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说“祭”“奠”二字

 昵称gR3EQ 2020-04-04

“祭”为会意字,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示、又、肉。“祭”字产生较早,甲骨文就出现了,本义就是祭祀。

最初“祭”字下无“示”,只有“又(手)”“肉”两部分构成,也就是以手持肉来祭祀,而且肉还有血滴。后来,又增加了“示”字,“示”为象形字,似神主之形,表示在神主面前祭祀。

“奠”字,甲骨文已经存在,可见“祭”“奠”是很早就发生的事情。“奠”也是会意字,甲骨文最初是上“酉”下“一”,也就是把酒坛放在地上或供桌上,以表示祭祀。后来形体发生了变化,上为“酋”下为“丌”,“酋”为熟酒、久酿之酒,“丌”形同“一”一样为酒坛下的垫物,后来就演变成了“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