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景色 教堂一瞥

 zzm1008图书馆 2020-04-05

  北京市区有十一座教堂,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当你近距离接触它时,建筑是宏伟的,情感是复杂的……


        天主教在元代传入中国,但随着元朝的覆亡,天主教的发展也随之中断,一直到16世纪后,天主教在中国的开展,才又逐渐热络起来。明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天主教逐步深入中国内陆扎根发展。康熙后期(1721年)开始的百年禁教,使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打击和挫折。鸦片战争(1840年)后解开了天主教在中国被禁教的束缚,天主教在中国又得到快速的发展,到19世纪末,各国传教士已在多数府、州、县建立教堂;在1900年的“庚子事变”中,北京包括东堂、南堂、西堂和北堂在内的多座教堂,均遭不同程度的焚毁,我们今天看到的教堂,大多是1900年后利用庚子赔款重修的建筑。

        北京俗称有四大天主教堂,按照建筑年代排序为为南堂宣武门教堂、东堂王府井天主堂、北堂西什库教堂和西堂西直门天主堂。

  一、南堂宣武门教堂

        南堂宣武门教堂坐落于前门西大街141号,现在是北京教区主教座堂。明万历33年(1605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很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

  现存教堂为光绪三十年(1904)用庚子赔款再次重修,建筑为长方形,占地5509平方米,砖木结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风格。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东堂王府井天主堂

        东堂王府井天主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顺治十二年(1655),由意大利籍利类思和葡萄牙籍安文思两位传教士创建。

  明末,2人在四川传教,清初被清兵虏至北京,在肃王府当差,福临赐给他们一所宅院和一块空地(即今址),他们即在空地上建筑一座教堂,即北京城内第二座圣堂(第一座为南堂),也就是最早的东堂。

  1904年,用“庚子赔款”重建(法国和爱尔兰两国合建),

  东堂夜景。常成为来京旅游和当地人夜晚观景一场所。

  北京王府井教堂是一座罗马建筑风格的教堂,是中西建筑风格共融的典范。

  三、北堂西什库教堂

        北堂西什库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是一座天主教堂,由于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代的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1703年开堂,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库教堂的前身,名为救世堂,

  光绪十三年(1887年)迁建于现址。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中国特色的元素,中西合璧的典范。

  1904年用庚子赔款再次重修,1985年,教堂修缮一新。

哥特式建筑,大堂面积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塔尖高31米。2006年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内有康熙亲题“万有真原”横匾。

  这里的夜景很美,通常周六日晚上有活动。

         参加活动的人们很是虔诚。

  圣诞夜景。教堂新装修后,富丽堂皇,但总感到缺了点什么......

  四、西堂西直门天主堂

        西直门天主堂又名圣母圣衣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0号,是北京四大天主堂中历史最短规模最小的一个,也是四大天主教堂中唯一一个不是由耶稣会士建立的教堂。遣使会意大利籍司铎德理格神父在1723年用俸禄购地兴建,初称圣母七苦堂, 1912年由仁爱会修女博朗西耶氏筹资恢复原貌,改名圣母圣衣堂。

  西堂直接隶属于罗马教廷。

  北京四大天主教堂的另外三座则均为耶稣会士创建,直到1773年罗马教皇宣布解散耶稣会之后才转归划归味增爵会士管辖,成为直接隶属于教廷的教堂。

  除了俗称的四大教堂外,还有七座教堂各有千秋。


        五、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

        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缸瓦市教堂、缸瓦市教会)位于北京西城区的西四南大街574号,这座教堂由英国伦敦会于1863年艾约瑟所创建,是现存的北京市最早的基督教会。1922年改建新堂。

  六、基督教会崇文门堂

        基督教会崇文门堂位于崇文门内大街后沟胡同丁2号,始建于1870 年,是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礼拜堂。为纪念美以美会第一位赴美洲传教的 Asbury 主教。

  当时名为亚斯立堂,规模比较小,仅容纳四五百人聚会。1902 年清政府拨款重建亚斯立堂,于 1904 年春建成。

  2001 年 8 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大规模整修。亚斯立堂已更名为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堂内分为正、副两堂。

        崇文门教堂是北京市目前最古老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是一所涉外的教堂。

  七、东交民巷天主堂

         东交民巷天主堂又称圣弥厄尔教堂、法国教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台基厂大街14号。东交民巷天主堂始建于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为法国高司铎(神父)创建,占地面积2656.4平方米。教堂为哥特式建筑,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老北京城内修建的最后一个天主教堂。东交民巷天主堂的历史很短,规模很小,但其建筑小巧精致,是北京市区内少有的没有经过彻底毁坏和重建的天主教堂。

  圣弥厄尔,意谓:“谁如天主”。在圣经中,他是保护以色列子民的总领天使。他曾战胜代表魔鬼的大龙,即远古的蛇和他的使者。教会尊他为新约子民的护守天使。

  八、基督教会珠市口堂

        基督教会珠市口堂位于广安大街和前门外大街两条繁华路段的接合处,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美国卫理公会开设的八座教堂的第一座。珠市口堂从建堂一开始就有中国牧师主持。1921年该堂进行了扩建,基本形成了今天珠市口教堂三层的建筑格局。2002年北京市政府拨款进行大修。教堂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九、中华圣公会救主堂

        中华圣公会救主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85号,又名英利甘教堂、中华圣公会堂、南沟沿救主堂,曾经是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的总堂及主教座堂,亦是圣公会在北京兴建的第一所教堂。

  教堂建筑建于1907年,是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在华北地区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心教堂。

  由英国人、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主教史嘉乐(1847-1927)主持建造,其平面为拉丁十字形。

  顶部有两个八角亭作为天窗和钟楼。

  目前正在维修中。

  十、南岗子天主教堂

        南岗子天主教堂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

  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当时北京天主教总堂拟建一教堂和修女院会,由东交民巷天主教堂的法国神父柯来孟、弥厄尔教堂仁爱会法国修女依搦斯和若瑟会修女夏大姑等人共同筹建。

  十一、基督教会宽街教堂

        基督教会宽街教堂位于地安门东大街东板桥街10号,最初也是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开办的8个教堂中的一座。

  在前些年北京兴建平安大道时,从宽街迁建到现址。

  我近距离接触了这些教堂……


        题外话,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据说早在唐朝初期,基督教的“异端”聂斯托利派就传到了中国,当时被称为“景教”。 845年,唐武宗下令灭佛,景教受到牵连,也同时被禁;元代时,基督教再次进入中国的广大地区,当时中国的基督教分为两支:一支是在唐代传入中国、之后在蒙古等地继续流传的景教,属于东方教会。另一支是罗马天主教会派遣的方济各会的修士;明清之际,基督教第三次在中国传播开来。由于罗马天主教廷的一些规定与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不符,如教宗反对祭祖等,导致天主教的传教工作步履维艰,甚至查禁。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在客观上给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纷纷趁势在中国扩大发展。

        北京市区的老教堂,从侧面也反映了西方文化侵略的历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