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遗产之突尼斯篇(8个)

 乐乐龙饲养员 2020-04-04

Tunisia

突尼斯 世界遗产分布图

1杰姆的圆形竞技场 (1979)

2突尼斯阿拉伯人聚居区 (1979)

3迦太基遗址 (1979)

4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 (1980)

5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 (1985, 1986)

6 苏塞古城(1988)

7 凯鲁万 (1988)

8 沙格镇 (1997)


1   突尼斯 杰姆的圆形竞技场 (1979)

Amphitheatre of El Jem

杰姆的罗马圆形竞技场,位于突尼斯杰姆市,建于公元3世纪,被公认为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罗马时代建筑,在当时最大的竞技场中位列第四。虽然椭圆外形和巨大规模与人们熟知的现代运动场没有多大区别,但这座非凡的建筑物充分体现出罗马建筑师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也是罗马帝国鼎盛辉煌的见证。

杰姆的圆形竞技场是北非最大的竞技场遗址,其以圆形竞技场闻名于世,该圆形竞技场呈椭圆形,以1米长、70厘米宽高的大石块兴建而成。竞技场为典型的罗马建筑风格,高36米,分三层,共60座拱门,拱门由石柱支撑,可容纳35,000名观众。是世界三大竞技场之一,只有位于罗马的罗马斗兽场(可容纳约45,000名观众)及位于卡普阿的剧场遗址比它更大。此圆形竞技场乃按资深执政官戈尔迪安一世之命由罗马人所兴建,戈尔迪安一世于238年在蒂斯德鲁斯自封为帝,并在竞技场举行角斗士表演及战车竞,但该竞技场亦有可能从未竣工。至17世纪,竞技场遗迹大致保持完整。但自此之后,竞技场的石头就被用作兴建杰姆附近的村落,又或者运到凯鲁万兴建大清真寺。在突尼斯独立后,竞技场才得以修复,围墙、拱门、阶梯、台阶、立柱及外观经一一修建后,竞技场成成突尼斯的著名景点,除了日常接待观光游客外,这一斗兽场还可在夏季时举办古典音乐会,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

杰姆的罗马圆形竞技场展示了罗马帝国的庄严和庞大,也是罗马帝国鼎盛辉煌的见证。公元235年到268年间,罗马帝国由一连串的残暴军事独裁者统治,最早的一个是马克西米努斯皇帝,他的铁腕政策在罗马帝国的北非行省激发了一场暴动。在蒂斯杜斯(今天的杰姆),当地人因为橄榄油的跌价而穷困潦倒,罗马皇帝的沉重赋税激起了心中的怒火,终于揭竿而起。在巨大的竞技场上举行了庆祝,反抗者推举年老的北非总督戈尔迪安一世为新的罗马皇帝。当时戈尔迪安因热心赞助体育活动,获得广泛支持,他是建造蒂斯杜斯竞技场的最热衷的支持者。然而,戈尔迪安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军事实力,接受了皇帝头衔。他的野心只招来了一场灾难。忠于马克西米努斯的军队很快在战场上击败了戈尔迪安的部队,将蒂斯杜斯洗劫一空,还杀死了戈尔迪安的儿子。不久戈尔迪安在迦太基自己的别墅自杀。不管结局怎样悲惨,戈尔迪安热心帮助修建了竞技场,又在此登基称帝成为一代名人。

公元3世纪早期,竞技场落成时,蒂斯杜斯成为罗马帝国北非地区第二大城市。但238年发生反叛后,忠于马克西米努斯皇帝的军队摧毁了该城,杰姆再没有真正恢复。城市虽然衰落了,竞技场却保留下来。尽管其中一些巨石被拆下运去修建别的建筑(包括凯鲁万的大清真寺),19世纪时部分墙体又遭破坏(为了赶走躲藏其中的又一批反叛份子),竞技场保留非常完好。除了恢弘的罗马圆形竞技场,杰姆满眼都被黄沙掩没着,寂静而又没有更多引人之处。不过竞技场很大,几乎和罗马城竞技场一般,外形也相当漂亮,没有丝毫瑕疵影响到它的庄严雄伟。

杰姆的圆形竞技场历史悠久,它是古罗马帝国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辉煌建筑。不少法国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楼拜等都曾专程来此观光,并将它描述为“世界美妙绝伦的斗兽场”和“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自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罗马统治突尼斯近600年,同时将欧洲文明带到了突尼斯。罗马人修建的神庙、竞技场、露天剧场,遍布各地,至今遗迹犹在。其中有位列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的埃尔杰姆斗兽场。多少个世纪以来,突尼斯的杰姆的圆形竞技场以其雄伟壮丽、气势恢弘、布局科学、构造完美和谐,征服了所有的到访者,犹如埃及的金字塔。驾车出苏萨城,顺着蜿蜒的国家级公路向南,穿过起伏的丘陵和一片连着一片的绿色橄榄林,距杰姆村数公里之遥,便隐约可见斗兽场庞大身影。它突兀耸峙,犹如一座高大的城堡要塞,拔地而起,凌空而立,有高36米,建有500个门,可容纳4万人,其雕刻、镶嵌艺术之高超、精美,令今人赞叹不已。斗兽场围墙高大,是北京故宫城墙的五倍,远远便见其嵬嵬身姿。它层层拱廊相连,宽阔高大,构筑典雅。人行其间,仿佛在古代城堡殿廊穿行。各层连拱廊的柱型,富于变化,漫游其中,就如置于古代石柱雕刻艺术的宫殿。拾级而上,似在扶摇直上羽化而登仙。端坐在观众席的顶层,俯身下望,偌大斗兽场,景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整座斗兽场形似一口平放的大锅,四周自下而上,阶梯式的座位,密密麻麻。坐在看台上,望着这古老的竞技场,思想的羽翼将人们带回到遥远的过去。眼前的竞技场上仿佛又出现了人与人厮杀、人与兽搏斗,鲜血淋漓、血如泉涌的惨烈景象,似乎听到败者、伤者撕心裂肺、绝望的惨叫声,以及与此同时看台上爆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和诅咒声……安联竞技场因冠名权售予德国的安联保险公司而命名,是一座位于慕尼黑北部的专业足球场,在20054月正式启用,由2005/06球季开始成为拜仁慕尼黑及慕尼黑1860的新主场,很多体育赛事都在此举办,这里也见证这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辛酸与辉煌。

1   突尼斯 杰姆的圆形竞8

1   突尼斯 杰姆的圆形竞2

1   突尼斯 杰姆的圆形竞7

1   突尼斯 杰姆的圆形竞10

1   突尼斯 杰姆的圆形竞12

1   突尼斯 杰姆的圆形竞4

1   突尼斯 杰姆的圆形竞9

1   突尼斯 杰姆的圆形竞11


2   突尼斯 阿拉伯人聚居区(1979)

Medina of Tunis

非斯是摩洛哥王国第四大城市,非斯—布勒曼大区首府,位于该国首都拉巴特以东的萨伊斯平原内。因其拥有阿拉伯世界里保存的最为完好的古城区,并在经济和文化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非斯城建于公元9世纪,那里有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学。在公元13世纪至14世纪时,非斯代替马拉柯什成为马里尼德王国的首都,从而到达了它的鼎盛时期。聚居区中的城市建筑和主要遗迹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其中包括伊斯兰学校、集市、宫殿、民居、清真寺、喷泉等等。尽管国家的政治首都于1912年迁到了拉巴特,但非斯仍然是最主要的文化中心和宗教中心。

公元808年(伊斯兰教纪元192年),伊德里斯二世为非斯奠基。之后,处在从地中海到黑非洲,从马格里布(阿拉伯语意为“西方”,是历史上对北非地区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的统称)东部到大西洋的交通要道交汇点上的非斯便茁壮成长起来了。公元9世纪,被伍麦叶人从科尔多瓦驱赶出来的安达卢西亚人在非斯河谷右岸定居下来,从突尼斯凯鲁万迁移来的移民则在左岸安了家。1069年,这两个社区合二为一组成了非斯城。1912年,当法国统治者把首都改建到拉巴特后,它的政治地位逐渐衰落。但是由于在麦地那的核心地区有两座著名的清真寺——卡拉维因大清真寺和安达鲁斯大清真寺,所以它至今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方面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非斯麦地那是阿拉伯世界里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古代城区,有共长12千米的城墙围着,城墙上有垛口,还有一些宏伟的城门。城门上被嵌进了绿松石。进了城门,就仿佛回到了中世纪。站在城市高处往下看,但见非斯的麦地那(北非城市中常见的阿拉伯人聚居区)茫茫一大片白色小屋,鳞次栉比,绵延不绝,其中有许多幢建筑蔚为壮观。游览麦地那,就是去迷宫探险,一个熙来攘往、热闹繁忙的街巷的迷宫,一个行人、驴子、买卖和手艺的天下,虽历经数百春秋而大致轮廓未变。寻古问幽的云游客会在这里发现,在众多住宅之间,有许多堪称范本的精美建筑--穆斯林学校、清真寺、喷泉等。往事如烟,但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却依然镌刻着过去的印记。

作为一个伊斯兰中心,非斯的经济大约在13世纪末叶繁荣昌盛起来。马里尼德人把它定为首都,并下令在古城非斯的西面建白都非斯。在随后的几百年间,新城区继续扩大,并迎来了一批主要出身于农村的新居民。在法国保护期间(1912年—1956年),麦地那被置而不问,优先得到发展的是一个现代都市。1980年,这里集中了非斯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但由于路况不佳,便逐渐走上了下坡路。有着143座清真寺、七所穆斯林学校和64所纪念性喷泉的非斯,逐渐变成了一处濒危的城市。

古城修复工程之所以取得成功,文化背景也起了重要作用。“埃德非斯”总干事阿卜杜勒·拉蒂夫·哈贾米说:“这里的老百姓并非为艺术而重艺术,他们更重视土耳其浴室,而不是纪念性建筑物。若要让人们接受重建计划,就必须为纪念性建筑物找到一项新的社会功能。”对于整修纳贾林集市(18世纪时曾是牲口市场)及其附近的木工露天市场(业已成为木工博物馆,并将修建一个专家图书馆和修复实验室),所采取的就是这种规划方案。对于始建于1348年、又在几十年前毁于一场大火的卡拉维因大清真寺瞭望塔的修复工作,也是本着同样的精神在实施。工程结束时,那里将建成一个星盘博物馆。由马里尼德苏丹阿布伊南始建于1356年的布伊南尼亚穆斯林学校也在修复之中。布伊南尼亚穆斯林学校是以装饰精美典雅而著称的一座建筑,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它依然是一所星期五清真寺)。那里收藏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压钟。最近的保护行动的目标之一则是达拉迪尔宫,十七、八世纪风格的一座建筑。与其他一些同类当代建筑比较,这座豪华住宅要宽敞得多,而且在建筑上有其独到之处。它曾属于17世纪的非斯总督所有,后来则成了非斯著名人士的财产。在对它的结构进行加固时,不得不重新制作那些由灰泥镂雕切割成的装饰构件、木制品以及被称为“泽利杰”的小花砖。修复完工后,达拉迪尔宫将像过去一样,成为一所安达卢西亚音乐学院的所在地。正在修复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性建筑物目前总计有十几幢,但住宅、管网和道路的施工同样也很棘手。排水系统修复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把最主要的污染活动——制革、榨油和铜器加工——转移到埃因诺克比去,那是位于麦地那之外的一个新手工业区,那里已经配备了各种设施,以处理它们排放的三废。

2   突尼斯 阿拉伯人聚居区1

2   突尼斯 阿拉伯人聚居区2

2   突尼斯 阿拉伯人聚居区3

2   突尼斯 阿拉伯人聚居区5

2   突尼斯 阿拉伯人聚居区6

2   突尼斯 阿拉伯人聚居区11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 (1979)

Archaeological Site of Carthage

迦太基毗邻突尼斯湾,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自公元6世纪起,迦太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贸易帝国,也创造了一段辉煌的文明。其领土曾扩展到地中海大部分地区。在漫长的布匿战争中,迦太基占领了罗马的领土,但最终于公元前146年被罗马打败。第二个罗马迦太基城建立在古迦太基的废墟之上。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8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23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2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20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19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24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21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22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7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14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10

3   突尼斯 迦太基遗址5


4   突尼斯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 (1980)

Ichkeul National Park

伊其克乌尔湖和沼泽是上万种候鸟迁徙的主要中转站。鸭子、鹅、鹳、火烈鸟等鸟类都在此觅食筑巢。在贯穿整个北非的湖泊链条中,伊其克乌尔湖是现存的最后一个湖泊。

公园占地面积为12600公顷。湖水面积随季节而变,最少时10775公顷,雨季最大时达到12600公顷。海拔高度介于1.5米到511米(湖底到山顶)之间。该湖的水源主要来自廷哈河、侯米内河和萨非纳内河三条小河。此外,该湖和另一个与海相通的湖泊构成湿润地带。在伊其克乌尔湖与其南部积水的陆地之间,耸立着高达500多米的伊其克乌尔山。伊其克乌尔湖与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的名字均因此山而得名。

该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半干旱植被气候。东南坡是由乳香黄连木和野橄榄等常绿高灌木,常绿矮灌木、常绿高灌木与等优势种的大戢组成的稀疏群落。北坡生长的是腓尼基桧。山上的其他灌木有长角豆、方楔柏、柑桔。多种北突尼斯植物中包括:香科植物,隐花草。沼泽地植物分成几个地区。沼泽水塘和开阔水面生长着蓖齿眼子菜、角果藻、水马齿、川蔓藻。湖的最西部蓖齿眼子菜生长极茂盛,可以作为大群水禽的食物来源。湖边窄窄地长了一圈芦苇,离开湖岸的地方主要是藨草、灯心草。沼泽地还长有突尼斯不常见的毛茛。较为干旱地区和排水良好的山脊上生长着大麦、毒麦、野胡罗卜、欧洲夹竹桃和枣。

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多样,造成公园内动物群落多种多样。有沙蚕属动物、钩虾、蜾嬴蜚、觽螺、蛤、蟹。主要鱼类有鲻鱼、海鲈、鲃、芬塔西鲱。浅水区常见鱼类有条纹秘鳉。沼泽和湖中可以发现爬行类的湖蛙和水龟。伊其克乌尔的哺乳动物有10种左右,最常见的是水獭。还有大量的野猪、麝猫,以及少量豪猪,獴,野水牛。另外,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白云石资源,使这块地方成为突尼斯甚至非洲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地理价值。

伊其克乌尔公园面积1万多公顷,因园区内巍然耸立的一座高达500多米的伊其克乌尔山而得此名。这里成为一处非洲难得的候鸟越冬的天堂,主要是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成的。由于地势低洼,在当地土语中称为“洼底斯”的廷哈河、候米内河和萨赫纳内河流过这里,尽管3条河流的水量都很小,但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泻湖,这个泻湖又与另一个与海洋相通的湖泊构成一片湿润地带,水源丰富,野草丛生,而且未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

伊其克乌尔湿地是整个地中海地区古北区水禽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一次记录到的鸟类多达30-40万只。每年都有10多万只“波绒鸟”以及成千上万只赤脖鸭、骨顶鸡、豆雁和数量可观的粉色火烈鸟来到这里越冬,成为一片名符其实的鸟类世界。特别是许多在欧洲湿润地带已经消失或者数量极少的鸟类如骨顶角鸡、紫水鸭等,在这里却是数量众多,自由栖息和繁殖。

伊其克乌尔的人类居住史已有几千年了。紧邻公园的地区人口非常密集,并有一些大城市如比塞大和马特尔(南面15公里)。公园边上的小村子人口还在增长,可能会接纳公园内的130家住户。饲养有2000多只牛、山羊和绵羊。耕种800公顷粮田。还有许多果园和牧场等,农耕十分繁忙。

为保护伊其克乌尔湖而成立的国家公园是地中海地区最主要湿地之一。对众多的古北区越冬水禽和多种陆生及水生生态系统特别重要。公园同时保存有具有国际重要价值的哺乳动物化石。1977年制定管理规划,后并入国家公园法。随后增加了水域管理附加研究规划。整个保护区分片划分。包括伊其克乌尔湖中心区、伊其克乌尔山区、沼泽环境区以及外部6000公顷缓冲区。主要目标是控制湖水水位和含盐量,保持扩展眼子菜,为迁徙鸟类提供食物。现在需要修建水闸来控制湖水含盐量,限制海水倒灌,遏制淡水流失。

4   突尼斯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1

4   突尼斯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8

4   突尼斯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7

4   突尼斯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11

4   突尼斯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12

4   突尼斯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13

4   突尼斯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2

4   突尼斯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3

4   突尼斯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10


5   突尼斯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 (1985, 1986)

Punic Town of Kerkuane and its Necropolis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位于突尼斯纳布勒省,这座腓尼基城市大约在第一次布尼战争(约公元前250年)期间被废弃,此后罗马人也没有重建这座城市。因此它作为唯一的腓尼基迦太基城市遗址得以保存。其房屋设计构造与复杂缜密的城镇规划标准相符合。

布匿战争(或译布匿克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的三次战争,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布匿库斯)。前3世纪开始,两国为争夺地中海沿岸霸权发生了三次战争: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241年),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战。开始在西西里岛交战,接着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败。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201年),三个中最著名的战争。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6万大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罗马。罗马则出兵迦太基本土,汉尼拔回军驰援,迦太基战败,丧失全部海外领地,交出舰船,并向罗马赔款。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146年),这是一场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罗马主动进攻,长期围困迦太基城,最后迦太基战败惨遭屠城,领土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份——阿非利加行省。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罗马争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科克瓦尼布尼这座腓尼基城市大约在第一次布匿战争(约公元前250年)期间被废弃,此后罗马人也没有重建这座城市。因此科克瓦尼布尼作为唯一的腓尼基迦太基城市遗址得以保存。其房屋设计构造与复杂缜密的城镇规划标准相符合。在遗迹周围可以清晰地看出城市布局,许多房屋围墙还在,经常可以看到上面的彩色黏土。还有一些寺院立柱保留下来,一座小门厅里发现了一些镶嵌砖,侧石、门前台阶、门槛、带普通镶嵌砖的地板随处可见。考古工作者依旧在科克瓦尼忙碌,不过现在最有价值的部分大概已经发掘完了。尽管缺少突尼斯其他城市那种壮观的大型建筑——没有超过5英尺的墙,最高的建筑物是一根孤零零的石柱,但是科克瓦尼布尼在其他某些方面好像保存得更完好。在这里,每间房屋以及整个城市的精确布局都能清晰可辩。最能反映古腓尼基人生活物品是各种洗浴设施,有些浴室还保留着完整的镶嵌砖和浴缸。

腓尼基人是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今天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他们曾经建立过一个高度文明的古代国家。腓尼基是古代地中海世界东岸地区一系列小城邦的总称。位于利万特海岸中部狭长地带,北起阿拉杜斯,南到多尔,长约320公里。公元前12世纪初,腓尼基达到极盛时期。公元前9-7世纪,腓尼基各城邦多次参加叙利亚各国反对亚述的同盟,均告失败。公元前6-4世纪,腓尼基各城邦先后被新巴比伦王国征服,后又成为波斯帝国的第五行省。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在推罗遇到顽强抵抗。此后,腓尼基人先后处于希腊人、罗马人的长期统治下,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腓尼基人非常精明。随着商业的发达,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商站或殖民地,这些商站都成了当地经济最繁华的地方,很多商站后来成了著名的商业城市,如今天法国的马赛。腓尼基人建立的最大的城市是推罗,有人考证说是今天黎巴嫩的苏尔。不过,腓尼基人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每个腓尼基城市都是一个国家,居民们推选自己的国王,崇敬自己的保护神。

腓尼基人最著名的事迹,是发达的海上贸易和殖民事业。腓尼基人的商船自埃及第六王朝起就已遍布地中海,在埃及国势鼎盛之时受其约束,到了公元前一千两百年左右埃及的力量式微,腓尼基遂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但是庞大的财富与微小的国土,也引起地中海对岸强大帝国的觊觎。先是亚述帝国,后来是巴比伦王国,最后是罗马帝国,个个想办法压榨腓尼基人。后来他们再退到濒临地中海的北非,建立了迦太基国,仍然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后来罗马对他们开始了第三次布匿战争,最后迦太基终于灭亡。迦太基陷落后,燃烧的火焰持续了17天,烧完之后,灰烬有一米深。罗马军铲开这些灰烬,撒盐在上面,这是为了使迦太基不再复活的诅咒。就这样,迦太基整个从地球上消失了。

5   突尼斯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1

5   突尼斯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2

5   突尼斯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3

5   突尼斯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4

5   突尼斯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5

5   突尼斯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12

5   突尼斯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11

5   突尼斯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9

5   突尼斯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6


6   突尼斯 苏塞古城 (1988)

Medina of Sousse

苏塞(Sousse)是突尼斯第三大城市,位于地中海哈马迈特湾,被誉为“地中海的花园港”。苏塞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有中世纪以来修建的城垣、宗教建筑、王公府第、地下陵墓和民居,建筑风格多样。苏塞博物馆藏有突尼斯民族艺术瑰宝——镶嵌画,年代最久的作品距今3500年。苏塞是突尼斯东部与地中海相邻的橄榄树种植区萨赫勒的首府,以其手工艺、节庆活动和热情好客而闻名。在突尼斯炎热的夏季,载歌载舞的场面在苏塞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游客从突尼斯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地蜂涌而至,来欣赏八月节期间的各种节奏、色彩和游戏。色彩艳丽的服装和-活动会使人想起这个大都市悠久历史的各个篇章,因为它有着丰富的遗产,其中包括基督徒的地下墓窟、罗马人的镶嵌工艺品、拜占庭城堡的遗迹和阿拉伯人聚居区的壁垒。苏塞阿拉伯人聚居区的露天市场热闹非凡,该区是突尼斯最引人注目的旧城区之一。游客可沿阿拉伯人聚居区两侧白垩粉房屋的狭窄街道徜徉,拾阶而上,进入神秘的通道,尔后去欣赏朴素而美丽的里巴特。

在阿克拉普王朝时代(公元800-909年),苏塞就是重要的贸易枢纽和军事港口。在伊斯兰世界最初形成的几百年中,苏塞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城镇。城内有旧城区、防御工事、阿拉伯人聚居区(并建有大清真寺)、伊斯兰教修道院和典型的里巴特(既有军事功能又有宗教意义的男修道院)。苏塞是伊斯兰国家沿海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   突尼斯 苏塞古城13

6   突尼斯 苏塞古城10

6   突尼斯 苏塞古城15

6   突尼斯 苏塞古城2

6   突尼斯 苏塞古城5

6   突尼斯 苏塞古城3

6   突尼斯 苏塞古城7


7   突尼斯 凯鲁万 (1988)

Kairouan

凯鲁万位于突尼斯中部,距首都155公里,是凯鲁万省首府,为突尼斯第四大城市。凯鲁万市历史悠久,体现着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曾是伊斯兰阿格拉比特王朝的首府,突尼斯人称其为当今伊斯兰教位列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之后的四大圣地之一。

凯鲁万始建于公元670年,公元9世纪曾在阿夫拉比德王朝统治下繁盛一时。尽管到了12世纪时其政治首都的地位被突尼斯市 (Tunis) 所取代, 凯鲁万仍是马格里布地区首屈一指的圣城。此城有着丰富的建筑遗产,例如由大理石和斑岩制成柱子的大清真寺,以及修建于公元9世纪的三门清真寺。

凯鲁万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北端。北部和东部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遥遥相望,海岸线长达1200公里,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东南与利比亚为邻,西与阿尔及利亚接壤。 境内北部为山岳地带,属阿特拉斯山脉的最东段,占国土面积的1/3,与阿尔及利亚交界附近的舍阿奈比山海拔1544米,为全国最高点。中西部为台地和低地,其中有两个季节性大盐湖,最大的杰里德湖,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低于海平面15米,南部属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东北部沿海有带状平原,沿海岛屿以杰尔巴岛为最大,北部的迈杰尔达河,全长640公里,由西南向东北注入地中海,中部和南部没有常年河,境内多盐湖。

北部沿海平原和山区属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高山区15℃。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克罗米亚山区降水量达1500毫米。中部属热带干燥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南部属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绝对最高温度达61℃,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

凯鲁万坐落于阿特拉斯山脉东南坡的冲击平原上。人口8万多。665年初,伍麦叶王朝哈里发派驻埃及的总督阿慕尔攻占突尼斯。670年,阿拉伯军队将军欧格白在突尼斯建立了固定的设防居住地凯鲁万,作为继续西征的据点。9世纪初,北非国家纷纷独立,脱离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后发展成北非最大的城市,经济繁荣,学者云集,伊斯兰学术文化高度发展。800年,阿拔斯王朝凯鲁万总督易卜拉欣·艾格莱卜建立了以凯鲁万为首都的柏柏尔人的艾格莱卜王朝,后凯鲁万发展成为阿拉伯非洲的政治、宗教、商业和文化中心。凯鲁万的麦地那周围筑有3公里长的石头城墙,其南门和北门由一条横跨城市、穿越众多露天市场的交通要道相连接。在占地54公顷的麦地那区域内,这条干道的两边是由通衢和死巷组成的密集交错的道路网。低矮的房屋形成了白灰涂墙的城市景观,这些房屋的外墙立面处理严谨,其历史可向上追溯三百年。一些顶塔显露在一片平顶房屋之上。909年,什叶派法蒂玛王朝灭艾格莱卜王朝,凯鲁万仍为北非的宗教和文化中心。1115世纪期间,凯鲁万由哈夫斯王朝统治,修建了数十座清真寺和宗教学校。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占领。该城至今被穆斯林视为北非伊斯兰教的圣地。全城有100多座清真寺,附设有宗教大学,其中有的寺内有600根花岗岩或大理石的大柱子,其中有罗马式、阿拉伯式和拜占廷式。城外有赛义德·沙阿卜经学院,学院内有伊斯兰教圣门弟子的墓地。

凯鲁万是一座古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圣城,是一座充满神奇的梦幻之城。走进凯鲁万麦地那,便见古街老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路似迷宫。两旁房舍,墙白如粉,门窗湛蓝,甚是悦目。沿途不时见到一座座清真寺尖塔、礼拜寺半露在街旁巷内,寺内总是挤满了虔诚的信徒,匍匐在地向真主顶礼膜拜。沿街店肆林立,货摊鳞次栉比,眼前的商品琳琅满目,耳边叫卖声此起彼伏,显示出醉人的阿拉伯市场风情。城内寺庙星罗棋布,因此凯鲁万有“三百清真寺之城”的美誉,但最负盛名的是位于城东北隅的奥克巴清真寺,又称为“大清真寺”。它不仅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且是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齐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奥克巴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设计布局精妙。环绕大院四周的连拱柱廊、排排石柱和巍峨的尖塔,营造出庄严、肃穆、圣洁的氛围。置身其中,倍感造化之神秘,宇宙之无穷,个人之渺小,是当时马格里布地区最大的清真寺。

奥克巴清真寺院长150米,宽80米,院墙高4米。院内大理石铺地,三面有拱形长廊围抱,有300根柱石。清真寺宣礼塔高达35米,礼拜厅面积37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08000人祈祷。大厅正面有15扇大小不同的木门,每扇门由400800块雕有各种图案的嵌板组成。厅内有300根大理石圆柱,顶部悬挂着各式吊灯。大厅深处的讲经坛建于公元九世纪,用280多块印度名贵杉木嵌板制成。旁边的颂经壁龛朝向麦加,由28块浮雕或镂空的大理石组成,壁龛顶部点缀着伊拉克捐献的135块彩绘瓷板。除此之外,凯鲁万的羊毛、皮革、谷物、橄榄油集散地。以精制“突尼斯皮革”、手工编织、地毯、铜器等闻名海外。旅游业颇盛,铁路通首都和苏塞。

7   突尼斯 凯鲁万2

7   突尼斯 凯鲁万3

7   突尼斯 凯鲁万8

7   突尼斯 凯鲁万7

7   突尼斯 凯鲁万21

7   突尼斯 凯鲁万17

7   突尼斯 凯鲁万16

7   突尼斯 凯鲁万15

7   突尼斯 凯鲁万18

7   突尼斯 凯鲁万1

7   突尼斯 凯鲁万20

7   突尼斯 凯鲁万14


8   突尼斯 沙格镇 (1997)

Dougga / Thugga

沙格镇位于突尼斯巴杰省,是最具历史感的罗马小镇.沙格镇坐落在一处高地上,俯瞰肥沃的平原。在罗马合并努米底亚之前,沙格镇是强盛的利西亚-迦太基人国家的首都。在罗马和拜占庭统治时期沙格繁盛起来,随后在伊斯兰统治时期逐步衰落。

沙格是突尼斯城的首府所在地,位于突尼斯西南约106公里处,占地总面积达70公顷,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末,或者更早一些,历经了17个世纪的生活。遗址包括一组气质恢弘的建筑群,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奇妙组合:努米底亚文化、古迦太基文化、希腊文化以及罗马文化等。其实,沙格遗址保存了古代城市各个组成部分的遗迹,是当地城市最好的范例,从中能够获取城市考证最为翔实的资料,其城市设计风格是采用了罗马城镇最初的设计原型。

早在1631年,源于西班牙的普罗旺斯人托马斯·达尔科参观了沙格。当时的沙格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落,而于18世纪初期,就一跃而为考古遗址,来突尼斯的旅行者频繁的光顾于此。1881年,法国首先开始了对该地的研究,此后研究工作取得了稳步的进展,发掘了遗址的三分之一,揭示了数量巨大、形态迥异的纪念碑,这些纪念碑是不同地质时期的产物,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正因如此,沙格成为一处非同凡想的遗址。 

位于山坡上的沙格剧院是一个巨大的半圆形建筑物。而古镇的中心,位于剧院的西侧,是古罗马城镇的竞技场,从这儿人们可以全面的了解沙格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罗马人的杰作,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其真正起源更为久远一些。许多尚存的纪念碑都留下了最初设计以及后来重新设计的烙印。

在沙格镇得以集中,城东侧是独一无二的宗教建筑群,由许多庙宇组成,其中的一个庙宇建立在努米底亚时期居民居住地的废墟上,配备有小型的宗教式的剧院。该建筑群源于哈德里安大帝统治时期(118-138),由当时居住于该城市中的最为杰出的加比尼家族中的各个成员建造的。与装饰着白色的镶嵌式壁画的较大的公共浴室之间,只隔着一条狭窄的小街道。浴室的修建工作消耗了巨大的劳动力。

广场的西侧,是匿名的异教徒庙宇(由于缺乏明显的证据,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奴隶市场),与之相毗邻的是女神宫殿和喀拉凯拉大帝的庙宇。游人也可以参观位于城市较低部分的建筑物,这里有许多私人住房遗址,以及整个考古遗址中最重要的一个景点——华丽的利比库—普尼科陵墓,这些遗址在本世纪初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恢复。

8   突尼斯 沙格镇1

8   突尼斯 沙格镇25

8   突尼斯 沙格镇26

8   突尼斯 沙格镇4

8   突尼斯 沙格镇29

8   突尼斯 沙格镇10

8   突尼斯 沙格镇28

8   突尼斯 沙格镇27

8   突尼斯 沙格镇24

8   突尼斯 沙格镇3

8   突尼斯 沙格镇23

8   突尼斯 沙格镇13

8   突尼斯 沙格镇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