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丨清明节

 为什么73 2020-04-04

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至4月20日(或21日)结束。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即天空清而大地明。《历书》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冬至后的第108天便是清明节气

古人认为,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有着深厚的含义。皆因清明时期的太阳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万物生长清新明净,吐故纳新,更显生机盎然。

另外,在古人的观念里,认为天有“八风”,其中一风便是清明风。就在春分后15日,这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节习俗知多少



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节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





清明节是传承信仰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兼具着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其习俗有冷食、扫墓、踏青、插柳、吃青团。 


清明节养生须知





清明处于春夏交替之际,气候还不是很稳定,偶尔会有寒流侵袭,昼夜温差较大,会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致病菌;另外,清明是多种慢性病易复发的时候,素有旧疾的人尤应注重养生保健,还要注意:
1、谨防春瘟
春瘟是指春季常见的、具有传染性的热性疾病,包括流感、流脑、猩红热、麻疹、痄腮、风疹,具有发病突然、热象偏盛、容易伤阴、流传极快的特点。
预防春瘟,要注意居室通风,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天气比较干燥的时候,室内最好使用加湿器;多吃时令水果、多喝水,少吃煎炒油炸的食物,少吃虾、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2、防哮喘
清明时百花竞放,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花粉,加之春天风沙、扬尘天气较多,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增加,故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期。通常表现为鼻痒、发作性喷嚏、鼻塞、咽痒等,患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等为特征,严重者呼吸困难使人窒息。
预防哮喘,对花粉及植物过敏者尽量不要去公园或植物园,如一定要外出,最好戴上口罩;尽量避免中午和下午外出,此时空气中花粉飘散浓度较高;另外,应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
3、要养肝
清明主要是扫墓祭祖的时候,是对那些亡灵的祭奠,外地的儿女都要想方设法赶回家乡去祭祖,所以难免舟车劳顿,导致体质下降,在加上祭悼故去的亲人,难免心情也会比较沉重,也非常容易导致情绪的激动,这些都会让我们的肝脏负担加重,所以,清明时节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肝脏,回乡祭祖也要少饮酒,少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还要避免长时间的熬夜和宵夜。
4、预防感冒
清明虽然是春天,但是这个时段确实气候变化无常,而且往年全国各地很多城市在清明都会降雨,导致温度骤然下降,所以,清明预防感冒是必须要做的功课。因此清明前后注意保暖,避免伤风,这个时段可以在饮食中多补充一些蛋白质,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清明节的重要性是为了纪念祖先、缅怀亲人的节日,这是传统习俗,也是咱们中华民族追思祖宗的一种美德行为。
虽然清明假期很短暂,但也可以说是放松休闲的好时机,在放松之余应利用假期查缺补漏,与玩耍比起来学习更有乐趣。我国疫情逐渐好转,在抗击疫情中有很多牺牲的烈士,我们应该在清明节缅怀他们,学习他们的精神,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我们更应该立足于当下,努力学习,增强自身本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