格。

難老泉亭雖然不大,但薈萃了眾多名聯匾額,其中以亭內梁間所懸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傅山所書「難老」竪匾最負盛名,用筆蒼勁洗練,字跡俊逸灑脫、氣韻貫通,被譽為「神奇之筆」,因之被稱為晉祠三名匾之首。此匾之下尺許,檐口處另有一橫匾,上題「晉陽第一泉」。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为晋祠风光的精华之所在,是晋水的主要源头。日夜不息、湍流不止的难老泉水,可以说是晋祠气韵所在。泉水从悬瓮山下约5米深的岩石中涌出,静水流急,清澈见底。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取名“难老泉”。泉水恒温,常年保持在17度左右,水中特有的长生萍依然是翠绿如玉,四季常青,给了晋祠勃勃生机,也给了晋祠无限魅力,引来历代文人名士的赞叹题咏。诗仙李白写道:“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呜,微波龙鳞莎草绿。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泻翠娥。”遍游名山大川的李太白,竟然如此赞赏晋祠之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则从民生角度《咏晋祠水》:“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大史学家司马光也留下“山寒太行晚,水碧晋祠春”的诗句,也许他从山寒水碧中体味到了晋祠对历史的影响。难老泉亭中挂有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先生题写的“难老”匾,为晋祠三名匾之一,被誉为是神奇之笔。长流不息的难老泉,3000年周柏与精美的宋塑侍女像一起被誉为“晋祠三绝”。

難老泉

晉祠三絕之三。

難老泉有「晉陽第一泉」之稱,為晉祠三絕之一,也是晉水主要源泉。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岩層,終年湧水,在北齊的時候,有人曾根據《詩經·魯頌》中的「永錫難老」一句將這個晉陽第一泉稱為「難老泉」。晉水有三個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魚沼泉,一是難老泉。難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晉水的源頭就從這裡流出,長年不息。

難老泉亭

北齊天寶年間(550~559)創建,明嘉靖年間(1552~1567)重建。亭為八角攢尖頂,斗拱昂嘴凸顯明代特點,間架結構仍留北齊風格,與善利泉亭南北對峙,為聖母殿左右兩翼。水上建亭,意蘊迥別。

傳說,晉祠泉水是由水母柳氏留於世間的泉水。晉祠泉水包括難老、善利、魚沼這三泓清泉。在晉祠園林信步之時,隨處可見殿下的泉水,路邊清澈的溪水,細細潺潺的石澗,讓數百間古建築猶如建在碧波之上。

善利泉,在難老泉的左側,泉流縈迴,素有「小江南」之美譽,為晉祠風景平添幾分秀雅。魚沼泉的特色是在沼上架有一橋,名叫飛梁,該橋特殊的形制讓它在我國橋梁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晝夜不捨

天地同緣

此聯上聯借用孔子名言「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含蓄地點出了泉水的活力在於永不停息。下聯摘自(《孟子·盡心上》)「上下與天地同流」,妙用「移就格」,著一「流」字,把宇宙的運轉和泉水的流動聯繫起來,意味著自然永恆,泉水日新。不僅切「難老」之題,而且予人以啓發,大自然如此,人雖生命有限,亦應自強不息,以延緩衰老的到來。聯語言約意豐,寓警策於平易之語中,堪稱佳構。

難老泉是晉陽的第一泉,它出自於斷岩層,終年向外湧水不曾間斷。泉水恆溫,常年保持在17.5℃左右,數九寒天水中特有的長生萍依然翠綠如玉,水面霧氣升騰,如白紗籠罩,猶如仙境一般。 難老泉水世代澆灌晉祠附近的千頃良田,造就了「千家灌禾稻,滿目江南田」的豐饒景象。

因泉水含有多種礦物質,水溫恆定,水質優良,所以晉水培育出的晉祠大米,米質晶瑩,顆粒飽滿,吃起來口感香醇,回味無窮,是與天津小站大米齊名的米中極品。

難老泉的出露在晉祠內聖母殿石側,泉水自懸甕山下的岩層中湧出,潛流10多米,從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龍口中流出注入塘中,看似白練飛舞,聽如鳴琴合奏,構成晉祠八景之一的「難老泉聲」。經過匯水池的十孔涵洞而流洩在外,又分為南北兩渠向東流入汾河,並在晉祠內多處地點匯積為潭。晉祠主殿前的大池,就是難老泉所匯而成,池的西側有一石雕龍首,清泉根據此處瀉入池中。

晉祠內共有三泉,魚沼泉和善利泉時流時枯,唯難老泉則長流不竭,泉水自地下約五米的岩石中湧出,清澈見底。水溫常年都保持在17攝氏度左右,因此給人們帶來了冬溫而夏涼的感覺。

從難老泉亭東行數步有一清潭,這是難老泉的出水處。池中有一小台,四周漢白玉低欄圍成船型,台上一長方小亭,亭台遠觀極似畫舫,故名曰「不系舟」。「不系舟」,出自《莊子·列御寇》「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句。宋代詩人梅堯臣有詩:「目擊高飛鳥,身輕不系舟。」「不系舟」用漢白玉低欄圍成船的樣子,因此得名。不系舟是1930年,在馮玉祥捐資和督促下,仿頤和園的石舫而做的。他以晉溪漁夫的筆名,為石坊題寫篆書不系舟額匾(今佚),並順題楹聯碧水名泉,不捨晝夜,古松老柏,難耐風霜(此聯曾掛於不系舟楹柱上,可惜抗口戰爭期間失落)。不系舟四周為難老泉流出的泉水形成的清潭。潭水冬溫夏涼,寒天水汽蒸騰,象雲霧一樣。水面有浮萍,譚底有水草,都冬夏常青。長長的水草隨著流水波動,象風吹麥浪,蕩漾起伏。有人題詩說:「涓涓難老泉,分流晉祠側,中有長生萍,冬夏常一色。」

當年李白來到這裡,曾贊嘆說:「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潭中間建有一道石堰,石堰上有十個孔,用一條「人」字形的石壩分開。其中,三個孔的水向南流出,七個孔的水向北流去,流向智伯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是晉水四渠中的主渠,穿越晉祠中部,自西南向東北蜿蜒穿流而過。在潭中還有一座石塔,名為「張郎塔」,又被稱為「中流砥柱」。在中流砥柱的下面埋著一位叫張郎的年輕人,這裡面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難老泉水是晉祠地區老百姓生活的命脈,除日常生活用水外,還用於灌溉農田。為此,晉水南北兩河的村民常常為爭水而發生械鬥,每次械鬥就會鬧成人命事故,後來有人告到了官府,由官府出面調停。官府便想了一個餿主意。在難老泉邊放置了一口大油鍋,鍋底燃燒柴火,待油鍋沸騰時投入了十枚銅錢,代表十股泉水,哪一方有人能從油鍋中撈出幾枚銅錢,哪一方便可分得幾股泉水。參加爭水的南北兩村村民面面相覷,默然不語,氣氛十分緊張。就在這時,北村閃出一位青年,十分的勇敢,他躍入油鍋,一氣撈出了七枚銅錢,而後便壯烈犧牲了。於是,北村就永遠分得了七股泉水,而南村只分得了三股。這位青年是花塔村人,鄉人稱他為張郎,北村人民為了紀念張郎的功績,就把他的俠骨埋在中流砥柱的下面,起名叫「張郎塔」。解放前,北村的都渠長一直都由花塔村姓張的擔任。當年為紀念張郎而建的石塔至今屹立在晉水源頭的清潭中,永遠向人們講述著這個悲壯、英勇的故事。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禮記

遊客中心

飛雪迎春到

心潮逐浪高

懸山響玉

汾河乃三晉母親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全長716公里,流域面積39741平方公里,約佔全省總面積的四分之一,養育了全省41%的人民。汾河源頭是三晉人民飲水思源之處,位於晉北寧武縣城西南30公里的東寨鎮西樓子山下。其水之純凈甘醇、景之優美別致,自古享有三晉第一勝境之美譽。 汾河四週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臺樓榭,風光旖旎,自古以來,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水經注》載:「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黃河)。」漢代史學家班固在他的《漢書·地理志》裏也記載說「汾陽北山,汾水所出。」北魏酈道元在他的《水經注》裏,對汾河源頭更有詳細的描述,說「管涔山重埠修岩,泉水導源南麓之下,稚水濛流。又西南夾岸連山,聯峰接勢,與左、右溫溪合,聲流異注。水上雜樹交蔭,雲垂煙接。從此水流潭漲,波襄轉泛,成為巨流。」 據史料記載汾河水資源曾經十分豐富,戰國時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漢武帝乘坐樓船溯汾河而行;從隋唐到宋遼時期,山西的糧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經汾河入黃河、渭河,漕運到長安等地,史書稱「萬木下汾河」。因汾源泉流在山谷迴響,聲若雷鳴,所以明朝時就在此修建寺廟,取名雷鳴寺,鼎盛時期僧人達300余人,為晉北名剎,後毀於戰火。清朝重建雷鳴寺,到文革中因在此修建化肥廠,遂將寺院全部拆毀。拆毀前的雷鳴寺,亭臺樓閣,雕梁畫棟,煞是雄偉壯觀。農曆每年四月初八,是這裡的傳統古會,遠近商賈雲集,遊人接踵而至,盛況空前。 現在的雷鳴寺建於1997年,其規模與壯觀雖不可與昔日相比,但今日之風光,仍然吸引著眾多的遊客。現汾源源頭景點有眾多,為省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是三晉兒女依戀、崇敬、嚮往之地。 汾河出水口建有高樓一座,名曰汾源閣。汾源閣背靠樓子山,俯臨汾河川,高十五米,上下三層。閣一層設有水母殿,塑有水母像。水母像後有一水母洞,洞內雕有漢白玉水母像,一股清洌的甘泉從水母身底的漏崖湧出,經殿底流出殿外一水潭內,潭壁鏤刻「汾源靈沼」四字。泉水過水潭由龍口噴出,懸山響玉,聲若雷鳴,瀉入魚湖。再從九龍壩的九個龍口、六個魚口溢出,匯成汾河。 溯風光旖旎秀美的汾河之源,令人遙想古人:「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之名句!更有使人經久傳唱的經典名歌一一,並由此領略和感受到「汾河流水嘩啦啦」的精髓所在啊!

霑濡懸甕

在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兩層建築叫水母樓,樓中供奉的是民間傳說「坐甕得泉」的柳氏﹐樓前上下掛兩名匾「懸山響玉」「霑濡懸甕」,不僅道出晉祠風光的最大特色,寄託了太原人飲水思源的心意,也表達了對恩澤百姓的晉水的感激之情。作家吳伯簫寫了一篇《難老泉》﹐曾被選入語文課本﹐對推廣晉祠起了很大作用。晉祠是一組祠廟建築群﹐名勝古蹟甚多﹐要遍尋相信要用上整天時間﹐真是一個歷史文化大寶藏。

水母樓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創建。樓下石洞三窟,「水母」端坐甕形座上,神態自若。樓上供水母神像和侍女像共九尊。其中侍女像既像美女,又似游魚,故稱東方「魚美人」。

滄浪之水

水母樓

水母樓是奉祀晉源水神的祠堂,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樓為兩重樓閣,重檐歇山頂,上下兩層均有迴廊。一層樓為磚砌窯洞三窟,中間一窟供奉銅鑄水母像,只見了她端坐於水缸之上,一身農家婦人的裝扮,青絲半垂,衣著樸素,一副梳妝未竟的神態。

鎦金水母神像

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甕上,束發未竟,神態自若。

關於水母娘娘,還有一段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晉祠這地方沒有水吃,老百姓吃水要到十幾裡外的山溝裡去挑水,人們苦不堪言。

在懸甕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娶了位俊秀賢惠的媳婦,名叫柳春英。她的婆母是一個又懶又饞,心狠手辣的惡女人。不管刮風下雨,不論嚴冬酷暑,她都讓春英去挑水,而且挑回來的水,只要前桶,不要後桶,說是媳婦把水弄臟了,為了虐待媳婦,還特意讓木匠做了一副尖底水桶,一路上也不能休息,回來遲點,非打即罵。

一天,春英在挑水返回的路上,遇上一位白髮老翁,他牽著馬站在路口,見春英挑水過來,懇求道:「大嫂,我和我的馬都渴壞了,請你給點兒水喝吧!」春英為難了,讓喝吧,那麼遠挑一擔水眼看就要到家,還得返回去再挑,肯定要誤時,要挨打。不讓喝吧,眼看老人和馬都渴的不行,多可怕啊!想到這裡,春英毫不猶豫把水讓老翁和馬全喝了。這樣一來,春英回到家中不僅沒有飯吃,而且還挨了婆婆的一頓毒打。

第二天,春英挑水又走到那個路口,那個老翁又等在那裡要喝水,春英又讓他們喝了個飽。第三天又是如此,這時老翁笑吟吟地對她說:「大嫂,你的心腸太好了,我是白衣大仙,特來考驗於你,送你一條金絲馬鞭,回去後把馬鞭放入水缸,用水時只要輕輕往上一提,水就滿了,千萬要記住,不能把馬鞭提出缸外。」說完老翁便不見了。

春英回到家後,按老翁的話一試,果然清水滿缸,春英高興地把此事告訴全村鄉親們,讓他們到自己家裡挑水,鄉親們萬分感激,這下可把春英的婆婆氣壞了。一天吃過早飯,婆婆把春英叫到跟前,假惺惺地說:「自從你嫁過來還沒有回過一次娘家口今天是個好日子,你就回去看看你爹娘去吧!」春英第一次看見了婆婆的笑臉,加上很久沒有見過爹娘了,便高興的收拾了一下,起身回娘家。臨走時再三告訴婆婆,千萬不要把馬鞭提出缸外,否則就會發生水患。婆婆點頭答應,告訴春英放心去吧!

就在春英回娘家的第二天,婆婆就急不可耐的把馬鞭提了出來,頓時大水湧出缸處,水越流越急,越流越大。水流到了街上,衝垮了房屋,把春英的婆婆也衝走了。

此時,春英正在娘家梳頭,聞此消息,她連頭上的梳子也顧不得往下取,飛奔回婆家、迅速地衝進廚房,拿起一把蒲團蓋在水缸上,自己一屁股坐在上面,洶湧奔流的水被制服了,一股清清的泉水從柳氏坐的水缸底下源源流出,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難老泉水,而春英則永遠沒有離開這個水甕,從此坐化成仙,這一坐就坐了400多年,直到今天。《水母娘娘》的傳說故事現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行列,被後人廣為傳誦。

在水母樓的二層塑有水母成仙像,肅穆莊重,雍榮華貴。在神龕兩側分列侍女塑像8尊,前看人形,後看魚形,被稱作「東方美人魚」。我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評價道:「水母樓彩塑,工藝技巧一般,但構思精巧,設計神妙,是世界之最。尤其8尊侍女像,不像西方華沙美人魚是人身魚尾的生硬組合,而是運用中國獨特的寫意手法,整個人的身體如魚形,在似與不似之間,與其說形似不如說神似。這種意到而筆不到的藝術神品,實在是西方現實主義、自然主義雕塑所望塵莫及的。」樓上南北兩壁繪有明代壁畫,內容為水母出行仙儀圖。

挹爽

挹,從泉流中棒水,手觸水而感周身涼爽,故名之曰“挹爽”。《挹爽》是宋代詩人白玉蟾所做的詩詞之一。

詩詞原文:

高人今居筆架山,蒼煙冥濛常風寒。

西壁千岩青未了,萬頃嵐光薄清曉。

曉來軒窗敞且明,風櫺月牖一壺冰。

雞聲未斷鐘聲起,起飲沆瀣朝紫清。

人間紅塵刺人眼,世上蝸蠅徒爾亂。

豈復知此爽氣佳,已被高人俱佔斷。

真趣亭

難老泉亭前邊有一座小亭,名曰真趣亭。亭子不大,四檐飛翹,琉璃瓦頂。亭柱上刻有一幅亭聯:

穿花蝴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這兩句寫曲江春景——來往的蝴蝶在花叢中時隱時現,點水的蜻蜓在湖面上緩緩飛舞。蝴蝶戀花,在花間回環飛舞,故用「穿」。蜻蜓蘸水,一觸即起,故用「點」。蝶身就有花紋,在花叢中忽隱忽現,如隱如現,要透過深深的花叢才能看見。「款款飛」乃形容蜻蜓點水時的從容,緩緩飛動。這樣寫,真是絕妙入微,工細之極。觀察體物之妙,不僅寫小景如畫,而且從小景見大景,使人感到一派明媚春光的美,這兩句是杜詩中別具一格的名句。宋人葉夢得在《石林詩話》中評論說:「‘深深’字若無‘穿’字,‘款款’字若無‘點’字,皆無以見其精微如此。然讀之渾然,全似未嘗用力,此所以不礙其氣格超勝。」

汰浴洗衣

洗澡,廣東人稱「沖涼」,上海方言為「汰浴」,老上海則慣說「淴(音huo)浴」。

洗耳洞

真趣亭下面有個「洗耳洞」。洗耳,是表示不願宦海為官的意思。

真趣亭

單檐歇山頂涼亭,平面呈長方形,四壁敞空,亭四面皆有扁額題字,分別為「清潭瀉翠」、「真趣亭」、「挹爽」、「迎旭」。登臨亭中,憑欄觀賞,盡顯晉祠之幽雅別緻。

臺駘廟

位於聖母殿南側,與聖母殿北側的苗裔堂左右對稱。創建於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由晉祠東莊高汝行出資興建。傳說,高汝行在明嘉靖年間升任浙江按察司副使後,有一次乘舟橫渡長江,行至江心,忽遇狂風巨浪,險些喪命,而救其脫險者,自稱是台駘。嘉靖十二年高汝行榮歸故里,為感激神恩,故出資興建台駘神廟,以示紀念。清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年間修葺,1956年由政府投資重建。殿中央供台駘神像。

台駘(昌寧公),為金天氏少昊的後代,是张氏始祖。任玄冥师之职,专门负责治水。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天福年民(936~943)被追封為昌寧公。宋代追謚靈感元應公。台駘死後被汾河沿岸百姓廣為供奉,太原、寧武、汾陽、侯馬等地至今仍存有多處台神廟,其中歷史上始建最早、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位於侯馬市西台神村北的古翠嶺上,傍汾而立,地望極佳。

功在汾川

上古時,煙波浩淼的汾河本來是由北往南,至三門峽方向浩浩注入黃河的。但通過研究考證,卻驗證了當時晉南一帶由於地殼頻繁運動,中條山不斷隆起,致使汾河下游河道中斷,河水四溢,發生汾水與洮河(今涑水)爭道的現象,洮河排泄不暢,造成晉南大面積洪災。便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台駘登場了。上古時期,由於生產力比較落後,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對很薄弱,所以對於風雨雷電,洪水旱澇等自然現象認為是上天作祟,向人類施以懲誡,所以一旦災害來臨,往往以為是神靈震怒,並不會主動參與到與自然鬥爭中去。因而當汾河泛濫,洮水洶湧,多數人只會虔誠地祈禱神靈禳災滅禍,消極抵御洪水,做不到認真對自然現象加以分析而有所反應。台駘的適時出現,其面目已不僅僅是晉南地域百姓的拯救者,而是人類發展歷程中,通過智慧認識和改造自然邁出堅實一大步的踐行者。面對滔滔洪浪,經過艱苦細緻的勘察測量,台駘在今侯馬台神村一帶汾河大拐彎處開鑿出了新的汾河河道,使南北流向的汾水開始有目的地滾滾向西,與洮水分開水道,形成了今天的汾河水系分布格局。而附近的東台神和西台神二村,也成為汾河流域唯一一處以台神命名的村落。台駘死後,其歷史功德久久流傳,人們立廟造碑,把他推崇為「雨神」和「雨師」。每逢農歷五月十八日,汾河沿岸的許多地方都要舉行傳統廟會,百姓齊聚台駘廟,盛況空前,以此紀念這位「能御大災,能抵大患,有功於民」的一代治水大師。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天福年間(936~943)台駘被追封為昌寧公,宋代又被追謚靈感元應公。

台駘一生活動在汾河流域,對山西有拓荒之勳,啓蒙之恩,開化之惠,是名符其實的「開發山西第一人」。台駘先於共工孔壬、鯀禹父子之前治水並取得巨大成功,亦無愧「華夏治水第一人」的贊譽。在他的治理下,汾河流域根治水患,當地百姓安居樂業,繁衍後代,使晉南成為一片適宜人類生息的沃土,並加速了當地社會、生產、文化等方面優於其它地域的發展,更為其後的堯、舜、禹相繼在晉南建都(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奠定了地理與物質上的先決條件,使華夏文明在晉南薪火相傳併發揚光大。後人致以台駘極高的敬意,台神廟神龕的一副對聯對台駘的事跡作了很好的概括:「統系出金天,障澤惟勤,三晉人民歌聖德;謹猷在汾地,安瀾普慶,一方保障賴神功。」台神廟楹聯又曰牶「能業其官障澤宣汾昭亙古,永垂厥德平汾靜浪到於今。」5000年悠悠歲月,台駘的功績與影響猶如涓涓細流無聲地浸潤著整個三晉大地。

台駘:男,華夏族,黃帝的五世孫、少昊的玄孫,為帝嚳的治水官。

他所屬部族是最早的一批晉人,事跡散見於《左傳》《山海經》《史記》《水經注》等古典籍。傳說台駘是一位了不起的治水大師,遠在荒蠻上古時,洪水滔天,泛濫成災,被授為玄冥師(負責治水的官吏)的台駘為平水患,輾轉於甘肅、陝西、山西、青海等廣大地區,降伏水魔,造福人民。對於台駘的功績,許多歷史文獻中均有「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台駘。台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帝用嘉之」的記載。台駘子承父志,經過長期艱苦的與洪水作鬥爭,九州滌陂,四海會同,終於以告成功於天下。從此,水歸河道,眾民乃生,萬國為治。因為治水有功,台駘受到帝顓頊的嘉獎,被封為掌管汾州一帶的地方官員,並受到當地沈、黃、蓐、姒等國家的祭祀。台駘死後,被尊為汾河之神,又稱台神。

家族:

華胥氏—伏羲(配女媧)—少典—黃帝—少昊(又名玄囂)—蟜極—張揮—昧、般—允格、台駘

台駘廟

明嘉靖十二年(1533)創建,1956年重建。殿中央供明代木刻台駘像,左供土地神,右奉五道神。相傳台駘原為張氏始祖,後因治水有功,被尊為汾水之神,簡稱水神。

古柏泉宗

「古柏泉宗」是指晉祠三絕中的周柏和難老泉。

《晉祠志》載:「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 老百姓也常說,「不到晉祠,枉到太原。」 位於晉水之濱的晉祠,最初是為紀念周代晉國的始祖,周武王之子唐叔虞而建;而其中的主要建築聖母殿則是為了奉祀武王的妻子,即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親邑姜所建。

如果你曾留意過懸掛在聖母殿中的一些匾額,「惠普桐封」、「惠洽桐封」、「澤溥桐封」——它們都在講述著同一個古老的故事——「桐葉封弟」:

西周初年,周武王平定天下之后不久便去世了,他的儿子姬诵即位,也就是历史上的周成王。当时周成王尚年幼,所以朝政大事暂由他的叔叔周公掌管。

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有一天,周成王和他的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成王在梧桐樹上摘了一片葉子,削成一個上尖下方的玉珪形狀,然後交給叔虞說,我把它賜給你去做唐侯吧!玉珪是古代帝王、諸侯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一種玉制禮器,成王將玉珪授給弟弟叔虞,就意味著要封叔虞為侯。可是當時兄弟倆都還是小孩子,並不懂得這一點。

侍立一旁的史官把成王的這句話記錄了下來,並向他請求選擇吉日對叔虞進行分封。成王說:「吾與之戲耳」,我只是在和弟弟戲耍。史官說:「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意思是說,天子一言九鼎,說出來的話要被載入史冊,要舉行禮樂封典來實行。「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地就在今天的山西境內。叔虞後以封地為氏,又被稱為唐叔虞。

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燮繼位,遷都於晉水之旁,因改國號為「晉」,從此開創了晉國縱橫六百年的歷史。山西簡稱晉,也由此而來。

後人為紀念唐叔虞,在晉水源頭、懸甕山下修建了一座祠堂來祀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即今天的「晉祠」。「桐葉封弟」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天子無戲言」所表現出的守信美德亦被人們千古頌揚。

惠澤長流

含弘光大

出自《易·坤》:「﹝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孔穎達 疏:「包含宏厚,光著盛大,故品類之物皆得亨通。」後因指恩德廣被,寬厚仁慈。

1.含弘:包容博厚。

《後漢書·劉愷傳》:「有司不原樂善之心,而繩以循常之法,懼非長克讓之風,成含弘之化。」

三國 魏 嵇康《幽憤詩》:「大人含弘,藏垢懷恥。」

唐 劉禹錫《請赴行營表》:「以忠義感脅從之伍,以含弘安反側之徒。」

2.光大:光明正大;顯揚;發展。

宋·蘇軾《贈韓維三代·祖保樞魯國公敕》:「朕方圖任股肱之臣,以光大祖宗之業。」

《彖傳》說,廣闊無際的大地是生成萬物的根源,萬物都依靠它而成長,柔順而秉承天道的法則。大地深厚且載育著萬物,它的功德廣闊無窮。它蘊藏著弘德、光明、遠大的功能,使萬物都能順利地成長。雌馬屬於地上走獸、具有在大地上無限奔馳的能力,她的性情柔順祥和,有利於守持正道。君子應該效仿這種品德而行動,如果遇事爭先居首就會迷失方向,如果跟在人後順隨大勢就能找到常規。往西南方向可以得到朋友的幫助,是因為與同類同行。往東北方向將失去同類則有害無益。儘管這樣,最終也是吉利的。安順且守持正固的行動將是吉祥的,因為應合了大地廣闊無極的柔順之德。

潛通元化

惠普桐封 惠流三晉

聖母殿是晉祠的主殿,也是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歌頌晉水,晉祠主人的主要場所。僅在晉祠聖母殿一處懸掛的匾額楹聯就達 25 塊,其中不乏皇帝御筆所書。這25 塊匾額楹聯中出現錯字的就有 5 塊,分別是「惠洽桐封」「惠普桐封」「惠流三晉」「惠澤長流」「靈源惠澤」。其中「惠流三晉」為光緒皇帝御筆所書,「惠洽桐封」「惠普桐封」為同治皇帝御筆所書。

而且這五塊匾額都不約而同錯在了「惠」字上,或缺一筆,或缺兩筆。清朝的文字獄盛行,在這裡的錯字都是為了避諱聖母殿主人名號而刻意書寫。因為聖母在明洪武年間被加封「廣惠顯靈昭濟聖母」,所以在聖母殿懸掛的匾額都選擇了缺筆避諱。

坤厚載物

意為大地寬厚而能載萬物。語出《易·坤》:「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後漢書·皇后紀贊》:「坤惟厚載,陰正乎內。」

三晉遺封

「三晉遺封」是慈禧的御筆。「三晉」是秦統一以前,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國。

所謂「三晉」就是趙國、魏國、韓國。「三家分晉」、「晉分三家」的意思,指的是中國春秋末年,韓、趙、魏三家聯合滅掉了同為晉國四卿的智氏,瓜分晉國的事件(公元前403年)。據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記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並提到「三晉」這個述語。三晉,實際上也是後世對這一段歷史的統稱,史學界以此作為東周時期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遺封」,就是前人留下的東西,「三晉遺封」其實是指古人在晉祠留下的人文建築和景觀。

春秋末期,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

公元前458年,智伯聯同韓、趙、魏三家共滅範氏、中行氏,私自瓜分了這兩家的封地。晉定公大怒,派使者去請齊、魯兩國出兵討伐四卿。四卿得到消息後,聯合出兵攻打晉定公。定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結果病死在路上。

定公死後,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史稱晉哀公。智伯獨攬朝政大權,成為晉國最大的卿,其他三卿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後來,智伯野心越來越大,讓三卿各拿出一萬戶封獻給智國。韓、魏兩國都獻出了一萬戶封,唯獨趙國沒有獻。智伯大怒,立即派人傳令,讓魏桓子和韓康子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趙襄子。

公元前455年,智伯率領中軍,韓家的軍隊擔任右路,魏家的軍隊擔任左路,三隊人馬直奔趙家。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忙找謀臣張孟談商量。張孟談建議趙軍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

隨後,智伯將晉陽團團圍住。趙襄子吩咐將士們堅決守城,不許交戰。晉陽被趙國死守了兩年多,三家兵馬始終沒有能把它攻下來。見此情形,智伯決定採用水攻,他命人在晉水旁邊另外挖一條河,直通晉陽,又在上游築起壩,攔住上游的水。在雨季水壩上水滿的時候,又命令兵士在水壩上挖開了個豁口,讓大水直衝晉陽。城裡被淹,趙家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頂上去避難。可是,晉陽城的百姓恨透了智伯,寧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趙襄子非常著急,對張孟談說:「民心雖然沒變,可是要是水勢再漲起來,全城也就保不住了!」

張孟談說:「我看韓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讓給智伯瑤,是不會心甘情願的,我想辦法找他們兩家說說去。」

當天晚上,張孟談偷偷出城,先找到了韓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約他們反過來一起攻打智伯瑤。韓、魏兩家正在猶豫,經張孟談一說,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裡,過了三更,智伯正在自己的營里睡著,猛然間聽見一片喊殺的聲音。他連忙從臥榻上爬起來,發現衣裳和被子全濕了,再定睛一看,兵營里全是水。他開始還以為大概是堤壩決口,大水灌到自己營里來了,趕緊叫兵士們去搶修。但是不一會,水勢越來越大,把兵營全淹了。智伯正在驚慌不定,一霎時,四面八方響起了戰鼓。趙、韓、魏三家的士兵駕著小船、木筏一齊衝殺過來。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計其數。智伯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馬逮住殺了。

趙、韓、魏三家滅了智家,不但把智伯侵佔兩家的土地收了回來,連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後,他們又把晉國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晉國成了趙、魏、韓三足鼎立的局面。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一起要求周天子分封他們為諸侯。早已名存實亡的周威烈王眼看回天乏力,只好順水推舟,正式冊封三家為諸侯,三家分晉成為了事實。此後,韓(都城在今河南禹縣,後遷至今河南新鄭)、趙(都城在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今河北邯鄲)、魏(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今河南開封)都成為中原大國,加上中原強國秦、齊、楚、燕,並稱為「戰國七雄」,開啓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割據爭雄的時代。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國瓜分了晉國公室僅有的土地,廢掉晉國最後一位君主晉靜公。晉國徹底滅亡。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是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就以這一事件作為開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在三家分晉的故事中還有一個小插曲。韓、趙、魏滅智以後,一天,張孟談向趙襄子告別。趙襄子急忙輓留。張孟談說:「你想的是報答我的功勞,我想的是治國的道理,正因為我的功勞大,名聲甚至會超過你,因此才決心離開。歷史從來沒有君臣權勢相同而永遠和好相處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請你讓我走吧!」趙襄子只好惋惜地答應了。張孟談辭去官職,退還封地,隱居到負親丘去,在那裡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這就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一典的來歷。

顯靈昭濟聖母

宋代建築太原晉祠聖母殿華帶牌: 牌面的長寬比是每長一尺、三字,厚四分。牌面後邊四周用木楅加固,因日,養心殿匾額。

靈源惠澤 萬𢑥含孳

山西地處萬里黃河的中游,也是海河水系的源頭,華夏兒女在這裡引水灌溉,創造了燦爛的黃河文化。山西省河流分屬於黃河與海河兩大流域,在這所有的河流中,汾河是省內最大河流,長710公里,縱貫省內中部,是省內主要農業地帶。因為有汾河的存在,晉人逐水草而居,繁衍生息,創造文明。

晉祠位於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甕山南麓,晉水源頭。這裡,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築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在蒼鬱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蜒穿流於祠廟殿宇之間,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使遊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晉祠的山美,樹美,建築也很美。最令人陶醉的還是那甘醇清涼的晉祠泉水。

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晉祠有三泉,即善利、聖母、難老三泉。這三股清泉為晉祠增添了小橋流水的情趣,曲徑通幽的意境。信步園林,只見這裡一泓深潭,那裡一渠澈水。殿下有泉,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石間涓流潺潺,如絲如縷;林中碧波閃閃,如錦如緞。無論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線充足,游魚、碎石、水草,瀝瀝可見。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寫下了「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的佳句。北宋詩人範仲淹的詩句:「千家灌禾稻,滿目江鄉田。」「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亦是詠頌晉祠泉水的。

晉祠泉水的形成時期,距今至少有二三百萬年了。最早記載見於《山海經》:「懸甕之山晉水出焉。」晉祠水源的補給,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靠汾河河水和大氣降水的補給。晉祠泉的湧水量四季穩定,水溫恆定,水質經久不變,清澈晶瑩,富含礦物質。

晉祠三泉的水從洞中汩汩流出,千年不息,晝夜不捨,世代為人類造福。早在公元前453年的戰國時代,晉祠泉前已修建渠道,使用泉水澆田。經歷代人民的不斷修繕,到宋時,晉祠一帶已呈現出「千家灌禾稻,滿目江南田」的景象。

聖母殿聖母殿為晉祠古建三絕之一。位於中軸線終端。建於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木構建築,殿內沒有立柱。聖母殿採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去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內顯得十分寬敞。是宋代建築的代表作,對於研究我國宋代建築和我國建築發展史都很有價值。

現公認奉祀的是姜子牙的女兒,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親邑姜。聖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帔,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每年陰曆七月初二,晉祠當地民眾都會舉行儀式祭祀聖母,水鏡台上下熱鬧非凡。

楊廷璇題山西太原晉祠外聯:

溉汾西千頃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數十里,淆之不濁;

出甕山一片石,冷於夏,溫於冬,淵淵有本億萬年,與世長清。

祁雋藻撰,費新我重書內聯:

懸甕山高,碧玉一灣分晉水;

剪桐澤遠,慈雲千古蔭唐村。

懸甕倒流,泉水清於秋水碧;

剪桐毓秀,蓮花開處稻花香。

——吳重光

對水溶溶九涯珠玉盪天光;

靈泉浩浩萬頃琉璃窮地脈。

廊下兩尊高大的泥塑武士,披掛玲瓏,身高約一丈三、四,身粗約四尺。武士分列兩旁,手持寶杵、金瓜,神態儼然,眉須口鼻栩栩如生。也是形神兼備、不可多得的佳作。

聖母殿旁邊有個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並序」。 碑高195釐米,寬120釐米,厚27釐米,方座螭首額書飛白體「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當年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後到此酬謝叔虞神恩,銘文歌頌宗周政和唐叔虞建國策略,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鞏固唐皇室政權。全文1003字,行書體,勁秀挺拔,飛逸灑脫,骨格雄奇,頗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刻工洗煉,是僅次於《蘭亭序》法帖的傑作,可謂行書楷模。

聖母殿

晉祠主殿。創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九年(公元984年)。殿高19米,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大殿四周圍,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的最早實例,前廊進深兩間,極為寬敞。廊柱上八條木雕蟠龍,是中國現存古建中的孤例。聖母殿是中國宋代建築的代表作,對研究中國建築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晉祠三大國寶建築之一。

在聖母殿內完整地保存了43尊彩繪泥塑像,除神龕內兩尊小像為明代補塑外,其餘皆為北宋塑造。其中有主像1尊,侍從像42尊。主像聖母邑姜,形象碩大,她頭戴鳳冠,霞帔珠瓔,凝神端坐於鳳椅之上,在其身後以浩瀚波濤裝飾的神龕圍屏襯托下,有一種莊重安詳的威嚴感覺。神龕兩側的待從像中有:身著男裝的女官4尊,宦官5尊,侍女像33尊。這組雕塑是根據北宋宮廷「六尚制」(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書)塑造的,逼真地反映出北宋宮廷生活的真實場景,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他們各有專職,身份性格無一雷同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造型生動,姿勢自然,加之她們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是典型環境中典型性格的刻畫。

神龕下兩位宦官者是傳令官。因為在宮廷里有一個規矩:下官不能用正眼看帝王和皇后。但作為傳令官,他們又生怕錯傳或漏傳聖母的每一句話,所以他們察顏觀色,用眼睛的余光偷偷地窺視著聖母,身體也在盡力地向內傾斜,以便能夠聽清聖母的每一句話。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的內側耳朵要比外側耳朵稍大一些,說明他們的確是在竪著耳朵非常認真地聽著聖母的每一句話,是兩位盡心盡責的傳令官。

沿南牆東起第二尊,這是位老年宦官,你看他,肩搭毛巾,兩手合抱,眉宇間流露出愁苦之色。他是為聖母做飯的廚役,在宮中做了大半輩子的飯,每天都要向聖母問咸問淡,又到吃飯時間了。該為聖母做些什麼呢?他非常發愁,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第四尊是一位老年侍女,頭戴高冠,身穿直領對襟長衫,從她的身材看,年輕時可能是為聖母獻歌舞的侍女,現已年老色衰,不受重視,似乎沒有了和別人爭強鬥勝的條件,被貶在後宮做粗活。她歷盡滄桑,在她的眼睛里已沒有了希望和嚮往,有的只是冰冷的蔑視和犀利的洞察,她微微下撇的嘴角,說明她對自己的生活非常不滿。正象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上陽白髮人》詩中所描述的悲慘情景,「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生。」

這位「捧印」的侍女,她莊重矜持、不苟言笑,顯示了她已深得信任,也深感自己職責的重要。因此,全神貫注於所拿的「印璽」,一手捧托、一手護持。尤其這護持的手,將怕碰、怕磕的心態表現得十分貼切。她穩重而老練,眼神極為鋒利,卻含威不露,嘴角有力,顯然是一個很有判斷力,辦事果敢的婦女。也許是由於職務關係,她生活比較優越,外形顯得較為豐滿。

北邊依神龕右數第二尊,是位歌舞侍女,你看她,手持絹巾,頭戴紅包巾。長的眉清目秀,身材苗條,是在宮中為聖母唱戲的女子。她動作優雅,美麗而恬靜,含蓄而大方,頭微微低垂,正面看,她含羞帶笑,似,乎剛為聖母唱完一曲,受到聖母的誇贊,一副感激和滿足的神情。然而,從側面看,她眼睛紅腫,眼角含淚,一副悲苦的樣子。我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對此尊雕塑頗感興趣,曾評價道:「一笑一顰,似訴平生」。雕塑用寫實的手法、傳神的技巧刻畫了一個女戲子複雜的內心世界。

橫排中間是一位身材纖弱,丰姿綽約的中年侍女,你看她雙手捧心,神情落寞,好像有滿腹心事,幽恨怨帳,一肚子的不捨時宜。一看便知,她是位自尊心極強,不會討好,不肯隨和,連別人的同情都會拒絕的姑娘。這種種的心態是通過正側兩面都呈微微的「s」狀的大線條所體現的,而總的造型極為內斂。自上而下與動態線相一致的直線衣紋,體現了她優美柔和中的倔強氣質。她對周圍一切不予理彩的眼神,更顯出心高氣傲,孤芳自賞的韻味。

沿北牆東起看第四尊,這是一位小侍女,她似乎剛剛入宮不久,她聰穎灑脫,伶牙利齒,還不時搞些惡作劇,戲弄別人,以討得主人的歡心,深受寵愛使她常常得意忘形,經常和周圍一些侍女拌嘴吵架。可是這一次卻被別人拆穿了她的小把戲,她可真有點生氣了,脖子一歪,袖子一甩,小嘴一撅,打算到聖母那兒告一狀。由於她入宮時間不長,尚無經驗,表現出的是活潑輕鬆的形象。

中央美院錢紹武教授稱她們簡直是《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很有個性。「聖母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懸甕山泉流玉磬,飛梁荇苕布蔥珩。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1959年的一天,郭沫若先生遊覽了晉祠這座山環水繞、古木參天的北方園林後,留下了這首對晉祠勝景生動描述的著名詩篇。梅蘭芳先生參觀晉祠時,看到這組塑像後曾發出這樣的贊嘆——神品。1954年,我國雕塑藝術大師劉開渠先生年到這組雕塑後,不禁發出如此的感嘆:「這是人的社會、令人難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最偉大的雕塑品之一,在我國雕塑史和美術佔有重要的地位。」

侍女們生活的年代距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藝術卻把她們真實,永遠地再現給了後人,告訴我們,在1000年前,有這樣一些人就是這樣地生活著。不朽的形象使我們充分感受到藝術的神奇,這就是晉祠宋塑帶給我們的感悟和啓迪。

堂前一聯曰:

沛澤共汾川,十里稻畦流碧玉;

剪圭分參野,千年桐蔭普黎民。

宋代塑像

聖母殿內的宋代彩色泥塑,是宋代宮廷生活的真實寫照。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身體的豐滿與俊俏,臉龐的清秀與圓潤,各因性格和年齡而異;口有情,目有神,姿勢自然,呈現出極不相同的思想感情與個性特徵。它們是宋代宮廷生活的典型人物造型,是中國古代社會難得的現實主義傑作,是雕塑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在中國古代雕望藝術寶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聖母殿雕塑

聖母殿的中央是「邑姜」像,左右兩廡有40多位侍者。在聖母殿內尚存的43尊彩繪塑像中,除聖母像兩側的小像是後來增補的外,其餘都是宋初原塑。在大殿正中幔帳內的聖母,頭戴鳳冠,面部靜謐慈祥,雙腿盤坐在木制的方座上,一隻手放在胸前,一隻手放在腿上,手指隱在袖內,身上穿著的蟒袍沿著膝蓋垂向座位下邊,整個塑像形態顯得穩定而端莊。侍從都是各有專職,身份、性格也是無一雷同。

郭沫若先生曾有詩雲,「聖母原來是邑姜」,那麼邑姜又是一位怎樣的婦女呢?邑姜,是西周時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以及晉祠的主人唐叔虞的母親,西周名相姜子牙的女兒。那為什麼要在晉祠供奉邑姜呢?在宋仁宗天聖年間,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封其母邑姜為顯靈昭濟聖母,古代社會「母以子貴、妻以夫榮」,因此把她供奉到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內。隨著時間的推移,聖母殿已經成為晉祠的主體建築,呈「領袖群倫」之勢,邑姜也就成了晉祠當之無愧的主人。近來,經過專家學者的考證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這尊聖母像「原來不是邑姜」,而是當時的皇后劉娥。說起來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劉娥原本是四川成都人,十五歲時跟隨做銀匠的丈夫龔美來到汴梁謀生。由於生計艱難,龔美準備把她賣掉。當時的襄王趙恆發現劉娥儀容秀美,於是納為妃子。趙恆做了皇帝以後,劉娥為了掩飾自己出身卑賤,於是攀附五代時期屢出帝王將相的太原劉氏為先祖,成了河東太原人。趙恆去世以後,劉娥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處世。由於她生性警悟,聰明好學,有唐代武則天遺風。在她主政的十一年間,興利除弊,選賢用才,浚通河道,大興改革之風,國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因此,太原守吏在她的「故鄉」修建了聖母殿,表面上是弘揚邑姜德風,實質上是為了彰顯當時的皇太后劉娥的功業。

提到的「四十宮娥像」,就是蜚聲海內外,被譽為「古今中外歷史上最偉大的雕塑作品之一」的四十三尊宋代彩塑。 這是晉祠國寶建築聖母殿,她是北宋原物,也是祠內現存建築中的元老。大殿莊嚴古樸、氣勢不凡、蔚為壯觀,是我國宋代建築的典範。正是有這座遮風擋雨的大殿的庇護,這些宋塑侍女像才擁有了千年風韻成為驚世之作。

宋、遼、金時期,由於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銳,戰亂不止,人們精神空虛,祈求安寧和平,佛教和道教借此時機而廣為流傳,佛寺道觀遍布國中,大造宗教偶像成為時尚。山西地處佛教道教的中心,寺觀雕塑藝術也進入了持續發展的時期,出現了佛道爭美、各呈異彩的局面。因而宗教偶像也就成了這一時期彩塑創作的主流。但聖母殿中的這四十三尊宋代原塑卻別出心裁地將表現對象從虛無縹緲的神轉向有血有肉的人,這其中又有什麼特殊的背景呢?宋代彩塑繼承了唐塑的優良傳統,在創作傾向方面,經歷了由宗教神化向民族化和世俗化演變的過程,之後又進一步發展到現實主義的新高度。這組國內罕見的侍女群像,在藝術風格上,已經擺脫了南北朝以來宗教和神的束縛,而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刻畫上,它所表達的思想內涵決不會是建築主人的意圖,而恰恰是雕塑藝人的深刻構思。從中,我們看到了北宋社會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真實人物,體會到她們之間的社會和由此產生的複雜心態和深刻個性。

從對處於主導地位的佛的全力描寫,到對從屬地位的菩薩、弟子的關注,進而轉化到對世俗人物的深入刻划,這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重大進步和飛躍,也是宋代彩塑的一個重要的時代特點。從雕塑藝術風格來看,如果說五代彩塑中許多作品還承襲了唐代遺風的話,那麼山西的宋塑則可以說是首開了一代新風,在傳統風格上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塑像形神兼備,風格寫實流暢,特別是在人物性格刻划、感情特徵描寫方面具有了超越前代的創新。聖母殿的宋塑侍女像就是記錄這一變遷的活化石。

膏流碧玉

德洋恩溥 靈爽式憑

木雕盤龍

聖母殿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檐歇山頂,黃綠色琉璃瓦剪邊,殿高19米。前檐下8根立柱上8條木蟠龍環繞而上,為晉祠古建三絕之二。木雕盤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盤龍雕柱,雕於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條龍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活靈活現,周身風從雲生,一派生氣,雖已近千年,鱗甲須髯。顏色褪盡,但坦露原木色依然威猛。

澤被河汾 惠洽桐封

魚沼飛梁

(此圖片源於網絡)是晉祠的又一座國寶建築。古人對池和沼的區別是:圓者為池,方者為沼。由於這是一個方形水潭,所以稱「沼」,因沼中原為晉水第二大源頭,流量甚大,游魚甚多,所以取名魚沼。

飛梁是在魚沼上架起的一座十字形橋梁,從高空俯視,象一隻大鵬展翅欲飛,形狀典雅大方,沼內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斗拱和枕梁,承托著十字形橋面,就是飛梁。這種形制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式,現存實物僅此一例。它东西向前接獻殿,後連聖母殿,兩端下斜至岸邊,與地面平,形成一組不可分割的整體。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它下折的兩翼與聖母殿上翹的殿角遙相呼應,一起一伏,一張一弛,更顯示出了飛梁的巧妙與大殿的開闊。古人說:「架虛為橋,若飛也」。所以稱它為「魚沼飛梁」。

現存飛梁為北宋與聖母殿同時修建,仍保持原結構特點。它是我國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橋的雛形。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評價:「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例則僅此一孤例,絢為可貴」。作為我國古代橋梁中僅見的孤品,該橋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橋梁建築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苗裔堂

俗称奶奶庙,或曰子孙殿。是舊時老百姓祈求生子,延續香火的地方。坐西面东,左倚七十二圪台(朝陽洞磴道),右邻圣母殿,从全祠布局来看,实为圣母殿之左配殿。面阔三楹12米,进深11米,占地面积132平方米,悬山顶,堂前出廊,创建年代不详。宋政和元年(1111年)重建,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1960年再次重修。

堂門掛楹聯一副:「聖澤流芳,椒衍瓜綿時錫瑞;鍾靈毓秀,鳳毛麟角永呈祥。」以喻子孫興旺發達。

苗裔堂

俗稱奶奶廟或子孫殿。創建年代不詳,元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重建,明正德六年重修。殿內供送子娘娘等像。

殿內彩塑神像皆婦人裝飾,左右列送子孫神像,均為明代所塑(「文革」期間被毀)。

堂內懸「贊化育」橫匾一面,筆力圓潤遒勁,若朔風厲水,清波漪漣,系里人楊二酉得意之作。

正中一排塑苗裔神像7尊,均為婦人裝扮,分別為催生娘娘、送生娘娘、乳飲娘娘、子孫娘娘、引蒙娘娘、痘疹娘娘、培始娘娘。

兩旁又有男侍各一尊,南北兩邊排列送子神像10尊,昔日此處香火十分旺盛,每個娘娘身上都技紅戴花,足見人們求子心切。

堂前大鐘

晉祠是中國最早的唐宋園林,這裡植被茂盛,上千年的古樹就有二十餘株。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周柏了。周柏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樹高18米,樹圍5.6米,向南傾斜45角。周柏,又稱「龍柏」,也叫「齊年柏」。據記載,在聖母殿兩側同年所植兩棵柏樹,一棵形似俯瞰大地的蒼龍,故名「臥龍柏」,一棵因像鳳尾翎毛披覆地面,故稱「鳳尾柏」。遺憾的是現在我們只能看到這棵向南傾斜的龍柏了。相傳在道光年間,鳳尾柏身上長出一棵毒瘤,而兩棵柏樹本是同年種植且連理相通,人們怕毒瘤會殃及到龍柏,於是鳳柏就被砍伐掉了。從此多情的老龍柏就向鳳尾柏的方向慢慢地倒了下來,且樹身還長出一個樹節,形似龍眼,每逢天陰下雨時節,這隻眼睛就會慢慢的往下滴水,人們就說它是為了失去鳳柏而傷心落淚呢!更為神奇的是在龍柏的旁邊漸漸成長起來的這棵小柏樹,不僅準確無誤地撐起了這棵3000年的老龍柏,而且還保護了晉祠的國寶建築聖母殿,故被稱作「撐天柏」!由於其歷史悠久,所以,歷代文人都有贊頌之作。早在900年前,北宋年間,文學家歐陽修游晉祠時曾寫下:「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鬱古柏含蒼煙」的詩句來贊美它的古老。明末清初大文人傅山為周柏立碑「晉源之柏第一章」,現仍立於樹旁。而今這株柏樹依然枝繁葉茂,蒼勁挺拔,同難老泉和宋塑侍女像一起被譽為晉祠三絕。

目前,晉祠正在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了準確掌握晉祠古樹的年代,2002年3月,晉祠博物館和北京園林科學研究所、北京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對晉祠的古樹進行了科學鑒定,採用碳14交叉定點的方法,測定出周柏和另一棵長齡柏的樹齡據今已有2990年,種植年代比太原建城歷史還早491年,是樹木家族當之無愧的「老壽星」。而2990年正是我國古代社會的西周時期。所以說晉祠周柏有3000年的歷史毫不為過。鬱鬱蒼蒼的古柏,不僅是晉祠3000年歷史的活見證,更為古老的晉祠增添了無盡的魅力。

周柏

周初所植,距今逾三千年。樹身向南傾斜,龍蟠虯屈,形似臥龍,俗稱「臥龍柏」。宋歐陽修有詩贊曰:「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鬱古柏含蒼煙。」是晉祠三絕之一。

周柏位於聖母殿的左側。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老態龍鍾,沒有樹皮,樹身皸裂斑駁,用許多道鐵箍圍著,很多部分早就枯死了,斜臥在那裡。斜臥的原因據說是經歷了懸甕山「山移步」(即山體滑坡)對樹根的衝擊,若不是身邊的一棵柏樹支持,就要靠在聖母殿的重檐上。

從周柏依舊挺直的樹幹和依舊常青的枝葉里還可以看到它當年的影子。余秋雨教授曾感嘆過沙漠里的胡楊樹,生長千年,死後挺立千年,倒下後再過一千年才腐掉。而眼前的這株周柏又是一個怎樣的生命,生長了近三千年還枝葉常青。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過:「如果一棵樹也寫自傳的話,它不會不象一個民族的歷史」。在這株歷盡滄桑周柏的身上,見證著三晉大地的悠久歷史,記載著三晉人民從風雨中一路走來的苦難歷程。周柏經歷了三千年的風雨,已經走到了它的暮年時光,在漫長的歲月里,有什麼能不被時間遺忘的呢。


(遊客止步 敬請諒解)


從此處爬上陡峭的山坡,可到晉祠最高處。把晉祠全景盡收眼底。


有一個照壁上刻有黔陽王繼賢題「仙閣」二字的古樸的樓閣,就是呂祖閣。內有呂洞賓的金身塑像。呂祖閣位於向陽洞頂,始建年代不詳。據閣前右隅補建水磨碑記錄,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之前即建有呂祖閣。據說每當夏春雲霧圍繞,沈煙穿閣而過期,便可睹晉祠內八景之一「仙閣梯雲」。


呂祖閣與讀書台和三台閣共同組成了三聖閣。三台閣位於讀書台北,晉祠最西端,與呂祖閣、讀書台組成一組晉祠最高建築群,可俯瞰晉祠全景。


三聖閣位置於山坡之上,讓它處於非常特殊的地位,也許讀書的境界就應該是「高處不勝寒」的,高地清幽,讓讀書閣的「讀書」二字更富意境。三聖閣還有一個地方是我非常欣賞的,就是它建築佈局的錯落有致,雖然地方不大,都是狹長型的長廊,但是看得出來,這裡的每一道門、每一扇窗都是經過設計師的巧思,每一處都是藝術的風景。


晉祠內共有三泉,除了難老泉之外還有魚沼泉和善利泉。魚沼泉和善利泉時流時枯,唯有難老泉長流不竭。善利泉與難老泉對稱,為晉水第三源泉。

善利泉

與難老泉對稱,為晉水第三源泉。善利,取義於《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善利泉亭創建於北齊天保年間。

善利,取義於《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可惜因為地下水源破壞,現在成為一口旱井。

祠內中軸線上的建築,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鐘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

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聖母殿。聖母殿背靠懸甕山,前臨魚沼,晉水的其他二泉——「難老」和「善利」分列左右。

唐叔祠

在聖母殿的北側面是唐叔虞祠。晉祠本是為了紀念唐叔虞而建。據考,最初的唐叔虞祠,就在今聖母殿地址,由於地震而倒塌,後重建於原址的北側面,後再於叔虞祠舊址上修建起聖母殿,聖母即叔虞的母親邑姜。與聖母殿相比,今天的唐叔祠顯得有些清冷。

唐叔虞祠是奉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堂,位于太原晋祠园区北侧。如今的祠堂经元、明、清三代翻修扩建而来。

夢回鶯轉,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註盡沈煙,拋殘繡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牡丹亭》

唐叔虞祠

又稱晉王祠。是奉祀晉國開國諸侯姬虞的祠堂。姬虞,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始封為唐侯,亦稱唐叔虞。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擴建。主殿仍為元代建築。


進入山門,迎面為享堂,裏面陳列著一組元代樂伎像。14位樂伎分兩邊排列,一邊為管弦樂,一邊為打擊樂,手中分別持有七弦琴、竹笛、三弦、琵琶、笙、鈸、單皮、小鑼、手鼓、大鼓等不同樂器。從衣冠服飾、身材長相來看,他們具有草原遊牧民族的身形特徵。顯然,太原在歷史上是一個多民族交融的地帶。


在兩邊隊伍的最外側有兩位個子矮小的侏儒。百戲,又稱散樂,出現於我國漢代,與宮廷中的「雅樂」對應,實際上是漢代民間歌舞、雜技、武術、魔術的總稱。其間會穿插一些侏儒來表演滑稽動作。因此他們在樂隊中擔任的是小醜的角色。這組雕塑為研究我國元代雜居和古代樂器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我國元代泥塑樂伎多已不存,唐叔祠享堂內的14位樂伎組成了如此完備的樂隊在元代壁畫中偶見,而實物全國僅此獨有。……


事实上,这批元代乐伎像原本不为晋祠所有,过去曾保存在太原大关帝庙中。后大关帝庙损毁,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用小平车一尊一尊地把塑像拉到晋祠,自此,这场音乐会得以永不散场。

如今的唐叔虞祠,在看点众多的晋祠景区里并不是非到不可的去处,常常会被赶时间的观光客们忽略掉。而奔着唐叔虞来的人,也多数会直奔主殿,站在过道里像迎宾一样的乐伎们很少能吸引到专注的目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反差,他们专注音乐的姿态才更打动人。在著名的景区里,热热闹闹地沉浸在自己的冷冷清清里。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泰坦尼克上那支与船同沈坦然奏响最后一曲的乐队。他们,被时间封存,永远与音乐共存,以琥珀般的形式。

元代樂伎塑像

元代泥塑樂伎像,共十四尊。手中分別持有笛子、琵琶、三弦、拔等樂器,是研究元代服飾、禮樂制度以及音樂發展的珍貴實物資料。

享殿兩側繞以圍廊,廊壁上嵌有42塊由明、清時期的文人雅士游晉祠之余揮毫題寫的歌詠晉祠的石碣。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節選) 李白

君家嚴君勇貔虎,作尹並州遏戎虜。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

行來北涼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

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鼓蕭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興來攜妓恣經過,其若楊花似雪何。

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

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

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雲飛。

和裴令公新開龍泉晉水二池 白居易

舊有潢污泊,今為白水塘。

笙歌聞四面,樓閣在中央。

春變煙波色,晴添樹木光。

龍泉信為美,莫忘午橋莊。

詠晉祠水 範仲淹

神哉叔虞廟,勝地出嘉泉。

一源甚澄澈,數步忽潺瑗。

此意誰可窮,觀者增恭虔。

錦鱗無敢釣,長生同水仙。

千家溉禾苗。滿目江鄉田。

我來動所思,致主愧前賢。

大道果能行,時雨宜不愆。

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

晉祠 歐陽修

古城南出十裡間,鳴渠夾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馬謁,退即祠下窺水源。

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鬱古柏含蒼煙。

並州自古多豪傑,戰爭五代幾百年。

天開地辟真主出,猶須再駕方凱旋。

頑民盡遷高壘削,秋草自綠埋空垣。

併入昔游晉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顏。

晉水今人並州里,稻花漠漠澆平田。

廢興彷彿無舊志,氣象寂寞於山川。

惟存祖宗聖功業,干戈象舞被管弦。

我來登臨為太息,暫照白髮臨清泉。

鳥啼人去廟門闔,還有山月來娟娟。

題晉祠 宋·汪藻

一脈泉隨天地老,悠然洗盡半生心,

欲令惠及生民遠,須道仁同此水深。

聖母慈靈昭住古,高題崇號重來今,

登祠拜罷秋無際,目極西城萬畝陰。

憶晉祠風景且以致望雨之意 明·於謙

懸甕山前景趣幽,邑人雲是小瀛洲。

群峰環聳青螺髻,合澗中分碧玉流。

出洞神龍和霧起,凌波仙女弄珠游。

願將一掬靈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

題唐叔虞祠碑 明·陳樂

晚辭懸嶺去,曉尋唐叔祠。

桐剪一言重,瓜分三晉悲。

山川存古昔,徵戍困瘡痍。

拂罷殘碑蘚,登臨動遠思。

晉祠 清·屈大均

風雷纏一水,松柏貫雙溪。

注向橫汾北,來從懸甕西。

霸圖煙漠漠,王跡草萋萋。

蟋蟀催遲暮,交流出晉陽。

東西穿古柏,左右結飛梁。

報祀追桐葉,雍容見兗裳。

金沙不可拾,月照一蒼蒼。

唐太宗碑亭題壁(集杜句) 清·朱彝尊

步屐深林曉,春池賞不稀。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野日荒荒白,悲風稍稍飛。

無由睹雄略,寥落壯心違。

晉祠不愧是一處聚自然山水與歷史文物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也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更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以來,歷代均有文獻記載,而魏、齊、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實物保留於祠內外。

穿過享殿來到後院,便是唐叔虞祠大殿,正殿五間東西配殿各三間。東殿有從天龍山附近收集的一些石佛像。

晉祠是晉水的發源地,晉祠在北魏前就已經開始修建了,是為了紀念周武王第二個兒子唐叔虞,而修建供奉他的。唐叔虞是唐姓的一位始祖,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燮繼位,因為有晉水,所以把唐國改名為晉國,所以叫晉祠,是唐姓總祠堂。也可以叫唐祠。

晉祠公園(四)

資料來源: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公園 互聯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