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江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昵称53330904 2020-04-04

校教字【201885

为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建设步伐,深入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建设思路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应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的创新于一体,充分体现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整体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示范性。

二、申报条件与程序

(一)申报范围

申报课程必须是我校本科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且在我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列各类课程均属精品课程建设范围,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为重点建设课程。优秀核心课程、优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的直接认定为校精品课程;优秀专业(职业)方向课程群建设项目验收结构为“优秀”的直接认定为校精品课程群。

(二)申报条件

1、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符合国内外同类课程改革趋势和建设方向。教学大纲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能体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相结合的精神,具有明显特色。

2、课程的师资队伍稳定,结构合理。教师课程改革与建设能力强,教学水平高,近三年均从事过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课堂、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

3、有一套完整的、较好体现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的选用或自编教材(包括配套教材、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积极使用多媒体教材。教学内容精选优化,较好地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4、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切实加强实验等实践环节,保证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条件和授课质量,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得到较好落实,具有学生早期参加科研(科技)、创新创业等活动的良好条件。

5、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成效明显。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且效果良好。

6、课程改革与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明显,专家、学生和相关课程教师反映良好。

7、具有健全的课程管理制度,教学日历、教案、讲稿、试卷等基础资料完备。

8、已建立课程教学网站。网站内容至少应包括:在线开放课程申请表、课程介绍、主讲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或教学课件、作业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答疑和意见反馈系统(邮件或BBS方式)等,并保证网站内容定期更新。

(三)申报与立项步骤

1、教师申请。由课程负责人填写《三江学院精品课程申请表》,交所在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单位)。

2、学院初审。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单位)审核通过后,签署意见报教务处。

3、学校评审。教务处组织专家根据“三江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进行遴选,遴选结果进行公示。

4、确认。公示无异议后报主管校长审定,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正式公布。

三、建设要求

(一)制定科学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各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单位)要在全面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学院实际及发展定位,科学规划本部门的精品课程建设,并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最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建设精品课程首先要把握其负责人的选拔,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应是学院认定的相关课程的负责人,原则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实践经验。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紧紧围绕突出我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这条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现“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理论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教融合特色,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及时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与实践成果,精选专业领域最新实用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应广泛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调整课程结构,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形成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和精良的教学内容。

(四)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相关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的目录、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均需实现在线发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并带动其他课程的在线开放建设。

(五)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先进实用的优秀教材,在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本科教材和获奖教材的同时,鼓励精品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积极推进校本教材开发(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辅助资料的建设工作,教师教学参考书和学生学习指导书的编写要体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要求,能规范教师教学,启发学生思维、适于学生自学。特别是有关实验、实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参考材料的编写。

(六)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实验、实习和实训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要特别重视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科学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技能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科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活动,认真组织、检查、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设计、指导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或实训,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以及与专业、课程有关的社会实践。

(七)切实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建立精品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根据本科教育教学特点和课程标准要求,积极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在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重点考核专业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建立保证精品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考核办法,建立检查、听课、教研、教学质量分析、座谈会、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和毕业生信息反馈等制度,并针对学校检查意见和学生反馈意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运行管理

(一)校级精品课程一般每两年申报一次,可根据国家和省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要求每年开展一次。获校级精品课程称号的有效期为2年。

(二)省级精品课程评选在校级精品课程中推荐;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在省级精品课程中推荐。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后,精品课程负责人应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继续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有效期满后,经评估认定方可继续保持该称号。

(三)对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定期检查。相关学院每年一次,教务处两年一次,按照申报条件全面或有所侧重地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采取专家评估、专家听课、学生评价、课程网站检查等。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应根据存在的问题,在两周内提出整改报告,并积极进行整改。未达要求且限期未予整改者,将取消精品课程立项,并停止划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和取消该学院下一轮同类项目的申报资格。

(四)有效期内出现严重教学事故或课程教学质量问题,经相关学院落实,教务处审查并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取消校级精品课程称号。

(五)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因各种原因更替时,由学院遴选新的课程负责人,并报教务处备案。

五、经费管理

(一)学校给予每门精品课程每年1万元经费资助。(二)精品课程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课程建设具体项目开支参照《三江学院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执行。项目经费应及时使用在课程建设中,不得用于与精品课程建设无关的开支,项目负责人及课程归属二级教学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或挪用。项目验收半年后教务处将会同财务处清帐,未使用的经费将收回。

六、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教务处负责解释。

三江学院

20181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