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了解的贝多芬 | 6首超好听的冷门作品

 虎晟 2020-04-06

提起贝多芬

你的脑海会出现些什么呢?

9部具有革命意义的交响曲?

 还是

“新约全书”32部钢琴奏鸣曲 ?

其实

并不是他每一部作品都被我们熟知

一起来看看

这位伟大作曲家

六首 被人忽略了的杰作

一起好好品尝“乐圣”的音乐吧!

一、战争交响曲

1813年,贝多芬应节拍器的发明者梅泽尔之邀作曲。当时梅泽尔发明了“Panharmonicon”的自动管弦乐,通过气压可以同时演奏一些军乐器。

6月21日,欧洲各国与拿破仑军队作战,英国名将惠林顿击溃拿破仑。贝多芬的创作灵感被威灵顿将军的胜利所激发,《战争交响曲》很快就作完了。

全曲分为 “战争”和“胜利交响曲”两部分。战争中在鼓号声中代表英军的是《保卫大不列颠》进行曲,代表法国的是根据《马赛曲》作成的进行曲。在枪炮声中,又引用了《冲锋进行曲》。

第二部分,D大调,以英国国歌《神佑吾皇》为序引,圣歌的曲调共反复4次,使气势愈演愈烈,尾奏中,英国国歌织入赋格曲主题,在华丽的赋格展开中结束。

1813年12月8日在维也纳大学大厅,贝多芬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和《第七交响曲》的首次演出。借用大历史的视角回头看一下,在拿破仑时代,《威灵顿的胜利——战争交响曲》可是最受欢迎的交响乐曲了,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快乐中,似乎永远听不够。

据说这也是贝多芬生前最受欢迎的作品,为他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他由《威灵顿的胜利》这部交响曲进入了他艺术生命最辉煌时期。

1814年2月7日的音乐会上,《第八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听众竟然达到5000多人,这个数字即使放在现在,都是异常惊人的!在此后的一两个月内,《战争交响曲》也在不断地被上演。

《战争交响曲》没有和其他九部交响曲并列为“第×交响曲”,它既不是传统的四乐章交响曲,也不是奏鸣曲式的单乐章交响曲,而是按照标题内容自由展开、展衍成章的描写音乐。如果它是严格意义的交响曲,那么,贝多芬就有了十部交响曲:《战争交响曲》是“第九”,而《合唱交响曲》则是“第十”。

二、12首德国舞曲

1795年,贝多芬25岁。他为维也纳上流阶层的一个经常性的沙龙——莱德奥特萨尔(Redoutensaal)写了《12首德国舞曲》,甚至比海顿一过即逝的同类型创作得到更多的青睐。即使是两年之后,仍可听到人们对它们的赞励之声,还被以钢琴版本的形式刊出

贝多芬创作的这组舞曲每首都短小简明,没有一个首时长超过两分钟,展现了他写作技巧的精炼。贝多芬自己的配器,让这些舞曲在被改编成钢琴曲时得到了足够的流行元素。

三、英国民歌改编曲

贝多芬被忽视的创作中就包括他的一大批英国民歌改编曲。

贝多芬的民歌改编曲都是应英国音乐出版商乔治·汤姆森委约而作。从1809至1820年,十一年间,他一共为托姆森改编了179首民歌,其中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和英国民谣为主,后来又补充了欧陆各国民谣若干。为此,贝多芬甚至还推掉了其他的委约,可见他对这件工作极有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汤姆森给他的报酬非常优厚。贝多芬能得到每首歌4达克特的报酬,是海顿最初得到的两倍。

在那个时代,这套民歌改编曲是非常流行的。这些歌曲混合着简单的独唱、二重唱和三重唱,是维也纳中产阶级室内沙龙音乐会的理想内容。其中甚至包括了《友谊地久天长》的生动改编。

四、康塔塔——纪念约瑟夫二世的离世

1790年2月20日,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去世,波恩的一些学者委托贝多芬为皇帝葬礼仪式作曲。其他成名作曲家因为时间紧而不愿接这个活儿时,贝多芬在不到3周的时间里就写出了一首康塔塔,证明了他的才能。

但出于某种原因,首演被取消了,而且在贝多芬在世时这首作品都没有被搬上舞台。据贝多芬的挚友韦格勒(Franz Gerhard wegeler)记载,这首康塔塔有的部分难度很高, 好几位音乐家表示他们无法演奏,因此最后就不了了之。

五、三首长号四重奏

贝多芬在1812年为林茨大教堂万灵节写的作品。不久后,在他自己的葬礼上,由男声合唱演唱了这组作品(由英格涅·冯·赛佛里根据“祷告曲”为该作品填词)。

这种长号四重奏的体裁在当时很讲究声部间功能的均衡。贝多芬用篇幅较长的和声性语汇来写作这组作品,营造了一个饱含阴郁的氛围。

六、意大利歌曲

贝多芬跟安东尼奥·萨列里学习作曲时,写了很多意大利歌曲。他的早期歌曲流传下来的寥寥无几,但一些“意大利歌曲”则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这些歌曲与贝多芬成名时期所创作的作品,如”致远方的爱人”(An die ferne geliebte)的风格截然不同。其中一些抒情曲简直像出自莫扎特之手。

“在这黑暗的坟墓里”(questa Tomba oscura,WoO 133) 则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听到到更多戏剧性元素,也能感受到钢琴伴奏从安静、慢的和弦过渡到雷鸣般的震音再回到从前这一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文字源于:古典音乐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