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岱丨特定穴的应用特点与规律

 sinoguoying 2020-04-05

名家简介

王岱(1934年9月—2018.3.25),福建省福州市人。主任医师,教授。原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副院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主任委员等。退休后仍继续从事医疗与教学活动。长期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基础理论及针灸临床造诣颇深。曾受中医名家岳美中、朱颜、方药中和针灸名家程莘农、郑魁山、郭效忠的教诲与指导。治学力求博学、多思、勤奋、务实、理论与实践并重、及临床、教学于一体。主张学习中国针灸机理与技能,必须掌握《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精髓及辨证论治之要领。对中国针灸辨证论治定位、定性颇有独到见解,并能运用于临床和教学。对学位性能和针刺手法有比较深的研究,认为针刺穴位对机体的影响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双向性、特异性、方向性和层次性等多种机能。对针刺技巧特别强调知为针者信其左;针刺以得气为先;要讲究补泻手法;深刺浅刺相结合;掌握有效刺激量。特别是首先提出“跳动穴”概念比掌握其针刺技巧,对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小儿脑瘫恢复及后遗症患者有较好疗效。199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1995年荣获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第三届医宗扬医学教育奖。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脉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而言。由于其分布区域和主治功能的不同,故有不同的名称和含义。常用的特定穴有躯干部的俞穴、募穴,四肢部的五输穴、下合穴、原穴、络穴、郄穴以及各经之间的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这些穴位在针灸临床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有必要掌握它们的应用特点和规律。

1

俞穴和募穴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一组特定穴位。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挟脊相去三寸所”,即正中旁开一寸半。其上下排列与脏腑位置的高低顺序基本一致,也就是每个俞穴皆与其代表的脏腑大体相对应。张介宾说:“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当脏腑发生病变时,俞穴通过按压等检查,可以发现压痛点,皮下组织异常以及皮肤导电量改变等。早在《灵枢·背腧》中有类同的记载:“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同时,在十二经标本中,五脏经脉的标部,也差不多均在背部,所以俞穴对人体的影响很大,可以用于治疗一切脏腑及其相应器官的疾患。

募穴是脏腑经气聚合于腹部的一组特定穴位。除肺、肝、胆三经之外,其它经脉的募穴都不在本经上。由于募穴都与俞穴相对应,距离脏腑的部位更接近,所以脏腑有病亦多反应于募穴,同样可以用于治疗一切脏腑及其相应器官的疾患。

根据《难经·第六十七难》:“阴病行阳,阳病行阴”的理论,多数针灸家主张“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治疗方法,即阳性病(急性病、腑病)多取募穴;阴性病(慢性病、脏病)多取俞穴。但是也有例外与补充,《针灸聚英》则主张急性病多取俞穴;慢性病多取募穴。《东垣针法》则主张实证多取俞穴;虚证多取募穴。

俞穴与募穴前后相对,关系非常密切,滑伯仁曾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指出脏腑与俞穴、募穴经气相通,病邪侵袭脏腑,俞穴、募穴均可出现异常反应,并可在其相应部位上施行治疗。俞穴和募穴可以单用,也可以配伍运用,配伍运用称俞募配穴法。(见表1)

表1  俞、募穴表

脏   腑

背   俞

募   穴

肺俞(膀胱13)

中府(肺1)

心包

厥阴俞(膀胱14)

膻中(任17)

心俞(膀胱15)

巨阙(任14)

肝俞(膀胱18)

期门(肝14)

胆俞(膀胱19)

日月(胆24)

脾俞(膀胱20)

章门(肝13)

胃俞(膀胱21)

中脘(任12)

三焦

三焦俞(膀胱22)

石门(任5)

肾俞(膀胱23)

京门(胆25)

大肠

大肠俞(膀胱25)

天枢(胃25)

小肠

小肠俞(膀胱27)

关元(任4)

膀胱

膀胱俞(膀胱38)

中极(任3)

2

五输穴和下合穴


五输穴是肘膝以下,包括井、荥、输、经、合五类一组的特定穴位。出于《灵枢·本输》。这是古人将经气的运行用自然界流水的动向作比喻,即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凡廿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所谓“井”为地下水源,形容脉气浅小,其穴多位于四肢爪甲之侧;“荥”为水成小流,形容脉气稍大,其穴多位于指(趾)掌(跖)部;“输”、“经”为水流运转、通行,形容脉气渐盛,其穴多位于腕踝附近及臂胫部;“合”为水流汇合,形容脉气深大,其穴多位肘膝关节附近。井、荥、输、经、合诸穴皆在手足,而不过肘膝,因为肘膝为四关,四关乃关节之处,系周身三百六十五节气之所过,对治疗脏腑病症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十二经之要穴皆不离开于手足。

历代对五输穴的运用都很重视,《灵枢·本输》强调:“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脉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止……”。《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络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难经·第六十八难》补充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说明五输穴在临床主治上各有其重点。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五输穴治疗作用的范围有所扩大,更具有明显的相对特异性。如少商治喉痹,太渊治无脉症,尺泽治喘咳,间使治疟疾,太冲降血压,阴陵泉治尿路感染,足三里治胃肠炎,支沟治便秘,复溜治汗症,委中治腰痛,曲池能退烧,少泽能通乳,至阴能转胎等。

另外,古人还采用五输穴配属五行,并按五行生克关系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用以治疗脏腑疾患。五输穴配属五行,阴经井、荥、输、经、合的次序为木、火、土、金、水;阳经井、荥、输、金、合的次序为金、水、木、火、土。根据五行相生关系,各经均有一个母穴和一个子穴。例如肺经属金,金之母为土,其母穴即为土性的太渊,金之子为水,其子穴即为水性的尺泽。母穴有补的作用,主治该经虚证;子穴有泻的作用,主治该经实证。这即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意思。运用这种方法,应首先辨别病在何经、何脏(腑),病的性质属虚、属实,然后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穴治疗。具体运用时有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两种。

1、本经取穴:如肺经虚证,可取本经的母穴太渊(太渊属土,土能生金,故为母穴),并用补法;肺经实证,可取本经的子穴尺泽(尺泽属水,金能生水,故为子穴),并用泻法。

2、异经取穴:这是结合脏腑五行关系而产生的。如肺经虚证,可取异经脾经(脾是肺之母)的土穴太白(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并用补法;肺经实证,可取异经肾经(肾是肺之子)的水穴阴谷(肾属水,肺属金,金能生水),并用泻法。余此类推。

下合穴是指六腑在足三阳经的一组特定穴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治疗六腑病的合穴,又以足三阳经的合穴为主。胃、膀胱、胆出于足三阳经,而大肠、小肠、三焦虽然上合于手三阳经,同时也出于足三阳经。如《灵枢·本输》说:“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这是因为六腑位于腹部,与足三阳的关系密切,所以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其合穴。《灵枢·本输》又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合于足三里,大肠合于上巨虚,小肠合于下巨虚,说明其生理功能是上下相承的。膀胱合于委中,三焦合于委阳,都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由于三焦水道,出属膀胱的关系。胆合于阳陵泉。以上即治疗六腑病的下合穴,或称为“腑病合输”。(见表2,表3)

表2   阴经五输穴表

五输穴

经  名

    井

  (木)

    荥

  (火)

  (土)

(金)

(水)

手太阴肺经        

少商

(肺11)

  鱼际

 (肺10)

太渊

 (肺9)

经渠

 (肺8)

尺泽

 (肺5)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心包9)

  劳宫

 (心包8)

  大陵

 (心包7)

  间使

 (心包5)

  曲泽

 (心包3)

  手少阴心经

  少冲

 (心9)

少府

 (心8)

  神门

 (心7)

灵道

 (心4)

  少海

 (心3)

  足太阴脾经

隐白

 (脾1)

  大都

 (脾2)  

  太白

 (脾3)

  商丘

 (脾5)

  阴陵泉

 (脾9)

足厥阴肝经

  大敦

 (肝1)

  行间

 (肝2)

  太冲

 (肝3)

  中封

 (肝4)

  曲泉

 (肝8)

  足少阴肾经

涌泉

 (肾1)

  然谷

 (肾2)

  太溪

 (肾3)

  复溜

 (肾7)

  阴谷

 (肾10)

表3  阳经五输穴表

五输穴

经  名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大肠1)

二间

(大肠2)

三间

(大肠3)

阳溪

(大肠5)

曲池

(大肠11)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三焦1)

  液门

(三焦2)

中渚

(三焦3)

支沟

(三焦6)

  天井

(三焦10)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小肠1)

  前谷

(小肠2)

后溪

(小肠3)

  阳谷

(小肠5)

  小海

(小肠8)

  足阳明胃经

  历兑

(胃45)

内庭

(胃44)

陷谷

(胃43)

  解溪

(胃41)

足三里

(胃36)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

(胆44)

侠溪

(胆43)

  足临泣

(胆41)

阳辅

(胆38)

  阳陵泉

(胆34)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膀胱37)

通谷

(膀胱66)

束骨

(膀胱65)

  昆仑

(膀胱60)

  委中

(膀胱40)

3

原穴和络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经过和留止的一组特定的穴位。首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及《灵枢·本输》。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难经·第六十六难》阐述原穴的意义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这段引文是从原穴联系到原气,原气通过三焦散布于外。其所留止的部位就称为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脏腑”。指出原穴对脏腑疾病具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原穴的主治特点在于既可补虚,又可泻实,因针刺原穴可使三焦之气通达,从而发挥卫护正气,抵御外邪的作用。

阴经的原穴,即五输穴中的输穴代替原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难经·第六十二难》“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腧,名曰原,所以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还由于三焦原气行于外,阳经脉气盛长,故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络穴是十五大络由经脉别出的一组特定穴位。首载《灵枢·经脉》。全身十二经脉及任、督脉各有大络一条,加上脾经另有一条大络,共有十五大络,因此也有十五络穴,都分布在四肢部。其主要作用是沟通表里两经,加强其间联系,所以络穴可以治疗表里两经之病症。如《针经指南》云:“络穴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凡因气逆血络的实证,皆可用刺络出血之法泻之。原穴和络穴可以单用,也可以配伍运用,配伍运用称原络配穴法。古人称为“主客”配穴。这是根据脏腑表里经络先病与后病中运用的,先病者为主则取其原穴;后穴者为客则取其络穴。例如:手太阴肺经病证,取其本经原穴太渊,再取其相互表里经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偏历。(见表4)

表4  原穴、络穴表

经        名

原        穴

络        穴

手太阴肺经

太渊(肺9)

  列缺(肺7)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大肠4)

偏历(大肠6)

足阳明胃经

  冲阳(胃42)

丰隆(胃40)

足太阴脾经

  太白(脾3)

  公孙(脾4)

手少阴心经

  神门(心7)

通里(心5)

手太阳小肠经

  腕骨(小肠4)

支正(小肠7)

足太阳膀胱经

  京骨(膀胱64)

  飞扬(膀胱58)

足太阴肾经

太溪(肾3)

  大钟(肾4)

手厥阴心包经

  大陵(心包7)

  内关(心包6)

手太阳三焦经

阳池(三焦4)

  外关(三焦5)

足少阳胆经

  丘墟(胆40)

  光明(胆37)

足厥阴肝经

  太冲(肝3)

  蠡沟(肝5)

附:任脉络穴:鸠尾(任15);督脉络穴:长强(督1);

脾之大络:大包(脾21)

4

郄穴


郄穴是经气深集的一组特定穴位。首载于《甲乙经》。由于十二经脉的原气皆出于四关,所以郄穴也都在四肢,是经脉和络脉在深部连接之处。除十二正经各有一个郄穴之外,奇经八脉中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四脉也各有一个郄穴,总称十六郄穴。郄穴对本经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急性痛症和出血症。阳经郄穴多用于治疗气形两伤病症。即治疗急性肿痛的病症;阴经郄穴多用于治疗血症。(见表5)

表5  郄穴表

类    别

      经     名

      郄     穴

手三阴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孔最(肺6)

郄门(心包4)

阴郄(心6)

手三 阳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温溜(大肠7)

    会宗(三焦7)

    养老(小肠6)

足三阳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梁丘(胃34)

外丘(胆36)

金门(膀胱63)

足三阴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地机(脾8)

中都(肝6)

水泉(肾5)

奇经八脉

阳跷脉

阴跷脉

阳维脉

阴维脉

跗阳(膀胱59)

交信(肾8)

阳交(胆35)

筑宾(肾9)

5

八会穴


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八个经气聚会的一组特定穴位。《难经·第四十五难》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虽然八会穴以治热病为主,但在临床上,凡属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病变,均可取其经气聚会的会穴。(见表6)

表6  八会穴表

八          会

八    会    穴

脏      会

章门(肝13)

腑      会

中脘(任12)

气      会

膻中(任17)

血      会

膈俞(膀胱17)

筋      会

阳陵泉(胆34)

脉      会

太渊(肺9)

骨      会

大杼(膀胱11)

髓      会

悬钟(胆39)

6

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四肢通于奇经八脉的一组特定的穴位。首见于窦汉卿的著作中,是灵龟八法施术的基础,故名“八法穴”,又名“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虽然并不全部循行四肢,但由于经脉交会的关系,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在四肢部有八个输穴相通。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两脉合于心、胸、胃;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跷脉,两脉合于颈项、肩背、内眦;胆经的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两脉合于耳后、颈、外眦;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通阴跷脉,两脉合于喉、胸、肺。这四组穴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能治疗有关奇经八脉和其它有关的病症。一般后溪、申脉、外关、足临泣偏于治疗在表的经络病;内关、公孙、列缺、照海偏于治疗在里的脏腑病。李梴说:“八法者,奇经八脉之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又说:“周身三百六十六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见表7)

表7  八脉交会穴表

八  穴

本  经

通八脉

主治(会合部)

内关(心包6)

手厥阴

阴维脉

心、胸、胃

公孙(脾4)

足太阴

    冲脉

后溪(小肠3)

手太阳

督脉

颈项、肩背、  内眦

申脉(膀胱62)

足太阳

阳跷脉

外关(三焦5)

手少阳

阳维脉

耳后、颊、

外眦

足临泣(胆41)

足少阳

带脉

列缺(肺7)

手太阴

任脉

喉、胸、肺

照海(肾6)

足少阴

阴跷脉

7

交会穴


交会穴是两经或多经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交会所形成的穴点,称为交会穴。其中主要的一经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就称为邻经。据统计全身约有交会穴近百个,这些交会穴不但能治疗本经的病症,同时还能治疗与其相交会经脉的病症。例如: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可以主治肝、脾、肾三经的病症;督脉的大椎是手足三阳之会,所以对阳盛或阳虚诸证都可以用不同手法在此穴上治疗;下腹部的关元、中极是任脉的穴位,而这两穴又是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所以足三阴经并能主治关于这一方面的病症。由于经脉的这种互相交错,互通经气的特性,故在临床上有些病症施用缪刺或巨刺时,可以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在无病的键侧施治。也同样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不难看出交会穴在临床上的重要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