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比赛 金钟奖获奖者 协奏曲音乐会

 虎晟 2020-04-06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小提琴比赛      

 金钟奖获奖者       

  协奏曲音乐会       

时间:12月24日下午16:00

地点:上音歌剧院

 节目单      

上半场     

格林卡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西贝柳斯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独奏:吴喜悦    

下半场      

帕格尼尼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独奏:林瑞沣      

演奏: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指挥:周珂    

再次友情提示:  

演出时间为 24日 下午16:00    

林瑞沣,生于2000年3月,5岁学习小提琴,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徐惟聆教授。

2010年师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弦乐科主任周铭恩副教授,201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2016-2017学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青少年管弦乐团首席。

2016年2月跟随上海音乐学院郁音嘉老师学习钢琴三重奏至今。2018年9月专业推免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本科。

2014年1月荣获香港第四届国际小提琴专业比赛第一名。

2015年入选“音乐小天使优才培育计划”2015年11月荣获文化艺术院校奖第十一届全国小提琴青少年比赛专业组第一名及中国作品演奏奖。

2016年5月获第四届上海音乐学院室内乐艺术周钢琴三重奏友谊邀请赛第一名。

2016年获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第29届优秀学生君远奖一等奖学金,上海市艺术人才奖学金,上海市傅成贤奖二等奖学金。

2016、17年通过上海音乐学院“音才助飞”计划项目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2017年5月获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首届弦乐中小提协奏曲比赛(高中组)第一名。

2017年7月获什洛莫·敏茨第一届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年专业组第四名。

2018年10月荣获上海音乐学院2017-2018学年本科“优秀新生奖学金”。

2019年7月入选上海音乐学院“登峰人才”计划2019年10月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比赛 金钟奖。

 徐惟聆 · 林瑞沣的专业老师       

徐惟聆,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小提琴学会副会长,中国室内乐学会副会长,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联合主席,哈尔滨国际音乐比赛小提琴评委主席。

多次担任重大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包括2009、2012连续二届伊丽莎白女王小提琴大赛,2011、2016连续二届波兰维尼也夫斯基小提琴大赛,以及梅纽因、萨拉萨蒂、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多种国际小提琴大赛,并于2015年在莫斯科代表中国担任了举世瞩目的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大赛评委。是目前为止中国连续出席担任顶级国际比赛频率最高之唯一人。

作为教育家,徐惟聆在美国、日本、阿根廷、台湾、香港以及中国各地举行大师班及讲座活动,她的学生们屡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并获得好评。

同时徐惟聆也作为演奏家活跃在国际国内舞台上。作为独奏家,与徐惟聆合作过的乐队包括德国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纽约市交响乐团、纽约室内乐团、查尔斯顿交响乐团、明尼苏达狄卢斯交响乐团、伦敦室内乐团、法国康城交响乐团、匈牙利布达佩斯广播交响乐团、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瑞典诺克平国家广播交响乐团、新西伯利亚交响乐团、德国汉诺威交响乐团、原西德国家广播交响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等各大乐团。

徐惟聆于2018年4月28日在上海之春开幕式音乐会上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担任小提琴独奏,演奏三十年前(1988年)在纽约担任首演的谭盾小提琴协奏曲“Out of Peking Opera”,并于同年6月15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均获巨大成功。

徐惟聆出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成为文革后首批大学生。1979年当国际小提琴大师斯特恩首次访华时,徐惟聆作为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演奏并参与拍摄了后来震撼世界的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徐惟聆1980年赴美自费留学,师从已故小提琴泰斗奥尔当年的在世传人,布朗斯坦及迪蕾教授在纽约茱莉亚及曼哈顿音乐学院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2000年受聘回国至今一直活跃在演奏及教育的第一线。

黄秋宁 · 林瑞沣的艺术辅导老师  

黄秋宁,留美青年钢琴演奏家,室内乐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师,上海市晨光学者。拥有双学士学位(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和双排键表演专业),双硕士学位(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室内乐专业)。曾师从国际国内著名钢琴家、教育家陈宏宽、朱磊、盛一奇、Vivian Weilerstein、Cameron Stowe等教授。在攻读学位期间,接受过众多知名大师的指导并获得多位大师的好评与赞誉,如傅聪、Arie Vardi、Russel Sherman、Gray Graffman等等。

黄秋宁的独奏和室内乐演出足迹遍及维也纳、萨尔茨堡、波士顿、洛杉矶、北京、上海等地。《波士顿音乐时报》曾评价她是“难以置信的、天衣无缝的合作者”。《卡尔加里先驱报》评价她的演奏“辉煌、光彩的乐句及丰富的对位……兴奋的演奏,让人拍手叫好”。合作过的乐团与音乐家有: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Nobuco Imai(著名中提琴家),Angelo Xiang Yu(纽约林肯中心小提琴家),Martti Roussi(著名大提琴家)等。近年来,接受多位世界级著名演奏家的邀请,参与艺术指导工作,如Joseph Lin, Donald Weilerstein,Kim Kashkashian, Laurence Lesser等等,并携自己的钢琴四重奏(组员为小提琴家Mason Yu,中提琴家Dana Kelly,大提琴家Jamie Clark)多次在美国各地区演出。同时还多次受邀参加艺术节并录制唱片, 如Mozarteum festival(奥地利)、Foulger Festival(美国), Morningside Bridge、Walnut Hill(美国), Banff Festival(加拿大)等。

2014年学成归国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并致力于推动室内乐教学科研与演奏事业。先后主持上海市“晨光计划”、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以及上海音乐学院“音才辈出”计划等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钢琴室内乐教学科研成果。

吴喜悦,1997年出生于上海,9岁自学习琴。

2016年以第一名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俞丽拿教授,在校期间历次专业成绩名列第一。

2018年获上海音乐学院室内乐艺术周友谊邀请赛弦乐四重奏组第三名。

2018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室内乐组第二名。

2019年4月参加“上海之春”——中国小提琴作品百年经典音乐会展演。

2019年4月与深圳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2019年10月获全国金钟奖小提琴比赛金钟奖。

在校期间参加Oleh Krysa(David Oistrakh助教)、Boris Kuschnir,Zakhar Bron Johannes Messil、Tim Frederiksen、Oleh Bohn、李伟纲等大师的大师班,并获得高度评价。

俞丽拿 · 吴喜悦的专业老师     

俞丽拿教授出生于上海 ,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是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1959年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首演,年仅18岁的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一举成名。她演奏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发行量多达二百多万张,是中国器乐唱片发行量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唱片,为此她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1960年 ,俞丽拿在“上海女子弦乐四重奏”(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弦乐组合中担任第一小提琴,参加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 二届舒曼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中获奖。这是中国首次在国际弦乐比赛中获得成功。

她曾在三十余个国际小提琴比赛中担任评委,其中包括极有权威的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担任评委副主席。

从1962年毕业起,俞丽拿教授就在上海音乐学院执教,现任学院小提琴、中提琴教研室主任,培养了许多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

1993年 ,她成立了 中国第一个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俞丽拿小提琴艺术基金 ”,以推动中国 小提琴尖端人才的培养。她还应邀在国际、国内进行频繁演出。

俞丽拿教授是第 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荣获全国高校“名师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和文化部命名的“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印悦 · 吴喜悦的艺术辅导老师     

印悦,现任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的外籍副教授,艺术辅导教研室主任。四岁学琴,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和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毕业后留校至今先后师从于金迪善,吴子杰,盛一奇,范大雷,姚世真和王建中教授。

1995年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希望工程”演出。1996年5月在台湾举办了两场音乐会。1999年赴台湾与高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的Triple concerto。在任教的这些年中,作为钢琴伴奏先后参加了许多比赛和重要演出,足迹踏遍俄罗斯,加拿大,法国,日本,台湾,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地。

其中,在1999年10月获得第二届扬保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的优秀钢琴伴奏奖。2003年12月在广州举行的“金钟奖”的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优秀钢琴伴奏奖。2006年12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ASTANA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最佳钢琴伴奖。2007年12月在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优秀钢琴伴奏。

周珂 指挥 & 上音交响乐团       

周珂,青年指挥家和小提琴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演奏员。现任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89年考入上音附中开始专业学习小提琴,师从俞鲁滨老师、吴菲菲老师。1999年和2013年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和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中国著名小提琴家郑石生教授,指挥家张国勇教授、余隆教授。曾为上海交响乐团荣誉总监陈燮阳和指挥家叶聪做过助理指挥,得到极高评价。

从1999年至2018年长期担任过上海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演奏工作,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从职业交响乐团中走出来的指挥,具有丰富的乐队经验,对乐队建设的理解和了解更胜一筹。近年来执棒过上海交响乐团室内音乐会、四川爱乐乐团、甘肃交响乐团、厦门乐团。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参加过第32届、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

参与上海音乐学院原创力作《汤显祖》、《丝路追梦》、《炎黄颂》、《海上音》、《贺绿汀》、《爱·文姬》等排练和演出,指挥音乐会《丝路追梦》荣获2017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优秀作品奖,指挥本院原创歌剧《贺绿汀》首演献礼上音90周年校庆和上音歌剧院开幕演出。指挥歌剧《汤显祖》赴捷克、匈牙利和澳大利亚巡演,被国际乐评为自信沉稳,正确有效,获得业界一致赞誉。

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是由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本科生、研究生组成的音乐表演团体。乐团演奏风格严谨、音乐表现细腻,兼具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半个世纪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从这里蜚声国际。多年来,乐团演奏过众多中外经典作品,涵盖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派及近现代音乐,并出色的完成了多部作品的世界首演,均获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朝气、极具潜力和发展前途的交响乐团。

乐团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前来指导,如被誉为“世界第一棒”的柏林爱乐乐团前任音乐总监西蒙·拉特、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东京爱乐乐团音乐总监郑明勋、旧金山交响乐图音乐总监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苏黎世室内乐团音乐总监汤沐海、指挥家李德伦、严良堃、郑小瑛、黄晓同、叶聪、张国勇等,在这些世界级大师的指导下,乐团演奏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至2008年,作为国内唯一连续四年受邀参加在德国举行的青年·欧洲·古典音乐节的交响乐团,由指挥大师汤沐海执棒,在意大利。德国不同城市举行了各类大型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中国最好的青年乐团之一。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国家大剧院等重大活动的展演中获得高度赞誉,曾多次与斯图加特交响乐团、德国青年爱乐等乐团进行联合演出;乐团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马勒《第五交响曲》、《罗马的松树》、《火鸟》、芭蕾舞剧《吉赛尔》等经典作品独到的诠释,得到专业人士及舆论界高度评价;乐团应邀多次出访德国、意大利、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足迹遍布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澳门等城市和地区,曾与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王健、小提琴家什洛莫·敏茨、宁峰、歌唱家廖昌永、黄英等国内外著名艺术家成功合作。

历年来从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走出的毕业生遍布国内外各大交响乐团,他们已成为我国交响乐发展的中流砥柱,演奏水平获得专业团体的高度认可。

            乐队成员名单                        

 一提:  

王赓耀 范思岑 樊逸青 李宜霏 

范煜文 汪芯蕊 彭仪谦 黄珉垚 

潘   颖 林子悠 朱洵煦 孟德源 

沈   悦

二提:

李秉璋 周燕妮 刘   爽 陈帅锦 

马雨晴 章馨月 陈柳吟 裴   颉 

王沁怡 常艳妮 郑瑞诺 张子弋 

王素行 

中提:

王柏淳 方烨堃 迟雅方 马缃绮 

王   璐 施旭威 谭绵绵 李昀烨 

陈春宇 苏弘欣  

大提:

潘哲宇 张   妮 张   琳 王   晴 

蔡昕润 杨   康 石昊欢 张梦圆 

黄丽雯 朱一帆 

低音提琴:

钱博文 雷杰麟 潘安琪 王陈珵 

徐艺洲 阮歆怡 张   金 宋嘉宾

付   圆 

竖琴:王佳楠 

长笛:Eileen/沈文华 张力苑 

双簧管:盛中原 王志恒 

单簧管:杨承霖 黄雯婧 

大管:牛佳雯 孙成尧 戴若成(兼低音大管)

圆号:施欣妤 孙正天竹 仲润航 李雨乐

小号:宋晓伟 季   麟 东昕逸

长号:仇嘉珲 陈   琛 卓翊锾(兼低音长号)

大号:周诗颖

定音鼓:姚孜戎

打击乐:刘   陆 李弈萱 李东方

·  第十二届金钟奖 小提琴比赛  ·        

  赛程回顾        

上音党委书记 徐旭 作赛前动员    

01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到达成都    

02

上音赛前的练琴场地    

03

踏向赛场的上音选手    

04

预赛场地     

05

上音选手进入第二轮比赛    

06

决赛场地    

07

决赛现场的上音选手    

08

载誉而归    

09

    12月24日中午12:00即可抢票            

我们在上音歌剧院不见不散        

1 . 系统显示预约成功的观众,请于演出当日,音乐会开始前1个小时至教学楼(最高楼)一楼大厅取票处领取演出票。(如取票场地变更,我们会发布新的推送通知)

2 . 现场取票人数较多,请各位听众有序排队耐心等候。

3 . 希望成功抢票的观众能准时来观看,过往的音乐会有不少观众成功抢票后没有来观看,从而造成浪费。

4 . 我们将票保留至音乐会开演前15分钟之后,我们将有权把票分发给没有抢票成功的观众朋友们。

5 . 本场音乐会我们努力为大家提供500张门票,每人仅限定预约一张。

  更多演出资讯和票务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