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日报】下闸村 2018年01月29日 12:12 来源:台州日报 【进入论坛】 《黄岩地名志》:“下闸村,因造有蛟龙闸得名。”今属江口街道。 黄岩倚山濒海,地势西高东低,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之前,水利工程仅有堰坝埭砩。元祐七年至九年(1092年-1094年),浙东提刑官罗适(今三门人)因埭等只蓄不泄,改为水闸,始建石湫、永丰、黄望、周洋四闸(后三闸在今温岭)。因黄岩地域广阔,急需多闸控制。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七月,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上疏《又奏兴黄岩县水利》:“黄岩出谷最多,一州四县,皆所仰给,其余波陆运以济新昌、嵊县之缺。旧有河泾堰闸,近年多有废坏。水利修,则黄岩可无水旱之灾;黄岩熟,则台州可无饥馑之苦。其为利害,委的非轻。”奏准朝廷拨内库1万贯建造新闸,这是朝廷特批在封桩库(又名内库,每年国家开支之余及地方政府额外上供,用于国家预算外开支)借贷,以工代赈性质补助,不足经费允许台州收取寺院僧牒费支付。 有了这笔启动基金,朱熹认为黄岩知县范直兴“不甚晓事,恐难倚仗”。带领黄岩籍两位官员,敦笃晓练的宣教郎林鼎,沉审果决的承节郎蔡镐(九品),一起勘踏沿海江河,选择建闸地点。最后确定回浦、金清、长浦、鲍步、陡门、蛟龙六闸具体位置。择址蛟龙闸时,夜宿洪亭长家,朱熹题诗壁上: 才到重阳气更高,雁声天地总寥寥。 客怀今夜不能寐,风细月高江自潮。 朱熹是巡行各地钦差大臣,不能久驻黄岩,在建闸工程确定后,奉命调任江西。离任后致函接任官员勾龙昌泰和黄岩知县,敦促完工。勾龙昌泰深虑经费严重不足,投入本司钱6000贯。淳熙十一年(1184年)春动工,次年冬全部水闸竣工。六座水闸控制黄岩东南平原水利命脉,黄岩大地农业更加发展。明中叶成化五年(1469年),黄岩划出南部置太平县,三闸属太平,黄岩有陡门、蛟龙、鲍步三闸。 陡门闸位于今江口街道,清代中叶永裕闸建成后废。蛟龙闸在明嘉靖间为海泥淤塞而废。清乾隆十一年(1756年),在蛟龙闸上方永宁江口建双龙闸。人们称蛟龙闸为下闸,双龙闸为上闸。现下闸村民洪姓,应是南宋朱熹夜宿题诗洪亭长之后裔。蛟龙闸故址改建闸桥,南宋时闸柱等石材仍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