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晃明明是右将军,为何却以左将军配享曹魏太庙?原因很简单

 思明居士 2020-04-04

《三国志-三少帝纪》记载:秋七月,诏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钟繇、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于太祖庙庭。

243年大权在握的曹爽谋划攻蜀,为了获取军中大将的支持,所以大规模的扩大了配享曹魏太庙的名单,一共有20人入选,其中大部分都是武将,不过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其中有一人的官职有点不太对,此人就是徐晃,为何这么说?因为徐晃生前的最高军职是右将军而非左将军。

徐晃明明是右将军,为何却以左将军配享曹魏太庙?原因很简单

《三国志-徐晃传》记载:文帝即王位,以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及践阼,进封杨侯。

220年曹操死后曹丕继任魏王,封徐晃为右将军,爵位是逯乡侯,同年曹丕登基为帝后徐晃爵位升为县侯的杨侯,但官职依然是右将军,一直到227年病逝徐晃的官职都没变化,而且当时的左将军是同为五子良将的张郃,所以徐晃生前的最高官职就是右将军,那他配享曹魏太庙的左将军又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徐晃明明是右将军,为何却以左将军配享曹魏太庙?原因很简单

曹丕登基后很多方面都是遵循汉制,四方将军是重号将军位高权重,位在其上的从高到低只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也就是俗称的大骠车卫,曹魏早期大骠车卫只有曹氏和夏侯氏才能出任,比如夏侯惇是大将军,曹仁是车骑将军。

作为外姓大将最高的也就只能到四方将军了,比如前将军张辽、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后将军朱灵(至于四征和四镇将军高于四方将军那是之后的事了,至少在曹丕登基之初分封四方将军之时,四方将军仍在四征和四镇将军之上)。

徐晃明明是右将军,为何却以左将军配享曹魏太庙?原因很简单

四方将军是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的统称,其实也有排名高低之分,其中前将军最为尊荣,后将军则是排名最低,比如夏侯惇出任大将军之前就是前将军,曹丕把前将军给了军功最为显赫的征东将军张辽,那么左将军和右将军哪个级别更高一点呢?

左大还是右大历来争议不小,不少观点认为汉末三国时期右比左大,这个有可能未必如此,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第一,216年曹操称魏王之后,升于禁为左将军、乐进为右将军,很显然有假节钺的左将军于禁排名肯定在右将军乐进之前,当然左将军张郃地位也要略高于右将军徐晃。

徐晃明明是右将军,为何却以左将军配享曹魏太庙?原因很简单

第二,曹魏遵循汉制,蜀汉同样也遵循汉制,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也封了四方将军,其中关羽是前将军、马超是左将军、张飞是右将军、黄忠是后将军,可能有人认为张飞右将军位在马超左将军之上,其实并非如此,因为221年刘备称帝后马超升为骠骑将军,张飞则升为车骑将军,骠骑将军位在车骑将军之上,所以左将军肯定高于右将军,否则不合常理,而且马超归降之前是和刘备地位相等的一方诸侯,比不上关羽就不说了,不可能地位会低于张飞(当然这个只是表面上如此)。

徐晃明明是右将军,为何却以左将军配享曹魏太庙?原因很简单

明白了左将军排名和地位在右将军之上,就比较好理解徐晃明明是右将军,为何却以左将军配享曹魏太庙了?原因可能就在于配享之前曹魏把徐晃提了半格,追赠他为左将军,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比如第一批配享曹魏太庙的程昱生前是九卿之一的卫尉,220年病逝后曹丕追赠他为车骑将军,也相当于提了半格,所以程昱是以车骑将军而非卫尉配享太庙。

徐晃明明是右将军,为何却以左将军配享曹魏太庙?原因很简单

那么徐晃以左将军配享曹魏太庙会不会是史料记载有误呢?这个可能性相当小,因为配享太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而且又是以正式诏书的形式颁发的,不可能会有失误,所以只可能是徐晃配享太庙之前被提了半格,由右将军升为左将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