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吃素,为什么道士长得瘦,和尚却老发福?原因只有4个字

 谢氏平和堂 2020-04-04

看过《红楼梦》的人一定记得“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这2个角色,他们出场的次数不多,但贾宝玉的命运却和他们息息相关。有趣的是,虽然曹雪芹并没有在书里点明他俩谁胖谁瘦,但影视剧中却习惯安排癞头和尚胖、跛足道人瘦。

大家知道影视剧会迎合观众审美,《红楼梦》电视剧的安排,也符合大家对和尚道士的一贯印象。同样是吃素,为什么道士给人的感觉就是清瘦,和尚却常常爱发福呢?这还得从两教的区别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世界范围内有三大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三大教:佛教、道教以及儒教。儒教大家都非常熟悉,暂且不讨论,先说佛教。据考证,佛教的一些理念起源于中国的古象雄文明,后来它们传播到了印度。

而印度佛教大约在公元67年传入中国(当时中国处于东汉王朝统治时期),随后慢慢与本土文化结合,形成汉传佛教等分支。所以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已经有2000年之久,只不过具体信仰的人数难以统计。

道教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佛教理念不同,道教属于“多神教”,神系复杂,供奉的神仙多得数不清;“道”无形无相,却能化育万物,这一点跟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理念不同,佛家讲究修心,修戒、定、慧;道家既修身又修心,追求神仙般的世外境界。

佛家与道家理念不同,修行方式不同,所以给大家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佛家弟子日常功课就是坐着不动念经;道家弟子注重锻炼身体,注重养生以及维持外表仙风道骨。其实,这种认知完全错误。

很多人认为和尚与道士日常吃素,但和尚不注意锻炼,道士常常锻炼,这就是和尚胖道士瘦的原因;实际上“和尚道士都吃素”根本就属于伪命题,史书记载,汉传佛教吃素的传统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梁武帝信佛,讲究不吃荤,并且全力推广这条戒律。

在梁武帝推广之前,僧人们吃荤都不算奇事。即使到今天,世界上仍然存在不忌讳吃肉食只忌讳吃五辛(蒜、葱、藠头、韭菜、兴渠)的僧众;至于道家,道家对牛、乌鱼、鸿雁、狗这4种肉食普遍存在忌讳,因为它们代表传统的“忠、孝、节、义”。

至于其他肉食,讲究并没有那么多,无论正一派的道士还是全真派的道士,都有荤素不忌之人。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老觉得和尚胖、道士瘦呢?原因只有4个字:包装效果。历史上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从某些方面来说比道教好,影响力和关注度也高。

所以一旦爆出什么丑闻,大家总会觉得佛教寺庙大、和尚养尊处优,养出了肥头大耳和懒惰习性,导致有些人背离了佛门教义;对比之下,老有人觉得道士普遍隐居世外,不为大众熟知,天天清水白菜过日子......说得通俗点,一个像富孩子,一个像穷孩子。

大家自然会觉得富孩子胖,穷孩子瘦,这种想象很合理。但想象再合理也只是想象,和尚中不缺瘦子,道士里也不缺胖子,千万别把电视剧中的修仙者当成真道士,他们为了上镜为了展示“仙气”必须瘦,这类包装不应该被当成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