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青銅館」(上)

 二氧化硅2012 2020-04-04

上海博物館創建於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號舊跑馬總會,1959年10月遷入河南南路16號中匯大樓,現位於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南側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



1950年4月,上海博物館開始籌建。

195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館正式開館,館址在南京西路325號,隸屬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1953年7月,上海博物館劃歸上海市文化局領導。

1959年,遷至河南南路16號(原中匯銀行大廈)。

1960年9月,上海市文管會與上海博物館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1987年1月,上海博物館升格為副局級單位。

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恢復獨立建制,上海博物館仍舊劃歸市文管會領導。

1991年,在龍吳路1118號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倉庫。

1992年,在虹橋路1286號建立上海博物館分館——中國錢幣館。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上海博物館建造新館,選址在人民廣場中軸線南側人民大道201號。

1993年8月,上海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

1995年,新館局部建成,試行開放。

1996年10月12日,新館全面竣工,舉行開館儀式。

2016年,翁萬戈把南宋畫家梁楷《道君像》捐售給了上海博物館。

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上海博物館設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精品文物12萬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收藏了來自寶雞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銅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譽,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博物館門前形態奇特的石獸



1993年8月,上海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開放。上海博物館建築總面積39200平方米,佔地面積1.1萬平方米,地下二層,地上五層,高29.5米,總投資5.7億元。新館是方體基座與圓形出挑相結合的建築造型,具有中國「天圓地方」的寓意。館名「上海博物館」系建國後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所書。


上海博物館陳列面積共計12000平方米,一樓為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和展覽大廳;二樓為中國古代陶瓷館、暫得樓陶瓷館和展覽廳;三樓為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查印館;四樓為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歷代錢幣館、中國明清傢具館、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和展覽廳。



中國古代青銅館


中國古代青銅館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其中陳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銅器,中國商周時代,青銅器是古代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6]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青銅器又以具有長篇銘文和著錄的重較多為特色,新的陳列品中還有西周的晉候器和秦國早期秦公器等重要文物。



前言


中國商周時代青銅器是古代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幟,它是等級森嚴的貴族社會崇尚禮制的特殊產物。當時用於祭神享祖、禮儀交往、宴饗賓客等活動中的青銅器稱為禮器。不同身份的貴族擁有與他們地位相稱的禮器,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是早期鐵器時代,這時青銅器的鑄造仍在繼續發展,在這段漫長的時間里,青銅器種類的繁多,紋飾的精美,鑄造技術的完善是古人創造能力的光輝體現。商周的青銅藝術是極其燦爛的文化遺存。中國邊遠地區,發現了許多具有獨特造型和鮮明地方風格的青銅器,這是瞭解古代中國各族的文化面貌和相互交融的珍貴遺物。眾多的青銅器,顯示了邊遠各族青銅藝術的成就。


萌生期青銅器

(夏代 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


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左右,中國開始進入青銅時代。夏代晚期的二裡頭文化是目前考古發現中最早的青銅文化。河南偃師二裡頭遺址出土了青銅容器、樂器、兵器、工具和飾件,併發現鑄造遺址。青銅禮器造型初具規範,器壁勻薄,陶質塊範鑄造技術造型已達熟練水平,具有獸面特徵的紋飾和綠松石鑲嵌工藝已以形成。這一時期的青銅器顯示中國業已步入文明社會。



鑲嵌十字紋方鉞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紀~前16世紀)



酒器


管流爵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紀~前16世紀)


束腰爵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紀~前16世紀)



肉食器


雲紋鼎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紀~前16世紀)


連珠紋斝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紀~前16世紀)



1975年秋河南偃師二裡頭遺址出土鑲嵌圓銅器的X光照像片,器中用綠松石鑲嵌出兩圈各十三個「+」字形紋,本館鑲嵌「十」字紋方鉞上的紋飾與之相同。


育成期青銅器

(商代早期、中期 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3世紀)


商代早期和中期是中國青銅藝術趨於成熟的發展時期。以酒器為主的禮器體制初步建立,兵器種類增多。普遍裝飾獸面紋樣,構圖漸趨繁密,線條峻深勁利。分鑄技術的應用已較嫻熟,制範、合範技巧相當迸步。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在黃河、長江的中游地區多有發現,奠定了青銅藝術鼎盛發展的基礎。



斟酒器


獸面紋爵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獸面紋爵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紀~前15世紀中葉)



獸面紋爵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紀~前15世紀中葉)


獸面紋爵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獸面紋觚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獸面紋觚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紀~前15世紀中葉)



獸面紋觚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顧愷時先生 成言嘉女士捐贈


斜角雲紋觚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獸面紋斝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紀~前15世紀中葉)



獸面紋斝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獸面紋斝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獸面紋壺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龍紋扁足鼎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獸面紋尊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張雪庚先生捐贈



獸面紋鼎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獸面紋鼎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紀~前15世紀中葉)



獸面紋鬲

商代中期(公元前16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獸面紋鼎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牛首獸面紋尊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共父乙觥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育成期青銅器紋飾

獸面紋 龍紋 幾何紋 鳥紋 火紋


鼎盛期青銅器

(商代晚期 西周早期 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


商代晚期至周朝早期青銅藝術輝煌燦爛。商代禮器的重酒體制臻於完善,滿布器身的紋飾大量採用浮雕和平雕相結合的方法,精美絕倫。運用誇張、象徵手法表現動物神怪的獸面紋空前發達,既莊嚴神秘又富有生氣。記事體銘文在商末出現。周初禮器沿襲商制,並出現了向重食體制轉變的端倪。鑄記長篇銘文是西周青銅禮器的重要特點。



龍爵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亞其爵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爻爵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旅祖丁爵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鬲父辛爵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2世紀)


爻爵

商代晚期(公元前18世紀~前11世紀)



彳止角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丁燮柔女士捐贈




斟酒器


寧角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彷共)角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四瓣目紋觶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盘父乙觶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


飲酒器


小臣單觶

西周成王(公元前11世紀上半葉)

李軒先生 邱解女士捐贈


父庚觶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黃觚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龍紋觚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飲酒器


工觚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吳清漪女士捐贈


戢觚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几风)觚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黃觚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亞(宔罒夫)方罍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獸面紋斝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灌酒器


亞㠱斝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父戊方彝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鼎方彝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獸面紋方彝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獸面紋盉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吳清漪女士捐贈


獸面紋盉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張雪庚先生捐贈



調酒器


亞盉

西周成王(公元前11世紀上半葉)

李蔭軒先生 邱輝女士捐贈



(明豕)尊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羊首獸面紋尊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盛酒器


魯侯尊

西周康王(公元前11世紀上半葉)

李葫軒先生 邱輝女士捐贈


(癸殳)古方尊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䀠攴)壺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盛酒器


小子省壺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羅伯先生捐贈



獸面紋壺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曲折雷紋卣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獸面紋卣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戌箙卣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小臣(爫幺幺幺)方卣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妊簋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妊簋:西周早期,高18.5釐米 ,口徑19.5釐米,重2.8千克。象蹄形足的使用,區別與一般圓形器三足的習慣,較為罕見。器身兩側設置象頭形耳,長鼻翻卷如垂珥。腹部的百乳雷紋為商代晚期流行紋飾,沿用至周初。



鄂叔簋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劉鼎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孫煜峰先生捐贈

獸面紋鼎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肉食器


交鼎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獸面紋鼎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德方鼎

西周成王(公元前11世紀上半葉)


亞酗方鼎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肉食器


父戊方鼎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田告父丁方鼎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肉食器


獸面紋鬲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瀕鬲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蒸食器


獸面紋甗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南單甗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鳳紋簋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戈父丁簋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周子柏先生捐贈

戈父丁簋:商代晚期,高15釐米,口徑22.8釐米,底徑15.9釐米,重3.015千克。周子柏捐贈。敞口,卷唇,深弧腹獸首耳。口沿下飾雷紋,前後中央各1浮雕獸首,腹、足各飾乳釘紋、雷紋、鳥紋。腹有銘文3字:戈父丁,意為戈氏為父丁所作器。


黃簋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獸面紋簋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獸面紋簋:商代,侈口,束頸,鼓腹,高圈足上三方孔。頸有獸首。頸、腹、足各飾長吻獸紋、分解式獸面紋、龍紋、獸面紋。



飯食器


從簋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母癸甗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宋景文女士 唐祖詁先生捐贈



甲簋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唐祖詁先生 宋景文女士捐贈



德鼎

西周成王(公元前11世紀上半葉)

陳翔九 汪敬之先生捐贈


德鼎:西周早期,高78釐米,口徑56釐米,腹徑58.4釐米,腹深35.4釐米,重84.86千克。陳翔久、旺敬之捐贈。為西周早期遺存的少數青銅大鼎之一。



獸面紋瓿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飯食器


乳釘雷紋瓿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中鐃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李荫軒先生 邱輝女士捐贈


獸面紋饒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鳶饒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亞酗鐃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龍首鉞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圓珠紋刀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①透雕龍紋鉞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②日雷紋刀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③馬首刀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象首獸紋鉞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①火紋矛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②矛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③矛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①鑲嵌獸面紋戈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②龍紋戈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③魯面紋銎內戈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④獸面紋戈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⑤雷紋戈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⑥龍紋戈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



(丬𡈼K共)父乙盂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四羊首瓿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四羊首瓿:商晚期,高38.8釐米,口徑31.6釐米,底徑29.1釐米,重1.4千克。此瓿大口短頸,廣肩深腹。肩部置羊首四具,間隔一鳥。腹部飾乳釘紋,圈足飾獸面紋。並有三方孔以透氣防潮。



鼎盛時期青銅器紋飾


獸面紋 鳳鳥紋 火紋 雷文 目紋 動物紋 龍紋



大克鼎

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紀末)

清光緒中期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

潘達於女士捐贈



師虎簋

西周懿王(公元前10世紀下半葉)



秦公簋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紀上半葉)

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

秦公簋:春秋早期。 甘肅禮縣大堡子山出土,為春秋早期秦國國君的禮器。斂口鼓腹,蓋有大捉手。器身裝飾獸目交連紋、垂鱗紋、橫條溝紋,蓋沿和口沿每組紋飾間還設有上下相反的浮雕獸首,殊為奇特。器、蓋對銘5字,記為秦公用器。


飯食器


紀侯簋

西周中期(公元前11世紀末~前10世紀末)

李蔭軒先生 邱輝女士捐贈



飯食器


梁其盨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1940年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士



梁其盨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1940年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

李蔭軒先生 邱輝女士捐贈


晉侯執盨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1962年山西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2號墓出士



師㝨簋

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年~前782年)


師㝨簋銘文



虎簋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虎簋:西周晚期,高34.7釐米,口徑23.3釐米,腹徑23.3釐米,腹深12.8釐米,重12.28千克。造型敦厚,器蓋正中為蓮花形捉手。裝飾有波曲紋和獸目交連紋。器蓋和器身內底,分別鑄有一虎紋,當是作器人的氏稱。

倗生簋

西周恭王(公元前10世紀中葉)



伯盂

西周中期(公元前11世紀末~前10世紀末)



龍紋鐘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飯食器


垂鱗紋鍑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紀上半葉)


斜角雲紋盆

西周中期(公元前11世紀末~前10世紀末)



透雕波曲紋鋪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紀上半葉)


山奢虎簋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紀上半葉)



齊侯匜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顧榴先生 沈同樾女士等捐贈



盥洗器


魚龍紋盤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子仲姜盤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紀上半葉)

葉肇夫先生捐贈



四虎鎛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秦公鎛

容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紀上半葉)



梁其鐘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1940年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



梁其鐘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紀上半葉~前771年)

1940年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



轉變期青銅器紋飾


鳳鳥紋 獸面紋 波曲紋 變形獸體紋 鱗紋 龍紋


更新期青銅器

(春秋中期、晚期 戰國 公元前7世紀下半葉~公元前221年)


春秋中期至戰國,青銅藝術的發展再次出現高潮。列國青銅器趨向成熟、區域特徵明顯。北方晉秦、東方齊魯、南方荊楚的青銅藝術交相輝映。器物的生活實用性加強,禮器功用逐漸消失。形制的創新,出現了許多譎奇精麗之器。以龍為主題的紋飾細密繁縟,人物活動的畫像創造性地作為主紋出現,失蠟法和印模塊範拼合法產生,鑲嵌工藝絢麗工巧。銘文字體亦注重美化。戰國晚期,青銅藝術趨於素樸平實。



交龍垂鱗紋鼎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



盛酒器


鑲嵌畫像紋壺

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年~前4世紀中葉)



羽翅紋壺

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年~前4世紀中葉)


交龍紋壺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上半葉~前476年)



 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青銅館」(下)


資料來源:上海博物館 互聯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